洪俪凤;李学武
1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多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0岁左右.病程少则半个月,多则5年.以1个月~1年的为多.风湿疼痛20例,扭伤25例,肩关节周围炎14例,腰肌劳损8例,坐骨神经痛14例,膝关节疼痛5例.
作者:刘佳伟;张英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痛风为临床常见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本病病程较长,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治疗尚缺乏病因治疗和根治措施,近2年来,我们用清利湿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松;陈昉;刘佳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龙胆泻肝汤载于<医方集解>,由龙胆草、柴胡、黄芩、车前子、泽泻、木通、生地、当归、栀子、甘草组成,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笔者应用本方治疗男科某些疾病收到满意疗效,现例举三则,以飨同道.
作者:贾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消风散由羌活、防风、川芎、人参、茯苓、僵蚕、蝉蜕、藿香、荆芥、厚朴、陈皮、甘草组成,本方加减可治疗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作者:刘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验证穿琥中原料药精制前后动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取24只豚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分别隔日注射0.5mL(100mg/mL)的供试品,共3次,进行过敏反应实验.取50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精制前后穿琥宁原料药100mg/kg和5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排便.结果:精制前的穿琥宁原料可使小鼠发生一级过敏发应,并有腹泻发生,而精制后的穿琥宁原料则无过敏和腹泻反应.
作者:张春滨;孙湛昱;顾文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在妊娠晚期孕妇中的患病情况,2000-1月~2001-12月对780例来产前门诊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进行了白带化验,对其中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234例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治措施.
作者:魏文雪;吴晓军;王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于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结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心悸、胸闷、黑蒙、晕厥等,严重者出现阿-斯综合征.
作者:孟昭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通过随机对照观察补肾解毒汤及三金片对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补肾解毒汤在缓解临床症状、尿菌阴转方面皆优于三金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泰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心力衰竭常同时有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多脏器损害,电解质紊千百万等并发症.
作者:孙蓉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调肝汤对肝郁模型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粘度计检测70例大鼠的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粘度,结果造模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及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P<0.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相比,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动物血液流变学测定,调肝汤能够改善造模引起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降低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浆粘度,改善瘀血状态的作用.
作者:李松滨;杨丽珍;李宝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带下病不同的辨证类型,以清带汤加味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二陈汤来源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其用半夏、陈皮时,贵其陈久,减少其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汤.其方用药由陈皮、半夏、云苓、甘草组成,加生姜、乌梅.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年青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作者:赵丹阳;赵丹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在乳房体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出了要利用体检工作不失时机的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体检质量及转变人群的健康观念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孙庆玲;宋广玉;朱坤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任选6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全部经CT或MR确诊)将住院号为双数者例为观察组住院号为单数者例为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就其两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经统计学处理(七检验)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程序的应用能促进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康复,大大降低至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卢玉梅;陈丽萍;何咏群;汤雪英;罗群带;杜爱华;关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7年以来,作者应用强筋活血汤合肝素钙治疗脑梗塞后肌力下降42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延华;陈延香;刘汉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组成,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
作者:黄敏;刘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跟痛症双称足跟痛,多由慢性劳损外伤、受寒退变等原因引起的双足或单足跟疼痛.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分为跟下痛、跟后痛、跟骨痛三类型,对于跟下痛和跟后痛,笔者采用推拿配合跟痛薰洗汤治疗56例作为观察组,取得满意疗效,并设单纯推拿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俊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针炙治疗中的时间因素与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谓时间因素是多方面的.
作者:洪俪凤;李学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脾胃是决定生命之要素.肾藏精,为先天之本,阴阳水火之根;气化生于脾,脾为后天之本,气生化之源,故长寿天年重在脾胃,肾气决定生命长寿,对此,<内经>论述颇多,今结合<内经>理论,联系本人多年实践,就脾胃与生命长寿作以探讨.
作者:徐荣;李文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