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滨;孙湛昱;顾文涛
慢性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心力衰竭常同时有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多脏器损害,电解质紊千百万等并发症.
作者:孙蓉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庭.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笔者仅就本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浅述于下,以飨同道.
作者:任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由下丘脑(H)-垂体(P)-卵巢(O)轴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子宫出血.分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临床上以无排卵型多,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
作者:赵振波;韩凤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例一赵××,男,22岁未婚,大三学生.白述近1年来经济遗精,四肢不温,腰脊酸痛,左胁常有刺痛,心中烦热,失眠多梦,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腹胀,尿频,形体瘦削,面色(白光)白,舌尖红,苔薄白,脉弦.
作者:郭立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于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结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心悸、胸闷、黑蒙、晕厥等,严重者出现阿-斯综合征.
作者:孟昭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颞下颌关节病又称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常发生于一侧,亦可累及双侧.其临床表现以颞颌关节弹响、疼痛和开口运动异常为特征,令患者咀嚼进食不便,甚为痛苦.
作者:谢懿颖;洪晓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组成,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
作者:黄敏;刘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验证穿琥中原料药精制前后动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取24只豚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分别隔日注射0.5mL(100mg/mL)的供试品,共3次,进行过敏反应实验.取50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精制前后穿琥宁原料药100mg/kg和5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排便.结果:精制前的穿琥宁原料可使小鼠发生一级过敏发应,并有腹泻发生,而精制后的穿琥宁原料则无过敏和腹泻反应.
作者:张春滨;孙湛昱;顾文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葛参片中的丹参、黄柏、白芍进行了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对葛根中的葛根素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可靠,能有效控制制剂的内在质量.
作者:黄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以微血管渗漏、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加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为主,同时伴有气道上皮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聚集.
作者:张宁霞;童瑶;陈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即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年青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作者:赵丹阳;赵丹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医认为痰有两种涵义,即狭义的痰和广义的痰,狭义的痰是指有形之痰,如肺部咳出的痰;广义的痰则属无形之痰.
作者:赵菊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培土生金是指通过调经补脾胃以解除肺炎病征的一项治疗措施.这一方法对某些呼吸系统疾患表现为脾(胃)肺两虚证见证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现就该法的源流和临床运用介绍如下.
作者:崔金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冠心愈汤治疗本病3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永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通过稳定性实验,考察纯中药制剂清热解毒片的两种不同包衣的质量,样品不经特殊处理,操作简便对照性强.
作者:白丽娟;刘雄飞;王志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3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均为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2月以来确诊的住院患者,因静脉输入丹参粉针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明显,疗效显著,故总结报导.
作者:王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星莲合剂系自拟中药方: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30g、茅根30g、半枝莲15g、黄芪30g、元参15g、蚤休30g、生地15g、百部15g、苡仁30g、夏枯夏30g、海藻15g、制南星15g、山豆根15g、猪芩15g、黄柏12g.
作者:何善章;何传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在乳房体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出了要利用体检工作不失时机的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体检质量及转变人群的健康观念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孙庆玲;宋广玉;朱坤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二陈汤来源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其用半夏、陈皮时,贵其陈久,减少其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汤.其方用药由陈皮、半夏、云苓、甘草组成,加生姜、乌梅.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调肝汤对肝郁模型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粘度计检测70例大鼠的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粘度,结果造模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及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P<0.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相比,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动物血液流变学测定,调肝汤能够改善造模引起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降低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浆粘度,改善瘀血状态的作用.
作者:李松滨;杨丽珍;李宝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