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陈希希
2003年3月4日,我们接到一例疑似麻疹病例报告,遂前往处理.患者男性40岁,铁路职工,10天前曾去太谷平遥旅游,返回后约1周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皮疹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前额-面部-颈部-躯干-四肢,但手掌、脚心未见丘疹,无卡他症状,结膜充血,颊黏膜周围无柯氏斑.患者无免疫史,一同外出人群中未见此类症状者.
作者:李怀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南大学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自杀意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中南大学三个校区大学生623名,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样本中有 14.6%的人近一年内出现自杀意念, 2.5%的人有详细的自杀计划和方法, 1.8%的人有过自杀未遂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对专业不满意、社会支持少、负性生活事件多以及抑郁倾向.结论大学生样本中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因此,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陈希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乙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2例慢性乙肝患者、30例急性乙肝患者和106名正常人的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HLA-DRB1*0301、-DQA1*0501和-DQB1*0301在慢性乙肝患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 17.31%、 25.96%、 35.5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5.67%、 13.36%、 18.8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χ21= 12.3068, Pc1= 0.0074; χ22= 9.2002, Pc2= 0.0157; χ23= 15.5938, Pc3= 0.0075).HLA- DRB1*1101/1104 和-DQA1*0301在慢性乙肝患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 0.96%、 14.42%)明显低于急性乙肝患者组( 13.33%、3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χ21= 11.9206, Pc1= 0.0145; χ22= 8.7396, Pc2= 0.0167).结论 HLA-DRB1*0301、-DQA1*0501和-DQB1*0301与慢性乙肝患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HLA-DRB1*1101/1104和-DQA1*0301与慢性乙肝的抗性密切相关,说明宿主的HLA-Ⅱ类基因是决定乙肝病毒感染转归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业贵;王宇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院是乙型肝炎(乙肝)传播的主要场所,为评估医院职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2002年我们对全院1723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现将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 抗-HBs)的检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珍;赵学军;陈文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严重的临床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感染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AMI患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探讨AMI与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
作者:付凌雨;时景璞;曹晓红;何成一;栗印军;李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各种新药的不断问世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不平衡、报告制度的不健全、各级医疗机构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存在,使得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尤其是药源性肝病的发生正在逐渐增加.但尚未见有关药源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为此我们对浙江北部地区8所医院近3年诊治的165例药源性肝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
作者:殷新光;姒健敏;杨志宏;顾金森;潘学仙;沈道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解安徽省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进行了此项调查,结果简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按随机化原则,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于2001年 5~10月在安徽省内11个地、市29所幼儿园共对1204名儿童(年龄 3~6岁,平均年龄 4.39岁,其中男性儿童641人,女性儿童563人;城市儿童684人,乡镇儿童520人)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粪便标本采用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沙黄-美蓝染色法、金胺-酚改良抗酸复染法4种方法染色,显微镜下检查隐孢子虫卵囊.
作者:许礼发;陆军;李朝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自杀死亡者死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探索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对304例55岁以上老年自杀死亡者家属和知情者进行调查,了解死者生前生活事件、精神疾患、死前2周抑郁程度等情况.结果老年自杀死亡者死前前3位的生活事件依次为患急重病或受重伤(占 59.2%)、生活规律(饮食、睡眠等)的重大变化(占 37.8%)和经济困难(占 34.5%).不管有无精神疾病,经历上述三个生活事件者的抑郁程度均显著高于未经历者.结论老年自杀死亡者死前较大比例经历过多个负性生活事件,某些负性生活事件可能与其死前抑郁有关.
作者:周脉耕;张艳萍;王黎君;黄正京;费立鹏;杨功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1298A→C多态及其和生活习惯相互作用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的淮安市楚州区开展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食管癌患者141例,人群对照228名), 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MTHFR 1298A→C基因型.结果①食管癌组中MTHFR 1298 AA、AC和CC基因型携带者的比例分别为 63.8%、 34.0%和 2.1%, 与对照组的 71.9%、 28.1%和 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MH= 6.69, P= 0.035).②在MTHFR 1298C等位基因携带者中,伴有吸烟习惯者发生食管癌的调整OR为 3.48(95%CI: 1.57~ 7.71),伴有经常饮酒的习惯者发生食管癌的调整OR为 2.91(95%CI: 1.20~ 7.08),无饮茶习惯者发生食管癌的调整OR为 3.52(95%CI: 1.64~ 7.54).MTHFR 1298AC和CC基因型与吸烟、饮酒和不饮茶在食管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系数r分别为 3.05、 3.69和 6.30.结论 MTHFR 1298AC和CC基因型对吸烟、饮酒和不饮茶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的作用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作者:高长明;Takezaki Toshiro;吴建中;曹海霞;刘燕婷;丁建华;李苏平;苏平;胡旭;开海涛;Tajima Kazuo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003年北京市救治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方法统计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数据库中资料完整的1272例SARS患者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及其构成情况,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来探索影响费用的因素.结果北京市SARS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为 18 767.50元/人和 632.02元/天.总费用构成中药物治疗花费占 65.78%.经单因素分析、分层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住院天数越长花费越大,病情越重花费越大,早期发病患者花费显著高于晚期发病患者,医务人员住院费用显著高于非医务人员,有基础病的患者平均花费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公费医疗患者花费显著高于自费医疗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花费显著高于未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结论 SARS患者住院费用较高,影响SARS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有住院天数、病情、住院时期、职业、基础病及付费方式等.
作者:肖峰;陈博文;武阳丰;王月香;韩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护人员是SARS的高危人群[1,2].为寻找诊治、防护等行为因素中可能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修正预防控制措施指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4~5月对广州市内5家医院参与了SARS患者诊治工作的部分感染和未感染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
作者:高立冬;殷文武;林伟生;邹钦;张贤昌;李灵辉;周端华;梁文佳;林锦炎;余德文;彭国文;何剑峰;曾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A组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为了解苏州地区R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RV疫苗的开发和使用奠定基础,我们收集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5岁以下的腹泻住院患儿的粪标本,进行病毒抗原鉴定和血清分型.
作者:武庆斌;顾红英;唐伟国;金辉;王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根治性切除术辅助性化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 1987~1992年间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97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术后辅助化疗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统计学方法包括Kaplan-Meier法、Log-rank时序检验和Cox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单纯手术组与术后辅助化疗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有: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间质炎性反应、有无淋巴结转移、nm23表达、EGFR表达及术后化疗;早期患者中,单纯手术组术后生存率高于术后辅助化疗组,而相对晚期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两组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分期慎重选择,尤其应重视早期患者治疗方案及其疗效的研究.
作者:刘静;王永康;刘莹;张林;陈景寒;郑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进一步研究女性尿失禁与年龄的关系,我们于2002年 4~5月随机在福州某一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为福州市某社区常住18岁以上成年女性 48 000余人,按照 1∶8随机抽样的方法入选 6066人,年龄 18~87岁,职业有工人、教师、家庭妇女、办公室职员、医务人员等.调查方法采用女性尿失禁症状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参考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布里斯托女性下尿路症状调查问卷(BFLUTS),并根据我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背景做了一些调整.问卷的设计有流行病学专家指导,社区妇幼保健人员逐户入户调查发卷和收卷,并指导填写,调查前所有参加调查的妇幼保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问卷发出后由被调查者独立逐项填写完成. 诊断标准按照ICS1990年的标准.压力性尿失禁(SUI):当咳嗽、喷嚏、大笑、运动或体位改变时发生的尿湿.急迫性尿失禁(UUI):尿急、尿频、夜尿、尿量减少,不能自主控制或来不及上厕所而引起的尿湿.混合性尿失禁(MUI):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0数据录入,χ2检验.
作者:李亚钦;宋岩峰;何晓宇;熊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SARS的流行特点和规律还不明确,传播途径和致病机理也不十分清楚.为了更好地诊治和预防SARS,我们对某医院爆发的病例进行了个案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对象与方法:选取北京某部医院临床确诊的103例SA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采用卫生部颁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自患者入院后每隔 1~2周采集一次标本,直至出院.个案调查采用统一设计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发病时间、诊断时间等)、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头痛、呼吸困难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肝功、肾功等)、X线检查结果和有无外出史、接触史、住宅类型和环境卫生等.试验方法采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研制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IgG)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由Excel 2000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作者:汤芳;王登高;张泮河;刘玮;左曙青;方立群;赵秋敏;詹琳;杨红;曹务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杀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人们只是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自杀预防工作开展得很少.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也能显著减少自杀给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负性影响,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政府许多部门和社会机构的通力合作.
作者:费立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环氧化物水解酶(epoxide hydrolase,EH)是参与外源性化学物质体内生物转化第二时相反应的一种重要代谢酶.编码该酶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即基因多态,使其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发生相应改变.EH基因多态导致个体对环境中毒物或致癌物的易感性不同,从而发生疾病的危险性亦不同.关于EH基因多态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曹燕燕;边建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伊宁市艾滋病病毒(HIV)经异性性传播状况.方法对1997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间婚检查出的HIV感染者及其阴性配偶建立队列,运用比例风险模型进行HIV抗体阳转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对象做到知情同意.结果通过对22对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不一致夫妻的随访研究发现,婚后HIV阴性一方通过夫妻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 32.49/100人年,女性通过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 33.74/100人年.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IV感染者配偶的阳转时间较短,平均HIV抗体阳转时间仅为 2.43年.性生活频次为HIV感染者配偶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影响因素(≥3次/周和<3 次/周: RR= 1.984,95%CI: 1.045~ 3.767).病毒载量对于夫妻性传播的影响并不显著.HIV抗体阳转的配偶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未阳转者( t= 4.77, P< 0.01).结论新疆伊宁市婚检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且逐年上升,该地区已进入艾滋病高流行期.建议在HIV高流行性地区开展婚前HIV咨询和检测,同时加强婚检制度的管理,以控制HIV向一般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
作者:毛宇嵘;郑锡文;热孜燕;潘承东;古丽肉孜;宋俊青;杨丽敏;张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洪灾危害的卫生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洪灾危害的卫生学初评指标体系,德尔菲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综合评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百分位数法确定等级分类,后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等级分类区分不同受灾程度的能力和综合评价模型所包含指标的独立性.结果建立了以洪灾危害程度为总评价目标,包含6个一级子目标和24个二级子目标的洪灾危害卫生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区分不同等级的界限, 且各等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76.11, P< 0.01), 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好.结论研究中提出洪灾危害的卫生学综合评价模型, 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程度的受灾地区, 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作者:平卫伟;谭红专;杨土保;周价;刘爱忠;李硕颀;孙振球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