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必补尔TM(Rabipur(R))惟一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狂犬病疫苗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
摘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结果分析

    我国<母婴保健法>已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筛查列入法律条文.连云港市于2000年9月成立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并于当年开展此二项疾病的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良谊;唐玉娣;李玉;吴晓琳;刘波;马妍丽;赵文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DQA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乙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2例慢性乙肝患者、30例急性乙肝患者和106名正常人的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HLA-DRB1*0301、-DQA1*0501和-DQB1*0301在慢性乙肝患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 17.31%、 25.96%、 35.5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5.67%、 13.36%、 18.8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χ21= 12.3068, Pc1= 0.0074; χ22= 9.2002, Pc2= 0.0157; χ23= 15.5938, Pc3= 0.0075).HLA- DRB1*1101/1104 和-DQA1*0301在慢性乙肝患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 0.96%、 14.42%)明显低于急性乙肝患者组( 13.33%、3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χ21= 11.9206, Pc1= 0.0145; χ22= 8.7396, Pc2= 0.0167).结论 HLA-DRB1*0301、-DQA1*0501和-DQB1*0301与慢性乙肝患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HLA-DRB1*1101/1104和-DQA1*0301与慢性乙肝的抗性密切相关,说明宿主的HLA-Ⅱ类基因是决定乙肝病毒感染转归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业贵;王宇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武汉市民对SARS认知、信念、行为改变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SARS具有传染性强、发病快、目前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等特征,使人们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内心容易产生无助感或安全感的缺失,再加上从众效应和暗示,易引起社会恐慌.为了解2003年4月20日前后(疫情日报制前后),SARS健康教育对不同层次居民的教育效果以及全社会干预措施宣传后,人们行为、信念的改变,对武汉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了SARS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改变的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健燕;黄晓兰;陈小青;谭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国人群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点

    目的深入和全面了解中国的自杀模式方法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使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回顾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自杀水平和变化趋势,并对自杀死亡水平的地理分布进行验证.结果 1991~2000年中国人群自杀死亡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明显下降,依然是中国人群,特别是农村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在农村所有地区,依然保持女性自杀死亡高于男性.在农村人群中, 15~34岁有一自杀死亡高峰的独特模式,但该年龄组农村女性自杀死亡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对总自杀水平还没有形成显著影响.结论目前在东中部农村地区,特别靠近几省交界地区,人群自杀死亡率普遍偏高,可能与传统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农药作为主要的自杀手段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未来的2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的独特自杀模式将会逐步发生改变.

    作者:杨功焕;周灵妮;黄正京;陈爱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国中部有偿献血地区某行政村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中部献血地区某行政村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以及HIV从感染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途径和动力.方法对户口属于该村的全体居民进行HIV筛查,对年龄>16岁的筛查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收集该村已经进行HIV检查的记录以及死于艾滋病居民名单.结果全村总共527户家庭,总人口2364人, 65.6%的居民共1551人参加了筛查,完成问卷926份;HIV阳性居民总共144例,总阳性率为 9.1%( 7.7%~ 10.6%);全村 19.6%的家庭有HIV血清阳性成员,2例以上HIV阳性的家庭占所有阳性家庭的25%;参加筛查的居民HIV阳性率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以 40~50岁组为高;有偿献血员的阳性率为 22.4%,参加筛查的HIV阳性居民中,有 0.9%为输血感染, 9.6%为性接触感染, 5.2%为母婴感染.结论中部献血地区某些村庄HIV感染率较高,主要以过去献血感染为主,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目前已成为献血地区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应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其进一步扩散.

    作者:程华;钱序;曹广华;陈长宽;高燕宁;姜庆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1298A→C多态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1298A→C多态及其和生活习惯相互作用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的淮安市楚州区开展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食管癌患者141例,人群对照228名), 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MTHFR 1298A→C基因型.结果①食管癌组中MTHFR 1298 AA、AC和CC基因型携带者的比例分别为 63.8%、 34.0%和 2.1%, 与对照组的 71.9%、 28.1%和 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MH= 6.69, P= 0.035).②在MTHFR 1298C等位基因携带者中,伴有吸烟习惯者发生食管癌的调整OR为 3.48(95%CI: 1.57~ 7.71),伴有经常饮酒的习惯者发生食管癌的调整OR为 2.91(95%CI: 1.20~ 7.08),无饮茶习惯者发生食管癌的调整OR为 3.52(95%CI: 1.64~ 7.54).MTHFR 1298AC和CC基因型与吸烟、饮酒和不饮茶在食管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系数r分别为 3.05、 3.69和 6.30.结论 MTHFR 1298AC和CC基因型对吸烟、饮酒和不饮茶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的作用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作者:高长明;Takezaki Toshiro;吴建中;曹海霞;刘燕婷;丁建华;李苏平;苏平;胡旭;开海涛;Tajima Kazuo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SARS医院内感染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医护人员是SARS的高危人群[1,2].为寻找诊治、防护等行为因素中可能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修正预防控制措施指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4~5月对广州市内5家医院参与了SARS患者诊治工作的部分感染和未感染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

    作者:高立冬;殷文武;林伟生;邹钦;张贤昌;李灵辉;周端华;梁文佳;林锦炎;余德文;彭国文;何剑峰;曾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自杀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人们只是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自杀预防工作开展得很少.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也能显著减少自杀给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负性影响,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政府许多部门和社会机构的通力合作.

    作者:费立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肺炎衣原体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严重的临床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感染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AMI患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探讨AMI与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

    作者:付凌雨;时景璞;曹晓红;何成一;栗印军;李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院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分析

    医院是乙型肝炎(乙肝)传播的主要场所,为评估医院职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2002年我们对全院1723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现将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 抗-HBs)的检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珍;赵学军;陈文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健康指标对老年人发生死亡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依赖)、健康自评及认知功能等健康评价指标对老年人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1992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样本,问卷调查3257例55岁以上人群,并于1994、1997和2000年对该样本进行随访,8年累计死亡1155例,失访399例.对死亡与生存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死亡与生存在性别、年龄、文化及地区上存在明显不同.有生活依赖、健康自评差和认知水平低的老年人死亡危险性高.控制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文化、地区及慢性病史)后,上述趋势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在控制生活依赖以外的所有因素,结果生活依赖与死亡存在独立的关系,联系更密切( OR= 2.279,95%CI: 1.573~ 3.302).以相同的方法分析健康自评和认知功能也存在同样的结果(健康自评较差者 OR= 1.920,95%CI: 1.412~ 2.412;认知功能异常者 OR= 1.888,95%CI: 1.316~ 2.709).结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自评以及认知功能分别对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它们对死亡既有共同作用,也是相对独立的预测指标.对于评估老年人的健康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晓光;汤哲;方向华;刘宏军;刁丽君;项曼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起大肠埃希菌O45∶H2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2001年4月18日玉溪市某幼儿园7名职工中共有5例出现腹泻等症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定病因是食用被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45∶H2污染的鹅肉.

    作者:王树坤;刘丙兴;李曦;吴玉平;向正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福州市某社区女性居民尿失禁患病率调查

    为进一步研究女性尿失禁与年龄的关系,我们于2002年 4~5月随机在福州某一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为福州市某社区常住18岁以上成年女性 48 000余人,按照 1∶8随机抽样的方法入选 6066人,年龄 18~87岁,职业有工人、教师、家庭妇女、办公室职员、医务人员等.调查方法采用女性尿失禁症状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参考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布里斯托女性下尿路症状调查问卷(BFLUTS),并根据我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背景做了一些调整.问卷的设计有流行病学专家指导,社区妇幼保健人员逐户入户调查发卷和收卷,并指导填写,调查前所有参加调查的妇幼保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问卷发出后由被调查者独立逐项填写完成. 诊断标准按照ICS1990年的标准.压力性尿失禁(SUI):当咳嗽、喷嚏、大笑、运动或体位改变时发生的尿湿.急迫性尿失禁(UUI):尿急、尿频、夜尿、尿量减少,不能自主控制或来不及上厕所而引起的尿湿.混合性尿失禁(MUI):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0数据录入,χ2检验.

    作者:李亚钦;宋岩峰;何晓宇;熊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中南大学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自杀意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中南大学三个校区大学生623名,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样本中有 14.6%的人近一年内出现自杀意念, 2.5%的人有详细的自杀计划和方法, 1.8%的人有过自杀未遂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对专业不满意、社会支持少、负性生活事件多以及抑郁倾向.结论大学生样本中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因此,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陈希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2003年北京市救治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方法统计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数据库中资料完整的1272例SARS患者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及其构成情况,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来探索影响费用的因素.结果北京市SARS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为 18 767.50元/人和 632.02元/天.总费用构成中药物治疗花费占 65.78%.经单因素分析、分层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住院天数越长花费越大,病情越重花费越大,早期发病患者花费显著高于晚期发病患者,医务人员住院费用显著高于非医务人员,有基础病的患者平均花费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公费医疗患者花费显著高于自费医疗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花费显著高于未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结论 SARS患者住院费用较高,影响SARS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有住院天数、病情、住院时期、职业、基础病及付费方式等.

    作者:肖峰;陈博文;武阳丰;王月香;韩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瑞必补尔TM(Rabipur(R))惟一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狂犬病疫苗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药源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前各种新药的不断问世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不平衡、报告制度的不健全、各级医疗机构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存在,使得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尤其是药源性肝病的发生正在逐渐增加.但尚未见有关药源性肝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为此我们对浙江北部地区8所医院近3年诊治的165例药源性肝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

    作者:殷新光;姒健敏;杨志宏;顾金森;潘学仙;沈道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术后辅助化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根治性切除术辅助性化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 1987~1992年间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97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术后辅助化疗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统计学方法包括Kaplan-Meier法、Log-rank时序检验和Cox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单纯手术组与术后辅助化疗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有: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间质炎性反应、有无淋巴结转移、nm23表达、EGFR表达及术后化疗;早期患者中,单纯手术组术后生存率高于术后辅助化疗组,而相对晚期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两组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分期慎重选择,尤其应重视早期患者治疗方案及其疗效的研究.

    作者:刘静;王永康;刘莹;张林;陈景寒;郑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G和P型别的特征

    A组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为了解苏州地区R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RV疫苗的开发和使用奠定基础,我们收集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5岁以下的腹泻住院患儿的粪标本,进行病毒抗原鉴定和血清分型.

    作者:武庆斌;顾红英;唐伟国;金辉;王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安徽省29所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安徽省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进行了此项调查,结果简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按随机化原则,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于2001年 5~10月在安徽省内11个地、市29所幼儿园共对1204名儿童(年龄 3~6岁,平均年龄 4.39岁,其中男性儿童641人,女性儿童563人;城市儿童684人,乡镇儿童520人)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粪便标本采用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沙黄-美蓝染色法、金胺-酚改良抗酸复染法4种方法染色,显微镜下检查隐孢子虫卵囊.

    作者:许礼发;陆军;李朝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