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总胆固醇与年轻人脑出血

曹贵方;杨期东;刘威;袁存国;许宏伟;刘运海

关键词:总胆固醇, 年轻人, 脑出血, 低胆固醇, 相关因素, 系统研究, 关系研究, 发病率, 脑卒中, 类生命, 预防, 阴性, 食物, 日本, 人群, 美国, 疾病, 基础, 患者, 国内
摘要: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低总胆固醇与脑出血关系初报道于日本人群,补充食物中的胆固醇可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1].此后美国有研究予以证实[2],但近年来也有阴性报道[3].国内低胆固醇与脑出血关系的系统研究很少,特别是其与年轻人脑出血的关系研究更少.我们通过研究45岁以下脑出血患者低胆固醇和其他相关因素,探讨低胆固醇与年轻人脑出血发病间的关系,为年轻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基础.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院内真菌感染监测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越来越多.为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现状,对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报告的真菌进行分析.

    作者:任南;文细毛;徐秀华;吴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州市动物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动物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CoV)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方法在对广州市3家大型野生动物市场从业人员进行SARS-CoV抗体检测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SARS-CoV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营其他畜类(猫、狗)、野生畜类(狸、山猪、黄猄)、其他野生类(蝙蝠、巨蜥、穿山甲等)、水产类(甲鱼、龟、鳗鱼、蛙等)动物、采购销售等是SARS-CoV感染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意义的因素是经营野生畜类(狸、山猪、黄猄)(P<0.001)和经营家禽(鸡、鸭、鹅、鸽子)(P=0.04),OR值分别为12.28、0.41.结论接触狸类动物是该从业人员感染SARS-CoV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鸣;徐慧芳;张周斌;邹晓忠;高阳;刘小宁;鲁恩洁;梁彩云;潘冰莹;吴石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浙江省嘉善县人群结直肠癌发病与有机氯污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有机氯污染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高低在嘉善县抽取11个乡镇,再随机抽取行政村、自然村,采集各自然村的大米和稻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各有机氯指标的含量,结合各乡镇的结直肠癌发病资料,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米和土壤中农药六六六(六氯环己烷,HCH)、滴滴涕(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各乡镇的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各乡镇大米中的δ-HCH、γ-HCH、五氯酚钠以及土壤中的δ-HCH含量差异存在显著性;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与大米中总DDT含量、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与大米中总DDT、1,1-双(对-氯苯基)二氯乙烯(PP'-DDE)含量、结肠癌标化发病率与大米中多氯联苯(PCBs)的1245组分含量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36、0.691、0.716、0.658,P值均<0.05.结论直肠癌与有机氯农药(主要是大米中总DDT、PP'-DDE)含量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结肠癌与大米中PCBs的1245组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作为生态学研究,其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确证.

    作者:陈坤;赵玉婉;马新源;张立军;郑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以急腹症就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一例报告

    患者女性,20岁,无业,小学文化,未婚.2003年9月16日20时就急诊,自诉持续性下腹疼痛2天,畏寒发热1天,晨起腹痛加剧,下午进行性加重.末次月经2003年9月9日.

    作者:王国荣;胡超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海岛居民膳食营养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海岛地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舟山市原发性胃癌新发病例103例和健康人群对照133名,进行有关饮食因素的调查,并把各饮食项目折算成16种营养素的日均摄入量后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在调整了非饮食因素和总热能对各项营养素的干扰后,蛋白质(ORQ4 vs.Q1=10.3;趋势检验的P=0.01)、饱和脂肪酸 (ORQ4 vs.Q1=3.24)、胆固醇(ORQ4 vs.Q1=2.76)等在男性组为胃癌的危险因素,无论男、女性组钠的摄入量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而维生素A、C在女性组均为胃癌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蛋白质、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盐及低维生素A、C饮食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裘炯良;陈坤;王旭波;王建跃;张立军;水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学意义

    目的根据中国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其遗传背景.方法利用实验研究中rRNA基因指纹图(ribotyping)、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及插入序列(IS)等方面工作的原始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手段,探究中国鼠疫菌株间的遗传学距离,分析各种方法作为鼠疫菌分子识别特征的意义.结果 rRNA基因指纹图型与脉冲场电泳型之间是相对应的,但同属于7拷贝rRNA基因的田鼠菌株与西藏仲巴菌株,其间的遗传学距离,却较6拷贝rRNA基因的菌株还远.而随机扩增型与rRNA基因型之间对应关系较不明确,有较多的例外情况.用相似值可以表示这些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结论中国的鼠疫菌具有多种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其中新疆灰旱獭疫源地和西藏南部冈底斯山地理环境复杂,有较多的自然屏障,使鼠疫菌在流行过程中,限于局部地区,各自独立进化,产生了相互混合存在的多种基因类型.

    作者:海荣;俞东征;魏建春;夏连续;史献明;张志凯;张恩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PPP1R3基因Asp905Tyr多态性与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1型蛋白磷酸酶的骨骼肌特异糖原靶向调节亚单位基因(PPP1R3)Asp905Tyr多态性与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健康成人104名,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基因型测定.以体重指数(BMI)25 kg/m2为分割点, 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PPP1R3基因Asp905Tyr多态性与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BMI<25 kg/m2基因型Tyr/Tyr组为参照组,BMI≥25 kg/m2携有Asp905等位基因个体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3.69,95%CI:1.38~8.89,P=0.006).结论 PPP1R3基因Asp905Tyr多态性可能不是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主要的致病因素.肥胖与Asp905等位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陈明卫;杨明功;王长江;王佑民;徐希平;刘树琴;章秋;孙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糖尿病高危人群风险因素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间的差异显著性.方法 2003名无症状,但有明确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家族糖尿病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女性巨大胎儿史为筛检对象.来自相同社区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5362人作为对照.结果接受筛检的2003人中,131人被诊断有糖尿病,占6.54%.在上述人群中,有1种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为1547人,占77.23%;有2种危险因素的为387人,占19.27%;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70人,占3.49%.对照组5362人中,96人被诊断有糖尿病,占1.79%.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危险因素的2003人在年龄标化后患糖尿病的OR值(95%CI)为2.68(2.20~3.25).有1种危险因素的人患糖尿病的OR值为2.89,而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OR值则增加到4.68.结论高危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和具备危险因素量呈正相关,有必要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开展早期、规则的糖尿病筛检.

    作者:彭绩;熊静帆;周华;程锦泉;张丹;施侣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观察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以高中一年级(成人组)和小学1~5年级(儿童组)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对甲、乙肝病毒均易感、只对甲肝病毒易感和只对乙肝病毒易感分为AB组、A组和B组,按0、1和6个月三剂程序分别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灭活甲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疫苗剂量成人组每剂含甲肝病毒抗原500 U和(或)HBsAg 10 μg,儿童组减半.疫苗接种后72 h内观察副反应,免疫后2、7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和抗-HBs.结果儿童AB组和成人AB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8%(2/344)和2.56%(8/312),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8%(34/344)和5.45%(17/2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局部反应主要是轻度疼痛,全身反应主要是低热.免疫后7个月,两组抗-HAV阳转率均为100%,与A组相同;抗体滴度(GMT)分别为33 910 mIU/ml和23 435 mIU/ml,显著高于A组;两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30%和96.63%;GMT为103 mIU/ml和102 mIU/ml,抗-HBs阳转率及GMT均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倍尔来福TM甲、乙肝联合疫苗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单价重组乙肝疫苗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赵玉良;陈玉国;李军;韩革新;田茶;梁金龙;李国;王志国;朱永贵;田志年;张华远;万宗举;梁争论;毕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与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具有机会致病性,国内报道健康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38%[1].弓形虫病可涉及临床各科,中枢神经系统的弓形虫病被认为是获得性弓形虫病之首[2].本实验通过对10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学调查,对脑梗死与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韩辉;赵敬堃;靳轶敏;王文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DKN2A位点p16INK4a、p14ARF基因变异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p16INK4a和p14ARF基因变异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PCR甲基化分析法和RT-PCR分别检测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16INK4a和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突变、CpG岛甲基化及mRNA表达状况.结果 (1)胃癌组织p16INK4a和p14ARF基因总缺失率为35.4%(17/48),癌旁组织均未见纯合性缺失.(2)31例无纯合性缺失的胃癌及癌旁组织均未见p16INK4a和p14ARF基因点突变.(3)胃癌组织p16INK4a和p14ARF基因总甲基化率为47.9%(23/48),癌旁组织仅2例甲基化,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4)胃癌组织p16INK4a mRNA缺失率为47.9%(23/48),其中E1α和E2共甲基化者p16INK4a mRNA缺失率(100%,6/6)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甲基化者(11.8%,2/17)(P<0.01);胃癌组织p14ARF mRNA缺失率为45.8%(22/48),其中E1β和E2共甲基化者p14ARF mRNA缺失率(100%,3/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甲基化者(15%,3/20)(P<0.05).(5)低未分化癌组p16INK4a和p14ARF mRNA共同缺失率(36.7%,11/30)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组(5.6%,1/18)(P<0.05).结论胃癌中p16INK4a和p14ARF基因失活多由纯合性缺失和5'CpG岛甲基化所致,其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汤绍辉;杨冬华;罗和生;于皆平;舒建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江西省宜春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江西省宜春市精神疾病患病率及其治疗率,我们以2002年3月1日零时作为调查时点进行调查.1.资料与方法:采用初级单位含量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宜春市内首先按区县分层,按人口比例分配调查单位(50户),区县分为县城、近郊、远郊、边远地区四个层,按人口比例再每层随机抽出一个乡(镇)街道.根据所分配调查单位的多少,随机抽出所需调查的居委会(行政村),根据花名册随机确定第一个调查对象,顺序调查完50户.

    作者:朱贤苟;万纯;兰胜作;陈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某医院住院患者致病菌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为了解住院患者致病菌感染情况,减少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某医院2002年全年住院患者分离的致病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

    作者:孟昭扬;梁小红;刘颖;杨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A、C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菌株可引起食物中毒,且以A型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为多见.我们报告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A、C二种混合型肠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检测结果.

    作者:韩秀兰;柳连顺;李云;董永辉;魏秀萍;杜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危险因素、PD家族史与其他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因素对PD易患性的相对作用.方法选取齐鲁医院就诊的157例PD患者及157例对照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家族史、脑力劳动、杀虫剂、饮酒、抑郁史与PD有正关联,吸烟与PD有负关联.分析PD家族史与杀虫剂、饮酒、抑郁史之间的交互作用,其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AB)依次为55.2%、34.0%和41.4%,超相对危险比RERI依次为8.96、3.31和7.85.PD患者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36.86%±5.76%,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20.66%±6.81%.结论家族史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存时对PD表现为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所起作用小于环境因素.

    作者:谭现花;王束玫;薛南青;滕文涛;冯月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1~2003年全国流感监测网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爆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3年,中国北方地区流感流行高峰为12月或次年1月,南方地区则为4、5、7、8月和11、12月.北方、南方地区ILI就诊百分比基线值分别为13.68%、13.08%.ILI的年龄构成与流感流行季节类型有关.流感爆发疫情以5月份多(32%),一般在6月前后流感疫情毒株类型发生改变.结论中国南、北方流感流行特征有所不同.南方地区可能存在春季流行高峰,尚需进一步监测和分析.南方地区4~6月期间流感爆发的毒株类型变化值得关注.

    作者:张静;杨维中;郭元吉;徐红;张烨;李梓;郭俊峰;王敏;梁国栋;王文杰;李正懋;孙新华;肖东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佐剂流感疫苗及其研制进展

    作者:舒俭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戊型肝炎爆发的调查

    2002年1月4日至 4月13日,北京铁路局某单位发生一起戊型肝炎(戊肝)爆发,流行时间56天,33人患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33例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相同的同一单位未发病的72人作为对照组.将发生戊肝的单位作为暴露组,选择工作性质相同的未发生戊肝的另一单位作为未暴露组.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调查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爆发前2个月的外出史、饮食、饮水史,与肝炎患者接触史、单位及家庭密切接触者情况,检测抗-HAV IgM、HBsAg、抗-HCV IgM、抗-HEV IgM、抗-HEV IgG、HEVRNA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调查单位饮食、饮水等卫生学情况.

    作者:印惠俊;高秀媛;史如晶;蔡金妹;张源源;王慧芬;倪秀云;王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浙江省常山县一起水型甲型副伤寒爆发的调查

    2003年4月8日至7月14日,浙江省常山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水型甲型副伤寒局部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按照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使用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规定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资料输入微机,运用EXCEL、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作者:易槐明;韩成星;徐青华;张进;段庆安;戴建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67例婴幼儿重症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肺炎是我国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为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3家县级以上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开展了前瞻性研究.

    作者:吕媛;易银沙;邓昶;易尚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