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赵玉良;陈玉国;李军;韩革新;田茶;梁金龙;李国;王志国;朱永贵;田志年;张华远;万宗举;梁争论;毕胜利

关键词: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联合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摘要:目的观察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以高中一年级(成人组)和小学1~5年级(儿童组)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对甲、乙肝病毒均易感、只对甲肝病毒易感和只对乙肝病毒易感分为AB组、A组和B组,按0、1和6个月三剂程序分别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灭活甲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疫苗剂量成人组每剂含甲肝病毒抗原500 U和(或)HBsAg 10 μg,儿童组减半.疫苗接种后72 h内观察副反应,免疫后2、7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和抗-HBs.结果儿童AB组和成人AB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8%(2/344)和2.56%(8/312),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8%(34/344)和5.45%(17/2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局部反应主要是轻度疼痛,全身反应主要是低热.免疫后7个月,两组抗-HAV阳转率均为100%,与A组相同;抗体滴度(GMT)分别为33 910 mIU/ml和23 435 mIU/ml,显著高于A组;两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30%和96.63%;GMT为103 mIU/ml和102 mIU/ml,抗-HBs阳转率及GMT均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倍尔来福TM甲、乙肝联合疫苗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单价重组乙肝疫苗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部分健康成年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的调查

    目的检测部分健康成年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36例健康成年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抗原.结果部分健康成年人群血清纳米细菌感染率为8.0%,用ELISA法检测为8.0%,免疫组化法为5.7%.两方法间比较无差异.男女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年龄≤30岁组较≥60岁组感染率低(P<0.05).年龄、性别并未增加纳米细菌感染的危险.结论部分健康人群血清存在纳米细菌感染.

    作者:王学军;刘威;杨竹林;魏红;文宇;李永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67例婴幼儿重症肺炎高危因素分析

    肺炎是我国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为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3家县级以上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开展了前瞻性研究.

    作者:吕媛;易银沙;邓昶;易尚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A、C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菌株可引起食物中毒,且以A型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为多见.我们报告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A、C二种混合型肠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检测结果.

    作者:韩秀兰;柳连顺;李云;董永辉;魏秀萍;杜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以急腹症就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一例报告

    患者女性,20岁,无业,小学文化,未婚.2003年9月16日20时就急诊,自诉持续性下腹疼痛2天,畏寒发热1天,晨起腹痛加剧,下午进行性加重.末次月经2003年9月9日.

    作者:王国荣;胡超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浙江省常山县一起水型甲型副伤寒爆发的调查

    2003年4月8日至7月14日,浙江省常山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水型甲型副伤寒局部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按照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使用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规定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资料输入微机,运用EXCEL、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作者:易槐明;韩成星;徐青华;张进;段庆安;戴建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44例心血管病患者拔牙牙科焦虑症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前牙科焦虑症(DA)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对144例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前DA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该类患者拔牙DA发生率为7.6%;麻醉前焦虑水平高;对拔牙的认知程度消极、女性、60岁以下、有既往拔牙痛苦史或未拔过牙、心血管病单一、初次心电监护下拔牙、复杂牙拔除的患者拔牙前DAS得分高,男女间、不同认知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DAS得分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认知程度、性别、拔牙经历、心血管病史单一否、年龄、是否为复杂牙拔除、是否是初次监护下拔牙等.其中认知程度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00).结论 7.6%的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术前存在DA,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予以术前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

    作者:薛振恂;崔涛;侯锐;居云;陆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logistic回归应用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logistic 回归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中, logistic 回归是经常用到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随访研究和横断面调查中,logistic 回归的应用也较为普遍[1-5].与多元线性回归相比,logistic回归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对正态性和方差齐性不做要求,对自变量类型不做要求、系数的可解释性等.正是这些优点,使得logistic 回归成为流行病学研究中广受欢迎的分析工具.

    作者:冯国双;陈景武;周春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DKN2A位点p16INK4a、p14ARF基因变异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p16INK4a和p14ARF基因变异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PCR甲基化分析法和RT-PCR分别检测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16INK4a和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突变、CpG岛甲基化及mRNA表达状况.结果 (1)胃癌组织p16INK4a和p14ARF基因总缺失率为35.4%(17/48),癌旁组织均未见纯合性缺失.(2)31例无纯合性缺失的胃癌及癌旁组织均未见p16INK4a和p14ARF基因点突变.(3)胃癌组织p16INK4a和p14ARF基因总甲基化率为47.9%(23/48),癌旁组织仅2例甲基化,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4)胃癌组织p16INK4a mRNA缺失率为47.9%(23/48),其中E1α和E2共甲基化者p16INK4a mRNA缺失率(100%,6/6)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甲基化者(11.8%,2/17)(P<0.01);胃癌组织p14ARF mRNA缺失率为45.8%(22/48),其中E1β和E2共甲基化者p14ARF mRNA缺失率(100%,3/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甲基化者(15%,3/20)(P<0.05).(5)低未分化癌组p16INK4a和p14ARF mRNA共同缺失率(36.7%,11/30)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组(5.6%,1/18)(P<0.05).结论胃癌中p16INK4a和p14ARF基因失活多由纯合性缺失和5'CpG岛甲基化所致,其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汤绍辉;杨冬华;罗和生;于皆平;舒建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佐剂流感疫苗及其研制进展

    作者:舒俭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学意义

    目的根据中国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其遗传背景.方法利用实验研究中rRNA基因指纹图(ribotyping)、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及插入序列(IS)等方面工作的原始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手段,探究中国鼠疫菌株间的遗传学距离,分析各种方法作为鼠疫菌分子识别特征的意义.结果 rRNA基因指纹图型与脉冲场电泳型之间是相对应的,但同属于7拷贝rRNA基因的田鼠菌株与西藏仲巴菌株,其间的遗传学距离,却较6拷贝rRNA基因的菌株还远.而随机扩增型与rRNA基因型之间对应关系较不明确,有较多的例外情况.用相似值可以表示这些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结论中国的鼠疫菌具有多种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其中新疆灰旱獭疫源地和西藏南部冈底斯山地理环境复杂,有较多的自然屏障,使鼠疫菌在流行过程中,限于局部地区,各自独立进化,产生了相互混合存在的多种基因类型.

    作者:海荣;俞东征;魏建春;夏连续;史献明;张志凯;张恩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上海市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成本效果、效益与效用分析

    目的研究上海市1992~2001年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果、效益与效用.方法运用项目成本测算方法计算乙肝疫苗接种成本;估计接种乙肝疫苗后减少人群携带HBsAg人数与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人数为直接效果指标;运用调查表形式调查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患病时间与治疗费用;专家访谈了解乙肝患者的治疗与病程;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计算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运用失能调整生命年计算其疾病负担作为效用指标.结果乙肝疫苗接种成本投入501 129.49元将会减少1例肝癌发生,10例肝硬化发生,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发生,1000例HBsAg阳性率携带者;上海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10年总成本为0.24亿元,获得总效益为41.22亿元,成本效益比是1∶172元;估计挽回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疾病总负担为59 762.55个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挽回1个DALY的成本为402.50元.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一种低成本投入高效果产出策略.

    作者:武桂英;龚幼龙;于淑丽;邵瑞太;秦怀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发热门诊患者自我措施及就医行为调查

    早期发现和隔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是控制传染源的关键.我们对北京市安贞医院SARS期间发热患者采取措施和就医行为、就医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作者:左惠娟;姚崇华;林桂洪;董磊;苏江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糖尿病高危人群风险因素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糖尿病有关危险因素间的差异显著性.方法 2003名无症状,但有明确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家族糖尿病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女性巨大胎儿史为筛检对象.来自相同社区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5362人作为对照.结果接受筛检的2003人中,131人被诊断有糖尿病,占6.54%.在上述人群中,有1种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为1547人,占77.23%;有2种危险因素的为387人,占19.27%;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70人,占3.49%.对照组5362人中,96人被诊断有糖尿病,占1.79%.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危险因素的2003人在年龄标化后患糖尿病的OR值(95%CI)为2.68(2.20~3.25).有1种危险因素的人患糖尿病的OR值为2.89,而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OR值则增加到4.68.结论高危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和具备危险因素量呈正相关,有必要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开展早期、规则的糖尿病筛检.

    作者:彭绩;熊静帆;周华;程锦泉;张丹;施侣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观察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以高中一年级(成人组)和小学1~5年级(儿童组)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对甲、乙肝病毒均易感、只对甲肝病毒易感和只对乙肝病毒易感分为AB组、A组和B组,按0、1和6个月三剂程序分别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灭活甲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疫苗剂量成人组每剂含甲肝病毒抗原500 U和(或)HBsAg 10 μg,儿童组减半.疫苗接种后72 h内观察副反应,免疫后2、7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和抗-HBs.结果儿童AB组和成人AB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8%(2/344)和2.56%(8/312),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8%(34/344)和5.45%(17/2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局部反应主要是轻度疼痛,全身反应主要是低热.免疫后7个月,两组抗-HAV阳转率均为100%,与A组相同;抗体滴度(GMT)分别为33 910 mIU/ml和23 435 mIU/ml,显著高于A组;两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30%和96.63%;GMT为103 mIU/ml和102 mIU/ml,抗-HBs阳转率及GMT均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倍尔来福TM甲、乙肝联合疫苗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单价重组乙肝疫苗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赵玉良;陈玉国;李军;韩革新;田茶;梁金龙;李国;王志国;朱永贵;田志年;张华远;万宗举;梁争论;毕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CoV IgG的四种试剂盒比较

    目的比较4种试剂盒检测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CoV Ig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和2种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试剂盒分别检测18例SARS患者的99份系列血清及123份阴性参比血清标本中抗-SARS-CoV IgG.结果在患者发病第1周,4种试剂盒均未检出抗-SARS-CoV IgG;自发病第2周,除EIA甲未能检出外,EIA乙和2种IFA 均从血清中检出抗-SARS-CoV IgG,其阳性率分别为57.1%(4/7)、57.1%(4/7)和42.9%(3/7).4种试剂盒早检出时间分别为发病后第16、12、13和9天.于发病后第3周该4种试剂盒的检出率分别为52.6%(10/19)、94.7%(18/19)、78.9%(15/19)和84.2%(16/19).但自发病第4周后,该4种试剂盒的检出率相同.检测123份阴性参比血清表明,除EIA乙的特异度为94.9%外,其余3种试剂盒的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2种IF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2种EIA高;2种国产EIA试剂盒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学恩;李杰;李永华;王玲;李彤;陆海英;王广发;朱万孚;高晓明;王佑春;赵振东;徐小元;庄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院内真菌感染监测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院内深部真菌感染越来越多.为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现状,对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报告的真菌进行分析.

    作者:任南;文细毛;徐秀华;吴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州市动物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动物市场从业人员SARS冠状病毒(CoV)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方法在对广州市3家大型野生动物市场从业人员进行SARS-CoV抗体检测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SARS-CoV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营其他畜类(猫、狗)、野生畜类(狸、山猪、黄猄)、其他野生类(蝙蝠、巨蜥、穿山甲等)、水产类(甲鱼、龟、鳗鱼、蛙等)动物、采购销售等是SARS-CoV感染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意义的因素是经营野生畜类(狸、山猪、黄猄)(P<0.001)和经营家禽(鸡、鸭、鹅、鸽子)(P=0.04),OR值分别为12.28、0.41.结论接触狸类动物是该从业人员感染SARS-CoV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鸣;徐慧芳;张周斌;邹晓忠;高阳;刘小宁;鲁恩洁;梁彩云;潘冰莹;吴石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浙江省嘉善县人群结直肠癌发病与有机氯污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有机氯污染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高低在嘉善县抽取11个乡镇,再随机抽取行政村、自然村,采集各自然村的大米和稻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各有机氯指标的含量,结合各乡镇的结直肠癌发病资料,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米和土壤中农药六六六(六氯环己烷,HCH)、滴滴涕(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各乡镇的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各乡镇大米中的δ-HCH、γ-HCH、五氯酚钠以及土壤中的δ-HCH含量差异存在显著性;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与大米中总DDT含量、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与大米中总DDT、1,1-双(对-氯苯基)二氯乙烯(PP'-DDE)含量、结肠癌标化发病率与大米中多氯联苯(PCBs)的1245组分含量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36、0.691、0.716、0.658,P值均<0.05.结论直肠癌与有机氯农药(主要是大米中总DDT、PP'-DDE)含量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结肠癌与大米中PCBs的1245组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作为生态学研究,其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确证.

    作者:陈坤;赵玉婉;马新源;张立军;郑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低总胆固醇与年轻人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低总胆固醇与脑出血关系初报道于日本人群,补充食物中的胆固醇可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1].此后美国有研究予以证实[2],但近年来也有阴性报道[3].国内低胆固醇与脑出血关系的系统研究很少,特别是其与年轻人脑出血的关系研究更少.我们通过研究45岁以下脑出血患者低胆固醇和其他相关因素,探讨低胆固醇与年轻人脑出血发病间的关系,为年轻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基础.

    作者:曹贵方;杨期东;刘威;袁存国;许宏伟;刘运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某医院住院患者致病菌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为了解住院患者致病菌感染情况,减少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某医院2002年全年住院患者分离的致病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

    作者:孟昭扬;梁小红;刘颖;杨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