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旋捺正手法配合三期辨证治疗尺桡骨双骨折49例

吴建勋

关键词:闭合手法整复, 辨证治疗, 尺桡骨, 双骨折, 旋转功能, 前臂损伤, 小夹板固定, 旋转畸形, 效果满意, 手术切开, 三期辨证, 临床观察, 解剖, 侧方移位, 内固定, 骨折后, 重叠, 中医, 西医, 外用
摘要:尺桡骨双骨折是常见的前臂损伤之一,骨折后常出现重叠、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故整复较难.西医多主张手术切开整复并内固定,中医则以闭合手法整复,外用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主要是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其复位要求较高,要求解剖或近解剖对位,若对位不良,有成角和旋转畸形,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自1996年至2001年,我们采用回旋捺正手法配合三期辨证分治治疗尺桡骨双骨折49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菊花对D-半乳糖衰老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

    菊花为菊花科植物菊(Chrysanthen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据报道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1],但目前菊花对衰老型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而氧化损伤是造成机体发生多种疾病的原因,并引起逐渐衰老.本实验拟对菊花对D-半乳糖致衰老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同时也为菊花治疗由自由基等引起氧化损伤的其它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林久茂;庄秀华;王瑞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川芎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采用川芎嗪注射液为主,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80例,并与采用硫酸镁加西药常规治疗的7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素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血通颗粒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大多为中、老年,很多伴有肾阴虚,目前兼有行气活血、滋养心肾功效的中成药较少,故我们运用心血通颗粒进行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文;吴清华;王诚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脂肪肝20例

    近几年来,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B超检查的普及,脂肪肝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目前该病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近2 a来我们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梅芬;林添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我科从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256例,从中选出典型病例200例,利用传统枕颌牵引和电脑牵引等综合治疗分组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阿茂;林木南;郭健红;高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40例

    笔者于1997年10月至2001年6月,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4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32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邹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康复治疗偏瘫后肩痛76例

    肩痛是中风后偏瘫常出现的合并症,它的出现或存在既会阻碍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也会使已恢复的功能因二次损伤而丧失,因此偏瘫后肩痛的治疗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讨一种有效的临床康复措施,结合传统针灸与现代运动医学的治疗方法,本文就76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作者:陈立典;吴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法治疗儿童肱骨外髁翻转骨折22例

    儿童肱骨外髁翻转骨折属于肘部较严重的骨折,手法整复有一定的难度,处理不当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或肘外翻畸形.自1990年5月至2000年5月,笔者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外髁翻转骨折2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民;王振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复枕汤配合手法治疗落枕43例

    落枕是骨伤科颈部筋伤的常见病,多由于颈部肌肉突然收缩或睡觉姿势不正而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颈背肌肉强直、痉挛、酸胀和疼痛等.我们临床上运用自拟复枕汤配合手法治疗落枕4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武炼;王定义;何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灵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临床研究

    我们依据林禾禧主任医师临床经验研制的胃灵颗粒,临床上运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材料1.1 病例选择:本资料5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并且符合以下中西医选择标准,作为研究对象.

    作者:张闽光;朱国曙;林振川;王奕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138例

    近年来,治疗弱视的方法越来越多,传统遮盖法加CAM的治疗方法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是许多患儿和家长更希望接受中药治疗.近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口服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芹;杨嘉毅;吴红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兼通新旧 旁征博采--读《吴光烈妇科治验歌诀》

    吴光烈主任医师世代业医,为吴氏医家第六代传人,现任南安市中医院名誉院长,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受国务院表彰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其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治病疗疾,屡起沉疴,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在其业医六十载之际,由其哲嗣、学术继承人吴盛荣副主任医师将其经验整理成册,定名<吴光烈临床经验集>刊行,得到中医同仁的普遍好评,1996年获第二届国际医圣杯学术著作二等奖,1998年又获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金像二等奖及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盛荣同学又将其妇科经验著成<吴光烈妇科治验歌诀>问世,诚为吴老学术经验继承整理之又一大成,喜哉幸事!今盛荣兄将是书赠余,研读之下,颇有受益,权仅将个人所见约如下几点感言.

    作者:张喜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回旋分骨法复位儿童前臂双骨折21例

    对于儿童前臂双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端有背向侧方移位,临床上单纯采用常规的复位手法有一定的困难.经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回旋分骨法复位儿童前臂中1/3双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志强;颜鸿池;康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通淋化石煎治疗石淋临床体会

    通淋化石煎,是我父从事中医临床近40 a来,在前贤理论方药的基础上,经不断实践而创制出用来治疗石淋的验方.笔者从小受父庭训,自承父钵以来,本方就成了我们治疗石淋的常用方.因本地石淋患者较多,将本方荐与同道后,皆言效验非同一般,现将此方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宋志远;朱化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面瘫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中医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小11岁,大81岁;病程短1 d,长90 d.所选病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判定.痊愈:面部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面肌活动自如;好转:临床症状改善,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作者:邱艺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狼疮性肾病中Fas、Bcl-2表达与中医阴阳辨证的关系

    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主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产生大量抗核抗体,病理基本病变为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病变轻重及预后与增生程度有关,增生又与细胞凋亡有关,细胞凋亡受严格调控[1].根据中医阴阳理论促进作用属于阳,抑制作用属于阴.阴阳互根,互相制约,消长平衡,阴阳可以互相转换[2].

    作者:张洪生;郑京;洪江淮;滕云;阮甦;王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全息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99例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是由于活动不当引起腰部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性疾病.由于筋脉瘀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传统治疗以针灸、推拿为主要手段,效果也得到肯定.笔者尝试在传统针灸治疗基础上,应用全息针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使患者痛苦程度比较传统针刺更小,见效更快.

    作者:徐珊宁;施静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点按经外奇穴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43例

    近年来笔者应用点按经外奇穴息痛加指针疗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43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19~60岁;病程短3 d,长2 a;右侧18例,左侧22例,双侧3例;伴疼痛32例,张口受限12例,弹响18例,拔牙张口过久过大6例,外伤5例.

    作者:林国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红景天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

    红景天胶囊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和深圳天诚医药研究开发公司研制开发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中药新药制剂(三类),根据国家药监局1998卫药审补字第910号通知,我们于2001年5月至2001年10月进行了红景天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恒和;毛静远;王化良;赵汝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益肾活血治法探析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1].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及补肾活血治法进行初步探析.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