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萍;胡大林;伍德娥
目的了解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58例患者入选,术前24 h内及术后第3天分别用90项症状清单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1)术前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术后躯体化因子分仍高;(2)男性患者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女性,而女性则恐怖因子分较高;(3)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等评分高于冠心病患者;(4)手术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得分较术前减低;(5)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恐怖因子分(1.34±0.38)高于同时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者(1.15±0.23,P<0.05);(6)详细谈话组阳性症状均分低于常规谈话组(分别为2.46±0.37,2.56±0.48,P=0.02);(7)70岁以上的患者阳性症状均分(2.62±0.45)高于60岁以下(2.47±0.43,P<0.05)及60~69岁组(2.45±0.40,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症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手术的心理刺激是重要的原因,女性、高龄以及合并的心理疾病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术前谈话时详细介绍手术并发症不会增加患者的心理症状.
作者:邱原刚;郑良荣;陈君柱;朱建华;张芙荣;许毅;赵莉莉;陶谦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饮绿茶是否可降低吸烟、饮酒者发生消化系统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方法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病例为2000年泰兴市确诊的胃癌、肝癌、食管癌新病例且同意参加者,分别为206、204、218例.对照为随机选取的健康人群,在本地居住10年以上,并愿意参加者,共415人.结果显示:饮用绿茶可降低饮酒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分别为81%、78%、39%,降低吸烟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分别为16%、43%、31%.交互作用的检验显示饮绿茶可明显降低饮酒者患胃癌和肝癌的危险,交互项OR值分别为:0.23(95%CI:0.10~0.55)、0.25(95%CI:0.11~0.57).结论饮绿茶对饮酒者患胃癌、肝癌的危险度具有降低作用,还可不同程度降低饮酒者患食管癌及吸烟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
作者:穆丽娜;周学富;丁保国;王如鸿;张作风;陈传炜;卫国荣;周晓明;姜庆五;俞顺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山梨醇发酵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sorbitol-fermenting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O157∶H-,简称SF STEC O157∶H-)已成为欧洲大陆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1,2].本文综述SF STEC O157∶H-菌株的致病性、感染流行病学、表型和分子特征以及适宜的微生物学诊断技术.
作者:王树坤;张媛春;师庭明;储从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注射相关锐器伤的危险因素,提供安全注射指导.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1∶1配比研究,对广州市13所医院3 010名护士锐器伤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87.5%的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为37.6%,发生密度为每人每月0.84次.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与职称相关,锐器伤的经历与护龄、婚姻状况、雇用形式、职称有关.66%的锐器伤集中发生在白天,51%的锐器伤发生在治疗室.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除与接触针头的频率、操作者的知识、认知、个性等有关外,还与注射前掰安瓿不使用纱布、注射中工作空间拥挤噪杂、护理对象有较多不合作病人、注射后有回套针帽的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调查人群中锐器伤的发生非常普遍,其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同于国外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安全注射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谢红珍;聂军;潘绍山;白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江苏省自1999年在南京、徐州、无锡三市设立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点,开展流感样病例、自然人群抗体水平及病原学监测.现将2000~2001年全省流感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凤才;潘浩;祖荣强;李玉青;谭兆营;汪宁;刘光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ETEC)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中的分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在检测的93株ETEC和10株EPEC的毒力岛的检出率分别为32.25%(32/93)和30.00%(3/10),1株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ggEC)也检出了毒力岛,而且这些阳性菌株中的毒力岛大部分连接到天门冬氨酸tRNA(asntRNA)位点.结论 ETEC、EPEC以及EAggEC是致病性较强的病原菌,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ETEC和EPEC中具有阳性率较高的分布,对于进一步研究大肠埃希菌毒力变化和毒力的调控以及细菌毒力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勇;王红;向前;孙素霞;俞守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注射服务机构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52.2%(12/23)的医疗机构玻璃注射器消毒不合格、31.4%(11/35)的医疗机构注射操作不正确、63.6%(21/33)的医疗机构直接丢弃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存在以上至少1种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医疗机构有77.1%(27/35).结论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共用针管的不正确操作、医务工作者销毁注射器被刺伤、一次性注射器卫生质量管理空白是目前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培训医务人员的正确注射行为、重视一次性注射器的卫生质量管理和用后的安全处理是提高安全注射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勤;欧剑鸣;曾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参考文献是学术性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显示了学术研究中的继承性与借鉴性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同时,论文所附参考文献的丰富程度与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反映一种期刊和图书的重要程度、规范程度和影响力,也反映某种学科的学术发展水平和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程度.<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我国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术刊物,文章总体质量高,被世界著名的医学索引(IM)和生物医学文摘(BA)及国内多种检索刊物收录.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杂志参考文献的分析,找出流行病学研究人员对文献需求的一些特征.
作者:胡青;李燕娜;翟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二十年来,我国在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试图对脑卒中在中国人群中的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做一简要陈述.
作者:赵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有关伤害的大多数研究报告主要注重于伤害事件的描述,而影响伤害发生的个体内在因素和个体所处的外环境因素极其重要和复杂,为此,本文对某高校大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林莉萍;胡大林;伍德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估计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注射的频次和不安全注射的比例,分析产生不安全注射的主要因素,调查卫生服务人员和居民对安全注射的认知. 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注射频次、注射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居民和卫生服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等内容进行调查. 结果 1 004名居民中,过去3个月至少接受1次注射的有145人(14.4%)、457次(0.46次/人),按年估计,每人每年接受注射的频次为1.84次.≤12岁和>12岁两个年龄组接受预防和治疗注射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为94.4%.普通居民和卫生服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依然有限. 结论农村地区人均每年接受注射1.84次的结果是比较适度的,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率也很高.但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注射、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如何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都值得卫生决策部门深入思考.
作者:余宏杰;雷杰;罗会明;吴寰宇;倪大新;宋铁;谢淑芸;李群;李勤;欧剑鸣;曾光;李全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上一次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至今已有20多年,1997年我国香港发生禽(H5N1)流感爆发和1998年我省发现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预示着下一次流感大流行正一步步地向我们逼近.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人口流动频繁,是我国流感监控的前哨.为此,近几年来我省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流感监控系统,开展流感的预防控制.现将我省1998~2001年流感的预防控制作一简述.
作者:彭国文;周惠琼;万卓越;郭汝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死亡增长速度大于城市.因此,农村居民掌握糖尿病并发症的知识十分必要.
作者:任福琳;何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自评(SRH)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方法 1992年在北京城乡各随机抽取1个区/县后,再采取分层、分段及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5岁以上老年人3 157名进行研究,并于1994、1997和2000年随访. 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显示,SRH受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水平和经济满意度的影响;SRH一般和不良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以及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SRH良好老年人.从1992~2000年8年间共993人死亡,SRH是老年人死亡的危险因素,SRH一般与不良者总死亡的危险分别高于SRH良好者12%(HR=1.12,95%CI:0.93~1.35)和53%(HR=1.53,95%CI:1.25~1.88),在控制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地区(城/乡)、婚姻状态、教育水平、近一年就医次数和住院次数、患慢性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体重指数、认知功能、抑郁]、剔除随访1年和3年内死亡者后,上述趋势依然存在.与SRH良好者相比,SRH不良者脑卒中和心脏病死亡的危险分别增加了2.25倍(HR=2.25,95%CI:1.67~3.04)和2.22倍(HR=2.22,95%CI:1.61~3.07).结论 SRH与各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患病率有关,同时又是预报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老年卫生保健工作中,不应忽视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主观评价.
作者:方向华;孟琛;刘向红;吴晓光;刘宏军;刁丽君;汤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林州市与其他地区食管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p53突变谱,探讨食管癌变的发病因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Monte Carlo方法,依据IARC p53突变数据库、Curic研究院p53突变数据库和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实验室的资料,用FileMark Pro 3.0软件系统建立局部资料库进行分析.结果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碱基替换的发生率低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的发生率(32.8% vs 39.8%),但CpG位点G∶C→A∶T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食管癌(29.6% vs 16.4%).林州食管癌突变位点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发生在273(占所有错义突变的11.3%)、175(9.7%)、159(6.5%)和282(6.5%)位密码子的CpG位点上.林州地区食管鳞癌p53突变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p53突变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结论林州食管癌p53突变具有内、外源致癌原所致突变的特征,提示慢性炎症、饮食习惯和接触致癌原,可能是林州居民发生食管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立东;刘宾;郑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科特迪瓦举行免疫接种会议,发表了关于安全注射的亚穆苏克罗宣言.宣言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每年约接受55亿次注射,其中占10%的免疫预防注射中有30%是不安全的,而占90%的其他注射中,不安全注射竟高达50%以上.宣言要求,保证每一次免疫预防注射都必须是安全的.
作者:王克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从成都市区中学中抽取重点中学2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中学2所,共1 393名中学生,用自编调查问卷、Beck抑郁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筛选出自杀未遂者后再调查其原因及方式.采用SPS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93名青春期中学生中,曾有自杀未遂者36例(2.6%),男女之比为1∶2.自杀未遂者中33.3%为反复自杀未遂.中学阶段自杀未遂原因以家庭矛盾居多(34.4%),方式以过量服药或服毒居多(50.0%).青春期自杀未遂危险因素有可疑幻听、吸烟、受同伴欺侮、想成为异性、父母再婚、女性、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生活事件等.保护因素有家庭和睦.结论自杀未遂在中学生中并不罕见,临床医生与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其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
作者:张志群;郭兰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探讨武警女兵月经情况及影响因素,于1998年1月至2001年10月对新入伍武警女兵的月经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燕玲;王津平;吴恩;黄英;杨选平;朱红;申利英;张爱玲;安晓霞;杨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解濮阳市基层计划免疫(计免)接种工作中安全注射现状及预防接种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掌握情况,于2001年11月对全市180个基层计免接种点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制订中国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疾病失能等级分类标准,评定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 方法以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研究中疾病失能权重的7级分类标准为根据,采用德尔菲法,制订中国AD、PD疾病失能等级分类标准;并根据1997年北京市AD、PD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评定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与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结果北京市60岁以上人群A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获得治疗者为0.40,未获得治疗者为0.52;PD的平均疾病失能权重:获得治疗者为0.30,未获得治疗者为0.23.结论对于AD与PD两种疾病平均疾病失能权重的评定结果与GBD研究中的数据有所不同.
作者:段蕾蕾;张振馨;黄觉斌;洪霞;温洪波;王清华;李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