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父母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反应的调查

赵鹏军;沈晓明;许政敏;吴胜虎;金昌海;江帆

关键词:新生儿, 筛查, 听力障碍, 心理负担, 耳声发射,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摘要:目的了解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可度以及听力筛查的结果对父母及家庭的影响.方法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将家长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初检结果阴性的孩子家长,第二组为初检结果阳性的孩子家长. 结果调查发现97.5%的家长表示对听力学知识一无所知或仅略有所知,但93.06%的家长对筛查持积极的态度.调查发现只有59.73%的家长认为检查结果可信.第一组家长更倾向接受检查结果,有73.12%的人认为结果可靠;第二组仅有38.19%的家长认为结果可信,但即便如此,大部分家长还是认同听力筛查.同时发现,78%的家长表示阳性的结果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结论通过调查,明确了家长对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是理解和接受的,但也发现有部分家长因为怀疑结果而未来复查.同时需不断地改进诊断水平以减少筛查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查认为在中国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可行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菌阳结核病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十分严峻,为控制疫情的发展,治疗结核病患者,消除传染源仍然是关键性的措施.因此,结核病的临床疗效问题倍受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作者对237例菌阳结核病患者近期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莉萍;胡大林;全俊;廖建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唐山市居民内科急症患病率现状与趋势

    本文探讨1997~2001年唐山市居民内科急症发病谱变化,初步评估本市居民内科急症发病谱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赵宝春;戴秀华;杨静霞;张援月;冯云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如何在因特网上查找生物医学信息

    7.医学资源的专题讨论组科研人员除了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上大量的科技数据库外, 还能利用一种更灵活、更具导向性的功能--Internet的专题讨论组.虽然Internet上讨论组的名称各异,按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论坛,一种是新闻组(Newsgroup),一种是电子邮件群(Mailing List),也叫邮件名录组.

    作者:沈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吸烟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在北京地区55岁以上PD患病率调查中确诊及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研究中心诊治的病例共114例;以及性别、民族及居住地与其匹配的对照205名.结果吸烟与PD呈显著负相关联.以非吸烟者为对照,曾经吸烟者、现在吸烟者和过去吸烟者患PD的危险性低于对照,OR值分别为0.49(95%CI:0.30~0.79)、0.44(95%CI:0.23~0.86)和0.54(95%CI:0.30~0.96).此外,对吸烟者分别按吸烟年限≥20年和<20年、戒烟年限≥20年和<20年以及吸烟量分层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其负相关联依然存在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的趋势(P<0.05).结论吸烟与PD存在负相关联,今后应着重开展有关生物学依据的研究.

    作者:董建群;张清华;蒋知新;衣志勇;喻陆;李祯华;张艳琴;方明俊;张振馨;张孔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变异性克-雅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自1996年以来,英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变异性克-雅病,研究发现这一新型传染性疾病与在欧洲肆虐的疯牛病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进展性、致命性、发病年轻化等特征.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高,而且目前又缺乏可以检测出人或动物感染了朊粒的血清学试验,流行现况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些都是对变异性克-雅病的初步认识[1].

    作者:朱渝;万朝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对铁路旅客列车呼吸道传染病危险性评估

    1.材料与方法:传染病资料来源于大同铁路卫生防疫站1992~2001年的传染病月、年报表;人口资料的依据是相应年份劳资部门的职工人数统计报表,两组人群比较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计算历年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和构成比,与其他铁路职业人群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做统计学分析.

    作者:邢彦;庞华;李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北京市海淀区40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常住人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3年3月18日至5月31日,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共发生SARS病例403例,发病率约为18.0/10万,死亡27例,病死率为6.7%.患者中青壮年占70.4%,尤以20~29岁组高发.全区除一个乡外均受累,多以散发为主,只有3个街道呈现明显的家庭或学校内爆发.流行基本可以划分为初始增长期(27天)、高峰期(21天)和快速下降期(26天).患者中有密切接触史的比例随各期呈递减趋势(趋势χ2=8.800,P=0.003);初期接触地点主要在医院(72.7%),而迅速下降期则以家中接触为主(85.7%);各期的职业构成谱也明显不同(χ2=36.41,P<0.01).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中26.6%有外出史,其中又有47.6%是去医院,并且65%在流行的高峰期光顾医院.结论海淀区常住人口SARS流行强度与全市持平,医院内获得感染是SARS流行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诚;敦哲;詹思延;孙培源;刘彦;曹广文;秦安莉;董淑兰;王炳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绍兴市1991年与2001年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1991年与2001年绍兴市人群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状况.方法采用线索调查与逐户调查相结合,对市区、农村共339 651人口进行调查,并与1991年的相关资料进行对照. 结果 1991年与2001年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0.17‰和13.85‰,时点患病率分别为9.51‰和12.77‰,≥15岁人口的时点患病率为11.70‰和14.60‰,神经症、酒依赖、药物依赖的患病率上升明显(χ2分别为125.72、101.07、8.97,P<0.01).各类疾病中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居前三位.城市精神疾病患者的劳动能力、经济状况、就医条件、监护情况均好于农村. 结论绍兴市10年间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关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升高明显.城、乡精神卫生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农村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应予加强.

    作者:章金辉;何为民;严伟良;甘建光;石永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湖南省采供血机构五年血液质量检定情况分析

    目的监督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其安全性. 方法 HBsAg、抗-HCV、抗-HI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检测从2001年8月起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之前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从2000年起采用连续监测法,之前为赖氏法.结果 8 699袋血共检出不合格血72袋,占8.28‰,其中抗-HCV阳性24袋,占2.76‰;ALT增高19袋,占2.18‰;HBsAg阳性16袋,占1.84‰;梅毒阳性7袋,占0.80‰;抗-HIV阳性6袋,占0.69‰.各组比较:抽样与送样组中AL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余均无显著性;不同抗原包被测定抗-HCV、不同方法测定梅毒、ALT,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液质量整体情况仍需引起注意.漏检与检验方法落后、试剂质量不统一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责任等因素有关.

    作者:吕岳峰;尹澎;刘桃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河北省无极县杨坊小学生斑疹伤寒血清抗体调查及分型

    为进一步了解斑疹伤寒在局部地区的流行现状,我们对河北省无极县杨坊村小学生的血清抗体水平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红;张雪颖;宫占威;王建棉;高方敏;侯雨丰;陈香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广州市8 417例狂犬病疫苗免疫者流行病学分析

    为进一步有效地预防狂犬病,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部坚持对完成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进行流行病学观察,现将8 417例狂犬病疫苗免疫者的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蒋爱玲;杨阳;曹庆;陈小霜;黄桂花;闻书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聚类在流行病学分层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解决当混杂因素分层界限不清或存在矛盾时,如何进行流行病学分层分析的问题.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以广东省1997~199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实例,进行聚类分层分析. 结果聚类分层分析提高了分层分析效率,有效地控制了混杂偏倚,避免了错分偏倚的产生.结论聚类分析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分层的方法,合理解决当混杂因素分层界限不清或存在矛盾时,如何进行分层分析的问题.

    作者:张吉凯;胡毅玲;胡巢凤;罗耀星;林伟生;吴赤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山西省城乡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为了解山西省城乡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无差异,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近两年收治的169例城市与农村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小媛;李阳;杨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用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中国南方部队结核分支杆菌DNA指纹特征

    目的分析南方部队结核病患者和当地患者中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DNA指纹特征,探讨南方部队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PvuⅡ消化结核分支杆菌DNA,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再用Southern免疫转印,用[α32P]-dCTP标记的DNA IS6110序列中的245 bp片段作探针,进行杂交后得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结合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共检测185株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检测菌株的IS6110拷贝数范围为1~22.部队患者和当地患者的IS6110拷贝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部队患者结核菌分离株的IS6110拷贝数主要集中在6~20个,当地分离株主要集中在7~20个;全部菌株指纹特征分成8个组,部队分离株和当地分离株均主要集中在Ⅰ、Ⅱ、Ⅲ 3个组里.耐药菌株指纹特征在各组中的分布与敏感菌株差异有显著性;患者是否接种卡介苗在各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南方部队患者与当地患者结核菌分离株在遗传关系上较接近,在基因水平上相关程度较强.提示部队结核病的发生与当地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的传播密切相关.

    作者:曾年华;王志斌;肖红;王珊珊;黄佳亮;苏建新;姜普林;唐博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重视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心血管病已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已占总死亡人数的近40%.心血管病也是造成劳动力损失、生活质量下降、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资料估计,我国每年新发冠心病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慢性冠心病死亡)约130万例次,脑卒中约400万例次.全国现有1.1亿高血压患者,1亿多血脂异常者,3 000万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至少具有1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治疗费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做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作者:武阳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病原流行区感染情况及中间宿主的纵向调查

    目的探明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Tc)的中间宿主及目前流行情况.方法通过访问了解患者和用生理盐水冲洗法检查犬感染Tc情况,同时还着重调查并检查了冈田氏绕眼果蝇和家蝇,用Tc初产蚴对这两种蝇以喂饲法进行实验感染. 结果调查得知1975年冬季开展了群众性灭犬工作,使传染源得到控制,至目前无新病例出现.犬感染率由1975年的95%,降至现在的33.3%.检查家蝇200只和冈田氏绕眼果蝇135只,均未发现自然感染.人工感染两种蝇之后20天,检查家蝇112只全部阴性,果蝇84只中7只阳性,实验感染率为10.7%.检得感染期蚴计26条,取其中21条接种兔右眼后第37天虫体发育成熟并产出初产蚴,且从右眼获得Tc成虫3条(雌性2条,雄性1条).结论实验证明湖北省Tc的中间宿主是冈田氏绕眼果蝇;纵向调查证明控制养犬可防止人群感染Tc.

    作者:王增贤;胡跃;沈继龙;王可灿;王红岩;江宝玲;赵鹏;王志成;丁伟;王峰;夏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河南省1996~2001年神经管畸形发生动态

    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可单发或多发,是出生缺陷中发生率高且致死致残严重的先天畸形.为了解河南省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变化,按总人口数、地理位置及经济分层等条件,随机在河南省25个市县抽取61所医院作为监测网点,自1996年开始对医院内住院分娩的所有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发现,河南省6年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3.2/万,神经管畸形平均发生率高达30.32/万,自1997年后呈逐年下降,5年共下降了44.48%,以农村地区下降幅度大(51.64%);农村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女婴高于男婴(表1).

    作者:王兴玲;赵悦书;许建平;杨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北京市首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家族内传播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描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播链,以探讨该病在人群中传播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北京市第一起输入性疫情相关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之间的关系,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03年3月5日北京市发生第一例输入性SARS病例,并在家庭内和医院造成9人感染,其中2例死亡;指示病例潜伏期为4天,第二代病例潜伏期为平均7天(4~17天),第三代病例较少,潜伏期为8天.潜伏期越短,发热维持时间越长,病情越重.经及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SARS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家庭及医院聚集性,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作者:贺雄;沈壮;宁芳;丁丽新;滕仁明;林长缨;黄若刚;李晓梅;刘泽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疆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的人源株

    根据卫生部关于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全新疆地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的监测.从1例住院患者中检出O157∶H7菌株,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涛;王吉亮;张明理;马建民;顾本思;木合亚提;杜平;李红;徐红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北京市某医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传播途径的初步调查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3月2~31日期间收治和医院感染的10例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发病病例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住院患者多数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2)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感染的住院者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二批传染源,同时不排除隐性带病毒者(曾密切接触SARS病例而未发病者)作为潜在传染源的可能;(3)资料分析结果支持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该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飞沫核)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其传播途径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应进一步收集和积累是否存在气溶胶(或飞沫核)长距离传播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科学证据.

    作者:何耀;姜勇;邢玉斌;钟光林;王磊;孙正基;贾红;常青;王勇;倪彬;陈世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