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湘瑞;姚忆;倪红梅;贯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单纯性肥胖症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奥利司他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显效率为6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显效率为35%,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透刺配合耳穴贴压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雷跃;华云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青年颈椎病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观察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疗效并作对比.结果: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疗效优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年颈椎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坤;眭承志;程火生;王彦伟;刘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研究与应用经方(即张仲景方)药对既不同于<中药学>所研究的单味药,也不同于<方剂学>所研究的固定方药,药对虽与<中药学>、<方剂学>有一定的潜在关系,但也有其本质不同.研究药对只有认清药对与<中药学>、<方剂学>所研究内容不同,才能认清药对对指导临床合理组方用药具有重要作用,才能认清药对在临床治疗中所起治疗作用举足轻重.又,研究与探索经方药对必须懂得药对既是经方组成的基本结构单元,又要认清药对是指导临证科学组方用药的理论依据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必备要素.
作者:王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概说1.1 太阳的生理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和足太阳膀胱,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相表里.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循臂至肩,下行络心属小肠.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膀胱主藏津液,化气行水.
作者:洪广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症之一.该病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我们根据中医体质学说,从调理和纠正过敏体质着手,用扶正固本中药敏康片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本实验是敏康片抗炎消肿抗过敏实验研究.
作者:郑湘瑞;姚忆;倪红梅;贯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中的42.5%出现在我国大陆,近20年来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1.17%,在我国每年约23万人死于肝癌,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占恶性肿瘤年死亡率的第二位和第一位[1,2].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后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3].在众多的疗法中,综合治疗已被广泛认可.中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抑制瘤体生长、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作用,为了探讨中医药的作用途径和机制,现将中药治疗肝癌的生物学效应综述如下.
作者:林建军;曾金雄;戴西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毒性肝炎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属中医黄疸病范畴.治疗以清利湿热、疏肝利湿、通阳利尿、化湿健脾、清热解毒、养阴柔肝为常用方法.笔者在临床中体会,本病在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唯黄疸类指标异常达3个月以上,并除外肝内外梗阻、占位等病变,称之为顽固性黄疸.此类患者,运用常法每多不效.而用变法,常能获效于意外.现将临床所得,简介如下.
作者:王建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清代名医叶天士的祖籍是安徽歙县,而在他之前的顺治、康熙时期,歙县还有一位吴天士.吴天士,名楚,字畹庵.他出生在医学世家,他的叔祖,就是著有<素问吴注>、<医方考>的吴昆(鹤皋).祖父春岩公亦已医名.到了他生活的年代,家道已然中落,习举子业,又每试皆北,中年之后始以医为业,著<医验录>初集、二集传世.
作者:何绍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关节灌注刺五加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新西兰兔膝关节活动度、生化和组织学影响.方法:将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透明质酸钠组,刺五加注射液组,造模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处理.结果:治疗后,小兔的骨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刺五加组和透明质酸钠组的生化指标在治疗后仍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未显示出治疗后对各项指标的逆转作用,唯有刺五加组的AKP活性在治疗后下降幅度小于模型组.刺五加组和透明质酸钠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组和透明质酸钠组可见明显改善.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有改善实验动物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罗国良;王芳;郭大双;石卫人;刘晨峰;张永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敷帖对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治的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复方敷帖组(治疗组)与西药组(对照组)各47例,急性支气管炎治疗7 d、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患者治疗14 d后,观察症状、体征、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比较两种治法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在控制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方面及降低C反应蛋白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显控率为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显控率为4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敷帖以内病外治的方法治疗支气管炎疗效肯定,从而提示了控制支气管炎症的另一种途径.
作者:张颖;沈玲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陈国权教授从事医教研30余年,学验具丰,尤擅用<金匮>方辨证治疗临床疑难杂症,现择其验案四则介绍如下.1 痔疮术后所致顽固性便秘欧某,女,52岁.2004年1月26日初诊.诉患混合痔,曾先后四次接受手术治疗.在结束后一次手术的6年中,大便一直不通,因而不敢多食,惧怕远游.初每周灌肠1~2次.日久了,一则无时间,二则经济上承受不了,索性用手抠大便,痛苦不堪,曾多次想死.诊见面红,尿黄,脉弦略数,舌淡,苔白,中部略黄.证属肝郁血虚,湿郁化热.治宜宣肺疏肝,健脾养血.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丹栀逍遥散、当归贝母苦参丸合四物汤化裁.药用:葶苈子10g,大枣12g,当归36g,赤芍15g,白芍24g,柴胡10g,薄荷8g,炒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8g,大贝10g,苦参10g,丹皮12g,炒栀子8g,熟地黄10g,川芎10g,炒枳实10g,厚朴10g.三剂.
作者:朱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对照比较、观察和胃煎在FD治疗中作用、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60例).通过主要症状上腹胀痛或不适、早饱或餐后饱胀、嗳气、纳差、便秘等5项观察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结果比较、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通过2周的观察,疗程结束后得出组间无显著差异性.但显示和胃煎组在症状缓解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和胃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西药莫沙比利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1.6%、对照组86%.说明和胃煎与莫沙比利相比疗效相当,且无毒副反应、易于长时间服用.
作者:王立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首先回顾了诃梨勒的气味、功用及历史概况,其次就敦煌医学卷子P.2662V、P.3378中运用诃梨勒组方治疗多种疾病进行论述.
作者:李应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李庆明教授是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二、第五医院之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40载,善长脾胃病之诊疗.临证诊治时颇具独匠,善于辨证论治,收效颇功.尤以慢性胃炎之病患更独具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今兹将其治疗慢性胃炎之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卢致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文章从当前中医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入手,阐述了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应立足于临床实践的观点.
作者:熊继柏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