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湘芸;吴旭辉;张昭馥;王淑淑;马晓兵;张宁坤
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来自于畜间.历史上,无论何时何地人间出现布病病例,一定在畜间有活动性疫源.但羊间布病疫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间布病疫情,如何通过羊间疫情预测人间布病疫情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作者:李仲来;吕景生;赵永利;冮森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基层医院内科系列医生对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病例的临床处理能力.方法2002年7~10月,对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42家基层医院(包括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乡卫生院)以及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医院共计754名内科系列的医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病有关临床知识和实际处理病例能力的调查.结果(1)基层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分级的正确率为64%,危险分层的正确率为28%,治疗策略选择的正确率为54%;(2)基层医生对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知识掌握不足;(3)基层医生对常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复方降压片和降压0号等)的慎用症或禁忌症的知识掌握较差.结论基层医生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和实际处理高血压病例的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亟需提高.
作者:王文化;赵冬;曾哲淳;贾妍娜;刘颖;朱秀萍;王志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结核分支杆菌菌株分型对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传染源的发现、传播途径的阻断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都极为重要.结核分支杆菌的分型方法,主要分为非核酸法和核酸法.非核酸分型方法即传统分型方法,多是在细菌表型特征的基础上认识细菌的,包括生化分型法、血清分型法和噬菌体分型法.但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常规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方法是无法鉴别的,所以,对于结核分支杆菌,唯一可用的传统的菌株鉴定方法只有噬菌体分型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1980年以后,逐步建立了一些根据核酸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的高度特异的基因分型方法,即核酸法.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DNA指纹图谱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DNA、DNA序列分析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等等.随着上述方法的应用,使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分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进而使结核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将对上述各分型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刘敬华;万康林;成诗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对从贵州省农耕区的鼠类动物分离到的21株莱姆病螺旋体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21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的全基因组DNA扩出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扩增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贵州省21株莱姆病螺旋体菌株可分为两个基因型:Borrelia valaisiana(B.valaisiana)20株,Borrelia sp1株.结论贵州省农耕区以B.valaisiana基因型为主,目前B.valaisiana对人的致病性已经得到证实.
作者:王定明;郝琴;蔡星和;万康林;王昭孝;陈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渔民人群吸烟、饮酒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现况调查结合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115名海岛渔民,按血脂检测结果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详细调查其个人一般情况及吸烟、饮酒史,用单因素及其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吸烟(饮酒)组与对照组间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po)水平差异及吸烟和饮酒对高脂血症的OR值.结果吸烟组的OR值为3.417(95%CI:1.132~10.308),吸烟指数与高脂血症患病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吸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poB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开始饮酒年龄≤20岁及年饮酒精量≥15 000ml者,对高脂血症的OR值分别为4.016(95%CI:1.475~10.952)及3.275(95%CI:1.249~8.580),酗酒渔民LDL-C、apo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吸烟且饮酒者其OR值高于单吸烟或单饮酒者.结论吸烟和酗酒是高脂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LDL-C、apoB水平导致高脂血症发生.吸烟及酗酒对高脂血症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建跃;张立军;水黎明;陈坤;鄢盛凯;杜虹;曾武威;吴钢;薛红;陈保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为了解天津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情况,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对天津市四家医院和两所学校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和鸡胚两种接种方法分离流感病毒.结果共采集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305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23株,其中B型90株占73.2%,A(H3N2)亚型33株占26.8%,A(H1N1)亚型未被分离到.总分离率为40.3%,如将2002年12月医院门诊(55/99)与学校采样(9/13)的两组数据汇总,该月的病毒分离率达57.1%(64/112),形成峰顶.所分离的90株B型流感病毒,其中4株为Yamagata系,占4.4%(4/90);其余的95.6%均为Victoria系.123株流感病毒均首先分自MDCK细胞,将对应的标本液直接接种鸡胚,仅收获到3株阳性尿囊液,阳性率2.4%(3/123),且均为B型毒株;阳性细胞液转种,有96.7%的B型毒株能适应生长,而33株A(H3N2)亚型毒株虽经反复转种却无一株转变为鸡胚生长适应株(0%).红细胞凝集试验中96.7%(87/90)的B型毒株的第一代细胞培养液具有D相特征(即与人O型红细胞及鸡红细胞均凝集良好),其余3株(3.3%)B型毒株及全部33株A(H3N2)亚型毒株均具只凝集人O型红细胞的O相特征,将A(H3N2)毒株在MDCK细胞上反复传代,但仍持续保持O相特征.
作者:段卫平;郭小华;孔梅;解晓华;王世荣;张晓娜;周信芝;路欣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关节炎及其主要类型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6个街道18个里委≥15岁的居民7 575人.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登记已确诊的患者,并筛选可疑患者,然后对可疑患者作诊断性检查.结果关节炎患病率为6.11%.其中骨关节炎患病率为4.18%;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52%;痛风患病率为0.28%;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28%;反应性关节炎患病率为0.49%;其他类型关节炎患病率为0.82%.结论关节炎与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和慢性胃肠道疾病显著相关.年龄、女性、肥胖是关节炎可能的危险因素.体力劳动、居住在农村是关节炎可能的保护因素.老年人和女性是关节炎的高危人群,通过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来降低关节炎患病的危险性.对关节炎患者不能忽视伴随慢性病的治疗.
作者:史方;顾凯;卢伟;翁伟芳;朱美英;彭艳英;傅东波;傅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河北省卢龙县5岁以下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特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人类杯状病毒(HuCVs).部分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克隆测序,结合参考毒株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利用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HuCVs的检出率,估计HuCVs腹泻住院率.结果HuCVs检出率为31.6%,住院患者HuCVs阳性率为17.5%,主要分布在3~17月龄婴幼儿,发病主要集中在冬季.11株测序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55.1%~100%,均属于诺瓦克病毒(NLV)GⅡ遗传组.卢龙县2000年HuCVs流行株为NLV GⅡ-4和GⅡ-7,2001年为NLV GⅡ-3和GⅡ-7.初步估计HuCVs腹泻患者住院率为3.6‰.结论河北省卢龙县婴幼儿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状病毒感染,以NLV GⅡ组毒株为主,其疾病负担仅次于轮状病毒.
作者:吕红霞;方肇寅;谢华萍;唐景裕;胡海宽;郑丽舒;叶青;章青;ZHONG Wei-min;JIANG Xi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测量可靠性的估计方法及其局限.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可靠性的计算和分析测量可靠性方法的不足.结果2名病理学者间可靠性Kappa值为0.793;观察者对具有不同患病率的人群分类时,其Kappa值分别为0.800和0.137,变化较大;A型行为综合指标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552.结论Kappa指数和α系数都具有内在人群特性,在推广到不同人群,都需进行可靠性测定.
作者:周艺彪;赵根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流行特征调查:2003年5月30日晚,广州市海珠区某幼儿园教师11人在某饭店聚餐,次日11时起陆续出现发热(38~39.5℃)、腹泻(2~6次/天)、腹痛、头晕等症状,均无呕吐.潜伏期15~34 h,平均20.25 h.至6月2日17时止,出现相似症状8例,其中4例重症患者入院治疗,另4例仅出现轻度腹痛、腹泻,自服抗生素(采样前);至6月3日全部痊愈,无死亡病例.调查表明患者72 h前有共同进餐史,进餐地点为患者所在的幼儿园食堂及某饭店;只在该幼儿园共餐的一名教师及幼儿(99人)均无发病.
作者:李秀兰;孙凤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钩体)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钩体赖型赖株全基因组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资料,选择了12个可能与钩体毒力相关的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中国问号钩体38株参考菌株和81株分离的野生菌株,以及12株非致病性的双曲钩体共131株菌株进行了检测.结果问号钩体中各毒力相关基因分布广泛,双曲钩体中仅检测到个别毒力相关基因.lipL32基因存在于所有检测的问号钩体,lipL36基因在问号钩体不同菌株中的变异较大,阳性检测率为0%~90.91%;la1608基因在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菌株中阳性检测率为87.50%,而在其他血清群菌株间阳性检测率为0%~25.00%,sphA基因仅在问号钩体少数菌株中能检测到,阳性检测率为17.65%,且在中国赛罗群哈焦型参考菌株中未检测到.结论这些基因可能是问号钩体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其中lipL32可能是问号钩体各血清群菌株共同抗原的编码基因;lipL36基因可能和问号钩体血清群特异性和多样性有关;la1608基因可能是黄疸出血群菌株特有的基因;哈焦型菌株与问号钩体菌株在基因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赵莉;蒋秀高;聂一新;肖玉春;徐建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肺炎、脑膜炎、会厌炎和蜂窝组织炎等侵入性感染发病和致死的重要病原菌[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将Hib疫苗列入扩大免疫规划(EPI)中.中国从1996年开始引进Hb疫苗(安尔宝),并在部分城市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进一步了解Hib结合疫苗的安全性,为婴幼儿大规模接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北京市朝阳、东城和丰台3个区,对944名不同月龄的婴幼儿进行了观察.
作者:张云;范钦颖;陈小梅;马玲;李红利;陆华;黄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SARS以后,湖北省卫生厅提出为解决突出公共卫生事件而建立应急系统.
作者:段琼红;张金荣;聂绍发;吕美霞;邬堂春;熊光练;陆云霞;施侣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男性,56岁,淮南市凤台县农民.2001年9月开始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同年10月4日至淮南市某医院就诊.查体:皮肤黄染,上腹部压痛明显.
作者:李朝品;崔玉宝;杨庆贵;蔡茹;朱玉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精神分裂症(精分症)是人类常见的精神性疾患之一.在中国,精分症的终身患病率高达0.7%左右,不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可见,确定其病因从而达到防治是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精分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但不符合经典的孟德尔单基因遗传规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或人类复杂疾病.人类基因组系统扫描发现,除19号、21号和Y染色体以外,其余的染色体上都可能含有精分症易感基因.但是,能获得较好重复性的染色体区域至少有6个,包括1q21-22、5q22-23、6p24-21、8p22-21、13q14-33和22q11-12[1-7].本研究工作以中国汉族精分症患者和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为研究对象,拟在22号染色体长臂一区一带(22q11)和6号染色体短臂二区一带(6p21)染色体区域构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连锁不平衡图,以筛检精分症易感基因和决定疾病易感性的SNPs.此项研究工作是后基因组时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将有助于阐明精分症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并具有潜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者:于雅琴;谢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某社区高血压患者门诊费用情况,并对社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模式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实施现场的某社区中460名参保高血压患者,通过医院的医保结算系统,逐次追踪调查了其2002年一年的门诊费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年门诊费用情况呈正偏态分布,总体上各年龄组的费用水平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年门诊费用的中位数为1 567.9元,年人均门诊次数19.5次,次均费用115.4元.在40~岁和50~岁两年龄组中,不同性别间的年门诊费用(Wilcoxon W40~49=36,P40~49=0.037;Wilooxon W50~59=374,P50~59=0.023)和年门诊次数比较(Wilcoxon W40~49=52.5,P40~49=0.007;Wilcoxon W50~59=379,P50~59=0.028)差异有显著性,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同时考虑到性别和年龄因素时,男性各年龄组的年门诊费用(X2=22.3,P<0.001)和年门诊次数的比较(X2=25.4,P<0.001)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此外,在年门诊总费用中,药品费用占83.6%;而在药品费用中,高血压直接、相关以及无关费用分别占19.9%、32.3%和47.8%.结论为合理测算社区高血压人群干预的成本和效益提供了基本可靠的依据;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政府以何种方式进行保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门诊就医行为及医疗费用.
作者:陈延;王梅;詹思延;刘克军;孙琪;陈玮华;戴立强;任涛;吴涛;李俊;秦颖;曹卫华;胡永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制定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价标准.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资料,收集四川省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运用系统评价数据库软件(Review Manager 4.1.1)进行Meta分析,将各研究的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病的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进行合并,以合并的OR(RR)值为基础,运用统计模型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换为危险分数.结果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建立了35~69岁分性别的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被动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体重指数、体育锻炼、饮酒、高脂饮食、喝奶、口服避孕药、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和脑卒中家族史的定量评价标准(危险分数转换表).无这些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喝奶除外)者其危险分数均≤1.00,而有这些危险因素者其危险分数均>1.00,且危险分数随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脑血管病危险分数转换表是计算脑血管病存在死亡危险的基础,后者可预测个体在未来10年发生脑血管病死亡的概率.
作者:应桂英;李宁秀;任晓晖;刘丹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初步评价中国部分地区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获得关节炎患者1 344例,生活质量调查采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填答方式为自填法.结果调查的关节炎患者中,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65岁以上女性、受教育年数较少者、月均收入较低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均相对较差;丧偶或离婚者得分也较未婚和已婚者差(t=9.310,P=0.001);无业者、农民的得分较其他所有职业者低(P<0.05);在生理指标方面显示生理指标得分差者,生活质量得分也差,但对于压痛指数2、3级者之间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并无显著性(平均差数为4.910,P=0.765),对于关节肿胀指数0、1级者之间(平均差数为16.308,P=0.079)以及2、3级者之间(平均差数为6.643,P=0.533)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关节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医学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采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注老年生活等有效措施.
作者:李俊;詹思延;徐丽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