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毓
目的 观察载脂蛋白AI基因多态性频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基因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北京地区199例脑梗死患者及204例健康人的载脂蛋白AI基因启动子(MspI1,-75 bp)和第一内含子(MspI2,+83 bp)两个MspI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LFP).结果 北京地区403例受检者中载脂蛋白AI基因启动子均以M1++和M1+-为主要基因型,第一内含子大多数为M2++基因型;脑梗组M1+-基因型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0.487 vs 0.368,P<0.05,OR=1.64);脑梗组M1+-/M2++单体型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437 vs 0.314,P<0.05,OR=1.70).结论 ApoAI基因5′端MspI位点M1+-基因型、M1+-/M2++单体型基因型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绿娅;顾云;吴桂贤;王薇;刘静;刘军;吴兆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脑肿瘤猴病毒40(SV40)的感染状况及来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人脑肿瘤组织516份,健康人外周血80份,精液50份,人胚胎组织100份,正常人脑组织30份以及SHG44和BT32 5两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SV40的DNA序列.结果 人脑肿瘤组织SV40 DNA阳性率为36.4%(188/516);健康人外周血16.3%(13/80);精液22.0%(11/50);人胚胎组织8.0%(8/100);正常人脑组织6.7%(2/30).SHG44及BT325两株细胞中也分别检测出SV40的DNA序列.人脑肿瘤组织、健康人外周血及精液与健康人脑组织及人胚胎组织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①人脑肿瘤有较高的SV40感染率;②SV40与人脑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③SV40可能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
作者:步星耀;章翔;张旭;易声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脑性瘫痪(脑瘫)是儿童期一种致残性疾病.1997年3月至1998年12月我科共收治脑瘫患儿278例,就其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许荣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至1999年底全球报告的艾滋病病人已达220万,估计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为 3 360万人.我国至1999年9月30日全国报告HIV感染者达 15 088例,其中包括477例艾滋病病人,估计1998年底全国HIV感染者达40万人.
作者:郑锡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是在新生儿出生时使用不洁的器械切断脐带或出生后对脐带进行不洁的卫生处理造成脐带残端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几乎为100%.在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它是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麻疹.
作者:柴锋;张荣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 为查明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类型给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在福建、浙江、江苏三省进行了系列调查.方法 ①在三省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②收集地理景观及疫情资料;③现场调查及实验研究:主要是鼠类、恙螨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研究证明恙虫病在三省存在具有代表性的三型自然疫源地:①沿海岛屿型疫源地主要分布于福建.主要储存宿主为黄毛鼠;主要媒介恙螨为地里纤恙螨;流行季节在夏季;恙虫病立克次体(Rt)分型:Gilliam型.②内陆山林型疫源地分布于浙江.主要储存宿主为社鼠;主要媒介恙螨为高湖纤恙螨;流行季节在夏季;Rt分型:Gilliam型.③内陆平原丘陵型疫源地分布于江苏.主要储存宿主为黑线姬鼠、褐家鼠、社鼠、大麝;主要媒介恙螨为小盾纤恙螨;流行季节在秋冬季;Rt分型:Kawasaki型.结论 福建、浙江、江苏三省恙虫病的病原体型别、储存宿主、媒介恙螨与流行特征均有所不同,因此采取的预防措施亦应有所区别.
作者:吴光华;郭恒彬;于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有偿献血员筛查后仍存在的经输血感染HIV的危险度,评价现有筛查措施的效果及为进一步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献血员中HIV感染水平中等的某县中心血站,用模型法和回顾法进行了经输血传播HIV的残余危险度研究.结果 该县血站于1995年6月至1998年3月期间检出的19例HIV抗体阳性者中有7例为多次献血员,在近期内输过其血的22例受血者中,找到9例存活者,证实其中1例输血后感染HIV.模型法及回顾法估计该血站筛选合格供血中,HIV感染的残余危险度分别为1/1773~1/28867份血和1/2008~1/2730份血.结论 我国基层血站血液筛选后仍存在残余危险,需采取措施减少残余危险度.
作者:郑锡文;梅志强;王存林;王岚;郭晋;乔晓春;刘爱萍;毛宇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性,28岁,农民.以畏寒发热6d,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1d,1994年8月30日入院.发病前10d曾在地里劳动,病后曾在院外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
作者:李文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牙齿磨损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的牙病,其病因多数学者认为与酸蚀和机械磨损因素有关.唾液是牙齿所处的重要外环境,有关唾液分泌量及成分对牙齿磨损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有报道老年人唾液量的减少可能加重磨损,目前国内有关的研究尚未见到.笔者旨在调查老年人唾液流速及pH值及缓冲力的变化,探讨其与牙磨损的关系.
作者:姜毅;于普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9年7月26日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肠道门诊接诊1例急性腹泻病人,当日疫情上报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9 h内病人家属又有6人相继发病.后经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分析为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张红英;秦庆学;卜宪岭;徐保红;王海燕;张洁;李永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百色地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上述地区325名吸毒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出HIV感染者116例,HIV感染率为35.7%.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有静注毒品史者HIV感染率为40.9%(114/279),无静注史者为4.3%(2/46).广西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现象十分严重,占76.7%.结论 广西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流行的危险性很大,需进一步开展干预措施.
作者:张桂云;郑锡文;刘伟;梁富雄;曲书泉;毛宇嵘;王岚;陈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微量元素营养不足,包括碘缺乏病,严重地损害人类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会议,罗马,1992年12月5日)指出:有20亿以上的人(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患有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作者:吴泰相;王家良;郝保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自1981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令人难忘的20年,将要步入更加美好的21世纪.由于上级学会的正确领导和编委会与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读者的厚爱与支持,使本刊发生了有目共睹的显著变化.当然对于今天来说所有这些取得的成绩已成为过去,只能作为今后前进道路上的新起点.
作者:魏承毓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已经使用过的接种程序不少于21种 (包括WHO推荐的常规免疫程序[1]).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们对免疫的抗原量和免疫程序进行了研究,旨在突发的狂犬病暴露后注射针次少、抗体产生早且效价高.
作者:丁昌慧;严建国;汤权;朱金阳;曹树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小学生意外伤害家庭安全教育及家庭防范措施情况,对滕州市小学生家长意外伤害卫生知识及其安全措施进行了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邱厚兴;蒋召伦;马士平;邱厚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几年,无论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性传播疾病都呈上升趋势.为了解连云港这个港口城市淋病、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我们对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8月底来我院检测淋病、梅毒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秀云;刘忠伦;朱礼刚;赵勇;刘洪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伤寒是一种古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20世纪的前50年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卫生设施落后,伤寒在世界各地发病率很高.亚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苦难深重,伤寒普遍流行.
作者:何晓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 概括太仓农村地区女性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个村,对35~79岁的居民进行B超检查,共检出女性胆囊结石病例144例(其中现患病人105例,既往手术病人39例),选取女性随机人群对照371例,实施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年龄(OR=1.80)、胆石症家族史(OR=3.66)、高血压病史(OR=1.93)、饮用深井水(OR=0.54 )、喜食肥肉(OR=1.77)、多孕次(OR=1.44)、绝经(OR=1.67) 等因素与胆囊结石的OR值有显著性.结论 年龄、胆石症阳性家族史、高血压、喜食肥肉、多孕次、绝经与当地女性胆囊结石有关,饮用深井水有保护作用.
作者:庄勋;李立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大规模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在深圳市福田区随机选取中小学校各一所,分别于19 96年12月和1998年4月,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同一批在校学生进行了大规模乙肝疫苗接种前后乙肝病毒标志(HBVM)阳性率调查.
作者:张世英;张顺祥;蒋立新;王秀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根面龋齿(根龋)是指发生在釉牙骨质界下根面的龋坏,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患.为了解太原地区根龋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于1995年对太原地区某工厂55~70岁以上离退休职工 400人的根龋进行调查.
作者:赵彬;刘瑛年;范勇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