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杆菌O157∶NM和副溶血性弧菌重叠感染一例报告

潘劲草;孟冬梅;黄诚孝;斯国静;邓晶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副溶血性弧菌, 重叠感染, 致泻性大肠杆菌, 急性腹泻病, 麦康凯琼脂, 菌株, 感染调查, 腹泻患者, 血清型, 无动力, 人粪便, 杭州市, 平板, 尿毒, 肠炎
摘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主要血清型为O157∶H7,其无动力株(O157∶NM或O157∶H-)也有报道.于1998年6月在杭州市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调查中,从一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以麦康凯琼脂平板同时检获大肠杆菌O157∶NM(菌株26-1)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26-2)各1株.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戊型肝炎病毒结构区编码多肽检测相应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利用多肽合成技术在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结构区内的开放读码框(ORF)-2和ORF-3区合成了P1、P2二条具有明确抗原表位的合成多肽,作为EIA法抗-HEV诊断试剂的固相抗原测定抗-HEV.

    作者:李顺天;高桂芝;阎志慧;梁树仁;朱理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上海市宝山区1990~1997年志贺氏菌群、型分布及其耐药分析

    对上海市宝山区细菌性痢疾(菌痢)监测点吴淞中心医院肠道门诊8年间志贺氏菌群、型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监测点1990~1997年腹泻病例初诊数48 887例,菌培养4 169例,阳性率17.85%,阳性菌株占腹泻病例数的1.52%,与上海市1991~1993年监测阳性菌株占1.44%,较为一致.

    作者:蒋惠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深圳市宝安区1998年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1998年6月2~10日和11月2~11日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单位展开传染病漏报调查.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法>及<广东省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法>,对1998年1~10月全区13家医疗单位(其中区级4家,镇级1家,职工医院1家)的传染病报告及管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门诊就诊情况、门诊日志、入院登记及检验室检验结果.

    作者:马智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569株病原菌耐药性调查

    为了解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对1998年1~10月5 321份送检物作分离培养,得到病原菌569株,并用23种常用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ser纸片扩散法,按卫生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规定的标准进行.

    作者:陈荣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江苏省甲型肝炎防制对策制定及其效益评估

    80年代后期江苏省病毒性肝炎发病强度急剧上升.调查表明,高强度的肝炎发病是由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所造成.其特征是,每年3~5月份出现甲肝发病高峰(春峰),其发病数可占全年发病数的31.34%~44.94%.其主要原因是,人群甲肝抗体水平低下,大量易感人群持续存在.

    作者:朱荣;刘光中;曹文英;叶蓉春;羊海涛;贾成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艾滋病病例因眼部症状首诊眼科3例临床分析

    对1998年收治的以眼部症状首诊眼科的3例艾滋病病人进行临床分析.该3例均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滋病监测中心用蛋白印迹法,确认为抗-HIV阳性的青年.均为男性.有反复发热、消瘦史,2例抗-HCV阳性,2例胸部CT片示有类似结核病变,尿检蛋白阳性.

    作者:许伟;柴淑霞;王磊;纪光辉;严萍;段芸;努尔克孜;杨友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造就一支跨世纪的现代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者队伍

    可以预言,未来10年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其一,我国将面临新生传染病的挑战,其中以HIV/AIDS的威胁大.大的危险在于,很多人至今只知道中国是世界上HIV/AIDS发生率低的国家之一,而不晓得中国该率的增长率也是世界上高的国家之一,更未意识到我国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者所熟悉的生物医学防治模式恰恰穷于应付当前HIV/AIDS的流行.

    作者:曾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北京市昌平县1990~1998年主要传染病疫情分析

    昌平县1990~1998年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波动在305.83/10万(1990年)至141.14/10万(1995年)间,年均发病率219.24/10万.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组,其中以3岁组高;昌平城区镇发病高于其他地区,且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301.01/10万上升到1998年518.15/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发病较多,其中7、8月份占总病例的38.47%.

    作者:高贵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干扰素抗体与国产重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研究

    重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有部分病人外周血中可检测出干扰素抗体,其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目前尚无一致看法.国产重组干扰素临床虽已广泛应用,但对其抗体和是否影响疗效,均未见有系统的研究报道.采用多中心合作,按研究设计的标准和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供血员各100名作为研究对象.

    作者:倪进发;李家斌;余鑫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散发型感染性腹泻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感染性腹泻发病因素较复杂,是夏季的常见病.1997年7月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其发病的多种危险因素.

    作者:李明珠;孙家明;袁国平;黄铮;叶元庆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非典型钩端螺旋体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46例临床分析

    宜城地区是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疫区,在非流行季节的不典型病例常以发热为主诉入院,早期难以鉴别.收集1996年9月~1998年12月于钩体病或/和HFRS非流行季节以发热为主诉而其它症状不典型的入院者46例,分析临床特点.

    作者:张俊荣;胡光元;罗全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宁夏4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958~1997年全自治区累计报告细菌性痢疾467 489例,死亡1 689例,平均报告发病率338.02/10万,死亡率1.22/10万.发病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的有28年,居第2位的有12年,是宁夏主要传染病之一.

    作者:王秀珍;阎利群;任金枝;侯在文;黎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泸水县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云南省泸水县称杆杆乡于1995年1月10日至2月26日爆发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区位于滇西北,流行范围约50平方公里.疫区内共38个山区自然村,总人口4 027人.

    作者:李福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应用

    O157大肠杆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的一种主要血清型,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可能并发溶血性尿毒症和紫癜而受到重视.自从1982年首次从食用牛肉汉堡包而导致出血性腹泻患者粪便和汉堡包中分离到此菌后,相继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发生多次由O157菌株引起腹泻的爆发和流行.

    作者:俞顺章;卢林耿;张幼辰;卫国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大肠杆菌O157∶NM和副溶血性弧菌重叠感染一例报告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主要血清型为O157∶H7,其无动力株(O157∶NM或O157∶H-)也有报道.于1998年6月在杭州市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调查中,从一急性腹泻病人粪便中以麦康凯琼脂平板同时检获大肠杆菌O157∶NM(菌株26-1)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26-2)各1株.

    作者:潘劲草;孟冬梅;黄诚孝;斯国静;邓晶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军队传染病防制及其流行病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

    军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疾病状况与国家和社会人群疾病状况密切相关.但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有特点.尤其是传染病,在生活高度集中、流动性大、任务特殊(如守土戎边、抢险救灾、作战等)的军队人群中更易发生和传播,甚至发生规模不等的爆发和流行,其危害和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往往较其它疾病更为严重.

    作者:张习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北京市崇文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现况调查

    为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及管理现况,以1998年4月30日前满1~2岁的儿童为调查对象,对辖区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永外街道、体育馆路街道进行普查,接种情况以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证为准,无证者以当地保健科预防接种卡为准,判断标准按卫生部颁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执行.

    作者:王玉兰;王幼兰;张瑞琴;胡玉清;赵秀芬;李学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湖北省宜昌市38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周期性的论证

    目的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发病周期性规律.方法 采用周期图法分析了宜昌市1960~1997年钩体病疫情资料.结果 宜昌市38年来钩体病年发病率为15.43/10万,流行周期为10年,周期振动有统计学上显著性意义(J=4.179,P<0.05).结论 这为掌握钩体病流行规律,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依据.

    作者:程德明;潘会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A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因果推论A117 何为因果推论?其基本步骤是什么?答:因果推论是指研究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某因素与某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正确判断的论证过程.其基本步骤包括:

    作者:赵仲堂;叶顺章;曾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症传播途径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探讨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传播模式.研究对象为性滥、性病患者及其性伴26对,对照者及其性伴88对和围产期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360对.

    作者:汪宁;贺晓新;范宝剑;鲁荣绥;任慕兰;赵季文;徐萃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