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观察

胡怡佳;黄任秀;覃中华;罗雪梅;曾懿懿

关键词:针刺疗法, 耳穴压豆,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摘要:目的:以养心调肝为原则,观察采用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儿童保健心理专科确诊的8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单双日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将单日确诊并愿意接受针刺及耳穴压豆治疗的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将双日确诊并愿意接受药物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的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采用西医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痊愈率20%,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率7.5%,总有效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中医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治愈率4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率32.5%,总有效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针灸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跳动穴”对中风患者量表评分影响的研究

    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1],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病的60%~80%,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0万~150万[2]。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特定穴位结合电针使中风偏瘫患者的患侧肢体达到被动的运动,起到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运动功能的作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SCI源期刊发表有关放血疗法文献的总结分析

    总结分析“出版时间=1998~2011,主题词=blood letting OR pricking blood therapy”SCI源期刊发表的有关放血疗法的文献,以期了解国内外放血疗法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相关文献的发表提供参考。在线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分别从文献数量、国别、文献类型、语种、影响因子、学科类别、来源出版物、病种、文章内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共检索到有关放血疗法的文章39篇,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不高(仅9篇IF>5),治疗病种较少,且疗效尚不确定,机理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完善与研究。

    作者:高丽丽;郭义;陈泽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脐诊的古代文献研究

    脐诊是中医特色诊法,本研究通过整理古代文献,认为脐诊的方法有望、问、切之不同,脐诊可以确立治法宜忌,指导用药,判断预后,临床应用广泛。其理论渊源可分成以经典藏象系统为理论背景和以解剖部位为理论基础两类,且后者被后世发展应用较多。

    作者:刘西通;刘学莲;马玉侠;高树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员利针合用自拟益气补肾汤治疗产后身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员利针疗法合用益气补肾汤治疗肾气亏虚型产后身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益气补肾汤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益气补肾汤合用员利针疗法治疗,均2周为1个疗程。汤方以每日1剂,水煎2次,早、中、晚分服。员利针疗法治疗以5次为1个疗程,1周治疗3~4次,连续观察记录两个疗程后,评测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员利针疗法合用益气补肾汤的总有效率为100%,其治疗方案在治疗第1个疗程( P<0.05),即能获取满意的疗效。结论:员利针疗法合用益气补肾汤的治疗方案能够较快地减轻产后身痛,改善病情,且有效的延缓疾病复发,于临床实践中获得满意的疗效,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素丽;闫明哲;何良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以养心调肝为原则,观察采用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儿童保健心理专科确诊的8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单双日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将单日确诊并愿意接受针刺及耳穴压豆治疗的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将双日确诊并愿意接受药物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的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采用西医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痊愈率20%,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率7.5%,总有效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中医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治愈率4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率32.5%,总有效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怡佳;黄任秀;覃中华;罗雪梅;曾懿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壮医药线点灸加穴贴对哮喘儿童血清皮质醇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加穴贴对哮喘儿童血清皮质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三伏天壮医药线点灸加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三伏天单纯穴位贴敷做对比,分别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及肺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改善幅度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肺功能改善幅度经统计学处理,PEF实测值/预测值(%)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EF变异率(%)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能够提高患儿血清皮质水平,改善肺功能,明显减轻哮喘患儿发作的程度,减少发作频率,甚至临床控制哮喘的发作。但壮医药线点灸加三伏天穴位贴敷更优于单纯三伏天穴位贴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希琳;张喜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近年来针灸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和选穴规律探讨

    围绝经期综合征( PMS )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手术摘除卵巢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月经紊乱、五心烦热、头胀头痛、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肌肉关节酸楚或疼痛等症状,属中医“脏躁”、“郁证”、“断经前后诸症”等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对症和激素替代治疗( HRT )为主,但有一定诱发乳腺癌、静脉血栓甚至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通过平衡体内阴阳消除多种症状,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治疗方法和用穴规律综述如下。

    作者:杨春英;刘炼;朱震云;郭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应激对大鼠主动脉 ET-1、eNOS表达的影响及电针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SD大鼠主动脉ET-1、eNOS表达的影响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探讨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分组后分别采用电针、氟西汀治疗21天,光镜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 S-P )测定主动脉ET-1、eNOS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损伤,针刺干预可以改善此损伤;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ET-1高度表达、eNOS表达降低,电针和氟西汀均可改善变化。结论:慢性应激可引起大鼠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电针和氟西汀可改善这些变化。

    作者:李昱颉;宋洪涛;姚海江;莫雨平;李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辽宁现代针灸名家学术特色的研究

    辽宁现代针灸医家以彭静山、马瑞林以及王品山为代表。他们学术上互有交融而又独立自成体系。其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本研究重点介绍了三位针灸医家的学术特色、诊疗经验和论文著述。在分析其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诊疗特点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辽宁地区现代针灸流派的特色,在针灸流派的全面继承或创新发展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玺;马铁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分析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现状,扩展其应用领域,在CNKI中检索近10年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临床应用,排除基础研究类、综述类文献,归纳整合,探讨其应用领域,以期获得更加全面、科学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已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

    作者:韩真真;孟智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肝胆募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探

    目的:比较针刺肝胆募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确定更佳处方和留针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期门组、期门配日月组,每组12人,每次留针60 min,并在B超下观察胆囊运动情况。结果:两组穴位均能促进炎性低张力胆囊的舒缩运动,期门配日月组胆囊舒缩幅度更明显。结论:针刺期门穴、日月穴治疗慢性胆囊炎(低张力型)留针时间以40~50 min,每天针刺2次为宜。

    作者:杜帅;魏凌波;陈少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薄氏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腹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薄氏腹针疗法治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加减穴位,观察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运用计分法评价治疗效果、Brunnstrom分级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Barthel氏ADL指数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上肢:u=6.24, P<0.01;下肢:u=4.75,P<0.01);对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发现,生活指数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 P<0.05);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醒脑开窍配合薄氏腹针疗法能够发挥两种针法的互补作用,对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贵锋;黄泳;曾统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型埋针法与传统针刺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新型埋针法对康复疗法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作用。方法:将2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115例,对照组124例。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法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予新型埋针法配合综合康复治疗。采用视觉模模拟评分( VAS )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 JO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各自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埋针法与传统针刺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均有疗效,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更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韩刚;顾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聪耳针”治疗高压氧后中重度中耳气压伤30例

    目的:观察比较“聪耳针”与常规西医方法治疗高压氧后中重度中耳气压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60例高压氧后中重度中耳气压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聪耳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0天(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1例(3.33%),显效10例(33.33%),有效14例(46.67%),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2例(6.67%),有效12例(40%),无效16例(53.73%),总有效率4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1)。结论:“聪耳针”较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治疗高压氧后中重度中耳气压伤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张虹;傅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38例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6)。治疗组予以逍遥散加减、中药药物面膜及穴位埋线的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丸并外擦复方SOD熊果苷酸霜,共观察2个月。由两名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对每位患者治疗前后进行MASI评分,按照MASI下降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0.05);治疗后两组MASI评分及MASI下降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许斌;杨志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火针疗法治疗白癜风近况

    白癜风,中医学称为“白驳风”,是指皮肤上出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白色斑片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病因未明,中医认为总由气血失和,脉络瘀阻所致。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以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及针灸拔罐、耳穴压籽、梅花针扣刺、自血疗法、外用补骨脂酊等。近年火针疗法被广泛应用,并在白癜风、痤疮、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掌跖脓疱病等皮肤病方面取得良好疗效。火针疗法,古称“焠刺”,是将针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现将近年来火针治疗白癜风文献概述如下。

    作者:杨素清;孙微;邹存清;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源性脱发30例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找出治疗此病的热敏点。方法:将60例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予温和灸结合针刺治疗。治疗每周2次,治疗12周为1个疗程。结果:在局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新发生长情况方面,两组间新发生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均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30例治疗组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热敏穴探寻中,其高发部位为中脘穴,其次为关元穴、肾俞穴、肝俞穴、生发穴、带脉穴及足三里穴。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以及温和灸结合针刺对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治疗均有效,但热敏灸治疗的疗效优于温针灸治疗。中脘穴为明显存在的一个热敏点。

    作者:李晓燕;梁薇;刘志丹;郑英;龚秀萍;庄裴华;余安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丛刺法配合远端取穴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丛刺法配合远端取穴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予以头部或颈部丛刺,并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择相应的远端腧穴进行针刺;对照组予以口服预防性药物阿米替林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丛刺法配合远端取穴能够较好的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法。

    作者:刘敏;王婧;时国臣;郑琦;高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辨证施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两组在化疗期间每天于化疗前30 min给予托烷司琼注射液6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直至化疗结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辨证足三里穴位注射法,于每日化疗前30 min给予穴位注射1次,交替取穴。比较两组化疗后24 h内和24 h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化疗后24 h内,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73.33%,而24 h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辨证足三里穴位注射法对防治CINV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芳;夏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灸临床杂志

针灸临床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