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薛超;王艳丽;姜璟瑛
目的:观察复原抗癌汤(参杉癌康汤Ⅱ号,以下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遴选3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3个疗程复原抗癌汤(14d为1疗程).结果:经复原抗癌汤治疗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的指标有明显下降,其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结论:复原抗癌汤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有确切疗效,具有保护肝功,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明显改善临床多种症状,缓解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瑞睿;姜家康;迟文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作用机理及其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水浸应激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栓素B2(TXB2)和神经降压素(NT)的含量.结果:各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TXB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且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之病证结合模型较单证、单病模型TXB2含量明显升高.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NT含量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各模型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可分别显著降低热模型组、寒模型组TXB2含量,升高NT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可行性,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降低血清TXB2、升高血清NT的含量而实现.
作者:李冀;柴剑波;李胜志;赵雪莹;毕珺辉;高彦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宋立群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近30年,对于慢性肾衰的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善用古方而不拘于古法,并借鉴现代药理学选方用药,制定补肾健脾,化湿泄浊,活血解毒治疗大法,临床疗效颇著.笔者有幸从师,颇受教诲.
作者:郑敏敏;宋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同一经脉上的同神经节段支配的不同属性穴位对大鼠实验性类痛经反应和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阿片肽类物质的影响,探讨经穴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血海组,每组1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模型制备后,给予穴位组即刻电针.随即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大鼠相应节段脊髓背角浅层k-受体的表达和PAG内ENK、β-EP的含量.结果:模型制备后,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和评分明显增加(P<0.01).电针两穴后,扭体评分和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且电针三阴交穴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电针三阴交和血海穴可使各节段脊髓背角浅层k-受体均有明显表达(P <0.05,P<0.01);但电针三阴交穴的L2、S1节段IOD值比血海穴明显升高(P<0.01,P<0.05);电针三阴交穴可使PAG内ENK和β-EP(P <0.01)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电针同一经脉上的同神经节段支配的不同属性穴位均可缓解大鼠的类痛经反应,并可调节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的阿片肤类物质的含量.但穴位属性不同.调节效应不同.特定穴的调节效应优于非特定穴.说明经穴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
作者: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丁喜艳;李春华;嵇波;朱江;张露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主要以中医经典为研究语料进行举例,通过整理与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普遍运用了战争隐喻来认识、理解和表达疾病过程,构成了“疾病是战争”这一基本的概念隐喻,其认知基础为疾病和战争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其哲学基础与古人的社会生存体验密切相关.战争隐喻成为中医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语言表达,是理解和表达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
作者:谢菁;贾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张锡纯所创升陷汤为治疗大气下陷的代表方.他认为“大气”主一身之气.大气下陷则出现心悸,咳喘,头晕,崩中漏下等诸多病症.本文记录了笔者应用升陷汤治疗“腹痛气逆”、“产后口干”、“崩漏”三则久病病案的心得体会.认为大气下陷学说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和岚;张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我院研制的润肤膏,对照组给予同基质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8.3%.结论: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汪军;吕波;马林;潘五九;许诺;郝圆圆;范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固本健脑法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NaNO2制造老年健忘大鼠模型,分别运用固本健脑方、补脾健脑方、补肾健脑方进行治疗,检测各组动物海马脑区HSP70、NGF和NT-3的表达.结果:固本法可增加模型大鼠海马CA,区NGF和NT-3表达水平.结论:固本法可致通过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马作峰;姜瑞雪;张六通;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事实上,肾纤维化是肾衰的必经途径.目前尚无良策治愈肾衰,但是肾纤维化却可以被阻止.肾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肾间质纤维化与肾衰关系更密切.肾纤维化是由多种病理机制造成.黄芪和大黄可通过干预其中一种或多种途径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黄芪、大黄是临床用于肾纤维化治疗中的重要药物.对黄芪、大黄中这两种中药做一综述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陈晶;张博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10种中草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0种中草药提取物中大黄、黄柏、丁香、姜黄4种中草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黄的抑菌效果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mg/mL,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25、12.50mg/mL.
作者:陈志蓉;董银卯;孟宏;邳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优选黄芎抗栓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甲醇-0.1%的磷酸溶液(85:15);波长检测为254nm;柱温:30℃;同时测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倍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和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UPLC法同时测定3种大黄成分方便、快捷、准确;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10倍和8倍量提取2次,每次2h.结论:经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为黄芎抗栓胶囊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左冬;汪永忠;韩燕全;陈杨;罗欢;萧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NF-k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通腑汤低剂量组、通腑汤中剂量组、通腑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先给予生理盐水,通腑汤各剂量组灌胃、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给药后半小时腹腔注射LPS复制ALI模型,于治疗后第2h,处死大鼠.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F-kB mRNA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NF-kB mRNA基线极低,模型组mRNA基线表达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通腑汤各剂量组NF-kBmRNA表达均弱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强于地塞米松(P<0.05);中、高剂量组则与地塞米松组无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通腑汤可下调ALI大鼠肺组织中NF-kB mRNA的表达,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疗效较好.
作者:李竹英;王雪慧;刘建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养和中等强度不可预见应激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根据行为学得分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氟西汀)组、针刺组和模型组四组,观察针药组、针刺、药物(氟西汀)对模型大鼠open-field运动得分及海马CA3区Bcl-2和Bax蛋白含量在治疗7天、14天时的变化.结果:针药合用对实验性抑郁症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针药结合可明显提高海马CA3区Bcl-2/Bax比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与抑郁症密切相关.针药结合可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抗抑郁作用,针刺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是其本身固有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的体现.
作者:陈理;王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古人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都是经过不断的摸索、辨证和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作为传统中医药材,枸杞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限于历史条件或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它的认识有所不同.“离家千里,勿食枸杞”这句俗语正是反应了人们对枸杞的一种认识.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资料,本文拟从四气五味等药性方面对枸杞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不能仅仅因为枸杞的补益肝肾作用而将其归为补阳之品.
作者:刘立夏;李强;邓永红;段俊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痛宁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硬化剂注射法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家兔模型,TCD检测造模前后脑血流速度变化,挑选造模成功家兔.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组,颈痛宁丸高、中、低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颈痛宁丸,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灌胃,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另外取健康家兔作为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给药四周后,测定家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给药后,各给药组血浆粘度与模型对照组比均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各给药组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P<0.05);各给药组全血粘度与模型对照组比明显降低(P <0.05、P<0.01).结论:颈痛宁丸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作者:周敏;薛超;王艳丽;姜璟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组,第1组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n=52),第2组为妈咪爱组(n=46),第3组为停母乳喂养组(n=28).观察3组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48.40±23.07)μmol/L及(3.7±2.6)天;妈咪爱组(37.54±21.01)μmol/L及(6.0±1.9)天;停母乳喂养组(46.10±11.32)μmol/L及(4.1±1.3)天.第1组和第2组比较P<0.01,说明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与单纯使用妈咪爱茵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第1组和第3组比较P >0.05,说明茵陈蒿汤联合妈咪爱组与停母乳喂养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是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被家长接受,值得门诊推广使用.
作者:李雅丹;吕美丽;林新祝;林雅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对经过提取精制的红花注射液的药理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红花注射液,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万先惠;秦亚利;颜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五味子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因此,从五味子挥发油、木脂素类、有机酸、多糖等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五味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雁;李廷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阐明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开展麻黄的性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麻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解析共鉴定了53个化合物,己鉴定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90%,其中含量较大的组分有α-松油醇(萜品烯)醋酸酯(Terpineol acetate)(17.05%)、萜山西大同品烯(Terpinen)(4.04%)、蓝桉醇(Globulol)(3.68%)、芳樟醇(Linalool)(3.26%).结论:山西大同麻黄挥发油组分主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作者:王艳宏;王秋红;夏永刚;匡海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作用的分类对比研究,探讨活血化瘀药功效级差的现代科学本质.方法:冰水浸泡加药物法建立大鼠血瘀证模型,以肠系膜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为指标,研究3种不同功效的活血化瘀药——川芎、丹参、三棱活血化瘀作用的差异.结果:川芎、丹参、三棱均可以增加血瘀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交叉点的个数、微静脉的血管直径、血流速度(P<0.05);减少血栓湿重、干重、血栓长度、血栓指数及聚集的血小板数(P<0.05).其中三棱在改善血流速度,血栓干重方面作用强(P<0.05),三棱与丹参在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川芎(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的功效级差在大鼠血瘀证模型的改善方面得以印证,在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方面,破血逐瘀药作用强;活血散瘀药作用次之,在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和血行血药.
作者:李伦;刘琳;李传钰;赵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