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疸理论从脾走向肝胆是中医理论的发展还是迷失

桑希生;刘鲲鹏;张笑

关键词:黄疸, 病因, 病机
摘要:本文以传统中医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西医结合后,肝、脾概念混淆而导致的黄疸病的理论认识错误,提出应纠正这种在现代中医教材中的普遍错误认识.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63例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63例口服阿米替林和复方氯唑沙宗片,在治疗2周和随访三个月后,以治疗前后头痛指数、颅周肌肉压痛程度评分为指标,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显率以及颅周肌肉压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优于药物阿米替林和复方氯唑沙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彭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调肝治百病探述

    认为肝为气化之发始,肝握气血之枢机,肝乃升降之根本,肝兼阴阳之体用,肝合刚柔之德性.故调肝可以宣气化,调肝可以畅气血,调肝可以理升降,调肝可以和阴阳,调肝可以调脏腑.因而调肝可以治百病.

    作者:周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滋肾固冲汤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滋肾固冲汤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确诊为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应用滋肾固冲汤治疗;结果:46例中治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96%,结论: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可用自拟方滋肾固冲汤化裁治疗.

    作者:郑剑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六君子汤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39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患者每周的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的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运动持续时间、达到ST段压低1mv的时间及运动开始至心绞痛发作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六君子汤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边军;李景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治疗哮喘证型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不同中医证型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门诊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患者,根据中医理论分为虚寒型组与虚寒挟痰热型二组,进行对照治疗.结果:虚寒型组疗效优于虚寒挟痰热型.结论:用相同的药物、相同的穴位,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哮喘,不同的中医证型疗效有差异,提示穴位贴敷治疗哮喘也应辨证用药、辨证取穴.

    作者:蔡行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治络法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基于络病理论组方的强脊络通汤,通过比较其与火把花根片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防止骨质破坏等方面的改变,提供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强脊络通汤组(治疗组)和火把花根片组(对照组),疗程均为3个月,每2周观察记录病情1次,疗程结束后进行总结.结果:临床控显率(近期控制和显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防止骨质破坏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从络病角度出发组方的强脊络通汤对AS活动期病情控制全面而显著,证候疗效确切,对AS骨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旭;鞠中斌;刘庆辉;邵文锦;曹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外治法临床应用的统计学研究

    外治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应用广泛.本文从中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中选取2005~2007三年中与各种中医外治法相关的文献,采用频数统计法,观察外治法在临床中的使用率,其中包括用外治法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各占比例;外治各部位所占比例;外治各方法所占比例;外治剂型各占比例等几个角度对外治法的应用做初步的文献总结,为外治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作者:陈仁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辨证结合局部敷贴药膜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结合局部敷贴药膜治疗扁平苔藓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年来收治的63例扁平苔藓的病例.结果:痊愈26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结论:辨证施治辅以局部用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针对性强,患者易于接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国际通用WHO的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肾病72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双肾B超、CCr、尿微白蛋白排泄量、24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0.05),上述指标对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控制尿微白蛋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肾血流,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作者:马葆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苦参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探讨苦参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苦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D)进行苦参药材指纹图谱的确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结果:槐定碱呈现地区性差异,以山海关为分界线,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北部)苦参药材不合槐定碱,黄河流域苦参药材含槐定碱.结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为共性成份,相对含量一致,且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较高;确立了苦参药材指纹图谱;建立了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韩颂;于喜水;赵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客观评价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按标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接受抗栓胶囊和基础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基础治疗.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改善症状,降低血脂.结论: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牛冰;王立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黄疸理论从脾走向肝胆是中医理论的发展还是迷失

    本文以传统中医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西医结合后,肝、脾概念混淆而导致的黄疸病的理论认识错误,提出应纠正这种在现代中医教材中的普遍错误认识.

    作者:桑希生;刘鲲鹏;张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概况

    目前临床应用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很多,各家方法不同,疗效也各异,本文通过阅读大多踩跷法的文献,将踩跷法的定义、分类、机理、临床应用做一个总结,方便大家对目前踩跷法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概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作者:蓝岚;丰芬;罗建;阎博华;杨爱国;张红参;范宏元;黄靖宇;李川;罗才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优选五味子浸膏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出五味子浸膏的佳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的浸膏中三种主要木脂素(五味子醇甲、甲素、乙素)的含量为参考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溶媒用量与提取次数对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乙醇浓度90%,回流时间3h,溶媒用量4倍,提取两次为佳提取工艺.结论:本工艺稳定可行,能作为提取五味子浸膏生产工艺参考.

    作者:田振坤;王春晖;陈忠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

    通络法是治疗络脉痹阻所致病证的治疗大法,历代医家对通络法均十分重视,临床证实运用通络法治疗一些沉苛痼疾,确有神奇之效.

    作者:李泽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66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33例为A组,在抗高血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B组33列,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而B组TC、LDL-C下降不明显(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值(FMD)在A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A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生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I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未见复方丹参滴丸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作者:黄美爱;陈晓龙;贾连旺;张金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红车轴草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红车轴草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实验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含量,并做卵巢及子宫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可显著提高E2水平,降低LH及FSH,并明显减缓卵巢及子宫衰退.结论:红车轴草异黄酮具有调节围绝经期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改善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子宫功能.

    作者:李松滨;杨丽珍;李宝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速效消脂汤治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速效消脂汤对脂肪乳剂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速效消脂汤组和非诺贝特组.除正常组外,使用自制脂肪乳剂对其他各组予以灌胃,每次1mL/100g体重,每日1次,于造模3周后,除正常组与模型组外,其余两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胃治疗,每日给药1次;模型组在造模同时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组每日也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连续用药4周.于末次给药12h后眼球采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G、TC含量;计算肝指数;取部分肝脏组织进行匀浆,测定肝内TG、TC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速效消脂汤能显著降低脂肪乳剂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ALT、AST活性以及TG、TC含量;对肝内TG、TC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能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消脂汤对由于脂肪乳剂所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保肝降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自由基清除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付之光;王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拟消癖汤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癖汤治疗乳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自拟消癖汤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乳癖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6.7%.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消癖汤治疗乳癖疗效显著.

    作者:蒋含嫣;陈述诤;王丽娜;张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1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210患者予左旋氧氟沙星、甲硝唑静脉滴注,同时配合中药灌肠治疗,10d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连续用药2个疗程.结果:痊愈14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24例出现恶心、呕吐,10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停药后均自行缓解,不需治疗;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从整体和局部考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