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霞;黄珊珊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末端放置于上腔静脉的、可长期留置的一种导管,专为需要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所设计.PICC为患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静脉通道,既能减少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而且并发症少.导管异位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头端不同部位的异位还可引起各类相应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能要提前拔除导管,有时需要重新置管,既加重经济负担,又增加新生儿的痛苦[1].
作者:陈炎英;林惠珠;李巧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去皮双层肉膜蒂组织覆盖改良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23例采用去皮双层肉膜蒂组织覆盖改良Snodgrass术一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其中,3例出现尿道口狭窄,经尿道扩张后痊愈;2例出现尿瘘,于首次手术后6个月行尿瘘修补术,修复成功,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尿道口呈裂隙状.结论 去皮双层肉膜蒂组织覆盖改良Snodgrass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可有效防止术后尿瘘发生,适用于轻中度尿道下裂合并下弯畸形<30°的病例.
作者:陈有奇;曾洪飚;位永娟;王祖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96例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长(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亚涛;陈宇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细菌感染性发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03例细菌感染性发热患者(观察组)血标本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进行PCT检测和全自动血培养仪监测血培养,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结果进行比较.对观察组PCT检测和血培养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阳性率分别为62.1%和18%.以0.5 ng/mL为截断点,PC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49.3%,阳性预测值为42.2%、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定量检测PCT可作为细菌感染性发热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利于早期正确治疗.
作者:周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对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影像学影响.方法 选择2007~2010年就诊的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1例,用Helkimo指数检查及头颅侧位片测量矫治前后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经单纯正畸后头颅侧位片检查显示Co-x距减少、Co-y距增大、N-S-Ar角增大(P<0.05),髁突由矫正前的前位往后移至矫正后的关节窝正中关系位.结论 运用单纯正畸治疗的方法能使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的髁状突位置后移,对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
作者:丁范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盐酸莫西沙星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方法 10名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莫西沙星400mg后,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用DAS2.0软件自动拟合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莫西沙星的药动参数:t1/2α=(5.26±0.20)h;t1/2 β=(7.80±0.50)h;AUC(0~t)=(111.8±10.3)μg/ (mL·h);tmax=(3.13±0.32)h;Cmax=(13.5±0.42) μg/ mL;莫两沙星在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在体内消除半衰期为12h,生物利用度约为95.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莫西沙星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及临床特殊人群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张卫;苏东晖;钟华玉;蒋银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症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其肺动脉造影情况.结果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基础疾病多,半数以上存在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增高、右室增大,D-Ⅱ聚体均出现升高,动脉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低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肺动脉造影显示栓塞部位以双下肺动脉为多见.结论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存在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作者:丘汉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已成为是ICU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选择营养支持途径、选择何种营养制剂已成为目前临床营养研究的焦点.肠内营养支持由于具有符合生理性、保护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降低高分解代谢、避免器官衰竭和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已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但应用不当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腹胀、腹泻、呕吐和误吸等,尤其腹泻的发生率高,在危重患者中可达68 %[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如百普力、安素等均不含膳食纤维,使用过程会发生腹泻、便秘等并发症.
作者:黄嘉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骨折的部位在粗隆水平以上至股骨颈基底的下部,多发生在老年女性人群中,老年患者由于骨折发生前常合并有内科疾病,若骨折后采取保守治疗,会因长时间的卧床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1].现将我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术的57例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启动免费抗HIV治疗以来入组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变化趋势,为分析我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形势和需求、寻求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提供信息.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我省抗病毒治疗工作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比较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福建省2005年初启动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新增治疗人数和正在治疗的病人数逐年上升.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福建省累计治疗1 782例HIV/AIDS病人.治疗病人中,男女性别比2.54∶1;已婚或同居者占63.80%;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其中异性性传播占76.5%,男男同性性接触占12.6%,男男性接触者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基线CD4水平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均在200个/μL以下,其中中位数从2008年的68个/μL逐步上升至2012年的194个/μL.结论 福建省艾滋病病人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较晚,但2008年以来逐渐有所改善;对于感染者/病人的早发现、早管理和早治疗的能力和工作力度亟需加强.
作者:颜苹苹;邱月锋;吴守丽;谢美榕;夏品苍;梁菲菲;严延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早产儿因动脉管壁平滑肌发育不成熟,管径大,管壁薄,缺乏肌肉组织,且无内膜下垫,收缩时管腔不易关闭,再加上肺组织发育不成熟,更影响了动脉导管的正常收缩,其动脉导管未闭发病率高达40%~60%[1].部分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通过保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导管粗大的患儿可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并可危及生命,需急诊行外科结扎手术治疗.我科近年对10例早产儿实施全胸腔镜微创动脉导管钳闭术,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需;李巧云;卓瑞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胰腺肿瘤,发病率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0.17%~2.70%[1],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低度恶性倾向,术前确诊率低.我院收治1例儿童胰体尾部巨大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现将其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秋荣;林建荣;温明辉;刘士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的分析,提高群众对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达到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目的.方法 对鼓楼区2008~2012年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婚检疾病检出率平均14.89%,其中内科系统疾病8.30%,生殖系统疾病5.74%,指定传染病0.31%,严重遗传性疾病0.19%,精神病0.03%.结论 通过婚检能发现对婚育有影响的疾病,通过指导达到预防性伴间的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陈依妹;魏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泪囊炎致病菌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120例新生儿泪囊炎患者,挤压泪囊部反流的脓汁作为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新生儿泪囊炎的致病菌检出率为92.5% (111例).革兰阳性球菌构成新生儿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占71.71%(79例),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22.52%(25例),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1% (16例).大多数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敏感,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中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妥布霉素、氯霉素为敏感.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成为婴幼儿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左氧氟沙星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首选局部用抗生素.
作者:马榕;马椿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与下丘脑-垂体病变的关联性,总结MRI对此类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7例临床诊断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患者,其下丘脑垂体区MRI检查存在各种异常,综合对照其临床资料,分析MRI检查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中,腺垂体发育不良22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8例,颅咽管瘤3例,Rathke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论 进行下丘脑-垂体区的磁共振检查可以有助于该区域发育异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确诊,可及时早期明确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病因,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劲松;胡建平;赵家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1].使用正确的约束方法能保证患者安全性,手术医师操作舒适,利于麻醉监护,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感[2].甲状腺手术切口位于颈部,术者站立位置平齐颈肩部,因此,上肢约束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术者操作、麻醉监测、术后上肢是否不适等方面.传统使用压手单固定上肢,这种约束法会造成护士约束费力、手术者操作不适、麻醉监护仪器脱落、患者术后手部疼痛等不适.为了减少这种情况,我科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12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我院外科医师建议,采用美国麻省总院的约束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兰;陈淑招;唐淋锋;许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对女性健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1],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一些国家乳腺癌的病死率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乳腺肿块的及时发现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对102例乳腺肿块进行分析.
作者:林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分布在全世界大约有25种,其中我国大约有15种,并有多个变种,大多数为我国特有,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至东北一线.该属植物为木质藤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山坡灌丛或林中.在我国,蛇葡萄属植物资源丰富,除白蔹为常用中药外,其他大多数在民间药用,如大叶蛇葡萄和显齿蛇葡萄叶经炮制后称作藤茶和霉茶,用作茶的替代品并兼具药用价值.
作者:郑雪晶;张文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厦门市海沧区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评价肿瘤阳性者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结合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方法,对该区4个行政村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初筛,高危人群接受全结肠镜检查.肿瘤阳性者(筛查组)手术后定期随访至少2年,并与同期住院的新发结直肠癌病例(非筛查组)比较1年及2年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结果 本次筛查检出结直肠癌14例,息肉201例;估算该地区结直肠癌粗发病率为51.4/10万.筛查组术后2年DFS优于非筛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 vs 57.1%,P<0.05);术后1年及2年OS、术后1年DSF亦优于非筛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86.4%,92.6% vs 75.3%,92.6% vs 83.1%,P值均大于0.05).结论 结直肠癌筛查有利于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及消除癌前病变,具有提高结直肠癌DSF、改善预后的优点.
作者:颜松龄;庄建民;何洁;李小华;杨芳;黄连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以及生活方式不规律的逐渐增多,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等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呈逐年年轻化趋势.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安全、准确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健康体检,以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肝、胆、肾等疾病.本文对2012年福州某公司2 105名年轻职工的腹部B超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年轻群体的健康体检以及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慧琴;王小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