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05名年轻职工腹部B超体检结果分析

黄慧琴;王小芹

关键词:B超, 体检, 胆结石, 脂肪肝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以及生活方式不规律的逐渐增多,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等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呈逐年年轻化趋势.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安全、准确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健康体检,以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肝、胆、肾等疾病.本文对2012年福州某公司2 105名年轻职工的腹部B超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年轻群体的健康体检以及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与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26例分析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以原发病相应的对症治疗及抗心衰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校正后QT间期(QTc)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LVEF和QTc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效果好,使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林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中,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是主导,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老师对学生主动意识、创新意识、评判思维的培养关注较少.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科引入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法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1].现对我科2010~2012年的学生带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兆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与胎儿生长受限患者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子痫前期及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和正常妊娠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探索两种疾病的病因.方法 用RMA的方法对芯片原始数据归一化.采用斯坦福大学的SAM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s)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然后对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做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经SAM检验找出差异表达的111个基因,与激素的分泌、转运、调节等过程高度相关.胎儿生长受限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经SAM检验后找出差异表达的63个基因,其中3个与激素相关的基因.结论 子痫前期和胎儿生长受限在与激素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上都与正常孕妇存在差异,提示子痫前期和胎儿生长受限在与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郑琳;倪世伟;夏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胸部物理疗法在45例胸膜剥脱术后患者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胸膜剥脱已取代胸廓成形、胸腔内异物填塞等萎陷疗法,而成为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主要手术方法,适用于肺内无空洞、无活动病灶、无广泛纤维性病变及无结核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胸膜瘘者.胸膜剥脱术由于麻醉及气管插管等一系列侵入性操作,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充血、水肿、渗出增加,排痰功能降低,术后分泌物易潴留气道内,引起通气不畅、肺不张,影响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铃丹;黄瑞娥;唐瑞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96例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长(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亚涛;陈宇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空肠管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高分解代谢性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复杂,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传统上SAP的治疗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和胰液分泌等措施[1],但是病人易发生营养不良和胃肠功能衰竭.空肠支持治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作者:陈剑霞;黄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新生儿死亡35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是评价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防治水平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指标.笔者对我院新生儿科近年住院死亡的35例新生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爱萍;黄秋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闽南沿海地区部队官兵疼痛类疾病就诊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闽南沿海地区部队官兵各类疼痛疾病的诊治情况,探讨在部队保障医院设立疼痛门诊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我院2年间,部队患者各类疼痛疾病的就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因各类疼痛疾病而就医的部队患者占总体部队就诊人数的68.5%,主要分布在康复理疗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接受疼痛门诊诊治的达到52.8%,到疼痛门诊就诊的部队患者逐渐增多.结论 在闽南沿海地区部队有大量疼痛疾病患者,保障医院设立疼痛门诊,可规范诊治,保障部队日常训练,提升部队战斗力.

    作者:陈建洪;吴桂红;吴志云;蔡骅;邓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口营养支持在3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如何改善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预后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临床实践发现,营养风险是影响老年人肺部感染预后的因素之一.因此,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营养风险已成为临床医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科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用了经口营养支持.本文将探讨经口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作者:简荣汉;邓微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蚕豆病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2例蚕豆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均有蚕豆或蚕豆制品进食史,男性为主,年龄1~6岁为主,2~5月发病多见.均在入院2~4 d溶血控制,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住院6.4d.结论 蚕豆病是儿科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以进食蚕豆为诱因,临床上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为重要表现,早期输血、激素应用、碱化尿液治疗是蚕豆病患儿的关键,经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刘俊;林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服NSAIDs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表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伴出血.结论 NSAIDs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无腹痛性上消化道出血为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故应合理应用.

    作者:王耀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选取62例和14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疗效确切,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振耿;江伟章;汪海珍;曾庆华;卢恩文;阙丹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危重患者鼻饲输注不同方式的腹泻情况比较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已成为是ICU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选择营养支持途径、选择何种营养制剂已成为目前临床营养研究的焦点.肠内营养支持由于具有符合生理性、保护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降低高分解代谢、避免器官衰竭和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已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但应用不当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腹胀、腹泻、呕吐和误吸等,尤其腹泻的发生率高,在危重患者中可达68 %[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如百普力、安素等均不含膳食纤维,使用过程会发生腹泻、便秘等并发症.

    作者:黄嘉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免疫功能失调所致.它可诱发多种严重疾病,严重者甚至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我院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成人功能性反(牙合)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 研究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对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影像学影响.方法 选择2007~2010年就诊的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1例,用Helkimo指数检查及头颅侧位片测量矫治前后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经单纯正畸后头颅侧位片检查显示Co-x距减少、Co-y距增大、N-S-Ar角增大(P<0.05),髁突由矫正前的前位往后移至矫正后的关节窝正中关系位.结论 运用单纯正畸治疗的方法能使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的髁状突位置后移,对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

    作者:丁范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下丘脑-垂体区病因致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的MRI影像诊断(附37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与下丘脑-垂体病变的关联性,总结MRI对此类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7例临床诊断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患者,其下丘脑垂体区MRI检查存在各种异常,综合对照其临床资料,分析MRI检查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中,腺垂体发育不良22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8例,颅咽管瘤3例,Rathke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论 进行下丘脑-垂体区的磁共振检查可以有助于该区域发育异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确诊,可及时早期明确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病因,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劲松;胡建平;赵家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胃癌术后留置鼻肠营养管患者156例护理

    胃癌患者术前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由于禁食、手术创伤后机体的炎症反应,更易引起营养缺乏,从而加重营养不良及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手术并发症增加.研究证实,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是必要的,而且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促进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收集我科收治的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的156例胃癌患者资料,患者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体肺氧合减少体外循环术后炎症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自体肺代替人工氧合器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只实验小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自体肺代替人工的氧合器进行氧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氧合器体外循环的方法.分别体外循环转流120 min,主动脉阻断60 min.测定实验前后血浆IL-6、IL-8、TNF-α.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后血浆中IL-6、IL-8、TNF-α均较术前升高,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各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自体肺能够耐受体外循环术中的非搏动性血流,且可显著减轻体外循环术中因采用人工氧合器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性肺损伤,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杨谦;孙勇;邱风;朱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感染性发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细菌感染性发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03例细菌感染性发热患者(观察组)血标本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进行PCT检测和全自动血培养仪监测血培养,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结果进行比较.对观察组PCT检测和血培养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阳性率分别为62.1%和18%.以0.5 ng/mL为截断点,PC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49.3%,阳性预测值为42.2%、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定量检测PCT可作为细菌感染性发热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利于早期正确治疗.

    作者:周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2例下颌第二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通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下颌第二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根分叉穿通的保存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龋源性髓室底穿通的下颌第二乳磨牙32例,使用Vitapex糊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补穿通处并完成根管充填和牙冠的修复.结果 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成功28例,占87.5%,失败4例,占12.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乳磨牙髓室底穿通使下颌第二乳磨牙得以保存,有利于儿童正常行使咀嚼功能,避免乳牙早失而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

    作者:陈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