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琴
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是评价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防治水平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指标.笔者对我院新生儿科近年住院死亡的35例新生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爱萍;黄秋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伴丰富细胞外黏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浸润性小叶癌伴丰富细胞外黏液(ILC-EM)2例,并复习文献病例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谱和随访资料等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4例均为绝经后女性.仅1例为双侧性.大体表现均为较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韧.TNM分期分别为T3N3M0、T3N1M0、T3NxMx、T3N1Mx.4例组织学上均表现为经典型ILC的生长方式,均并存经典型小叶原位癌.除细胞外黏液区域外,病例1还有多形性ILC,其余3例均为经典型ILC.细胞内外黏液均由特殊染色证实,小叶癌表型均由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例1~4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分别为ER-、PR-、HER-2+,ER+、PR+、HER-2-,ER+、PR+、HER-2-和ER+、PR-、HER-2+,例1和4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了HER-2基因表达.前2例术后辅助化疗,并分别随访16个月和27个月,无病生存,另2例不详.结论 ILC-EM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均为绝经后年长女性,TNM分期高,HER-2表达率高.
作者:陈智伟;杨丽英;叶薇;薛德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对颞下颌关节变化的影像学影响.方法 选择2007~2010年就诊的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1例,用Helkimo指数检查及头颅侧位片测量矫治前后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经单纯正畸后头颅侧位片检查显示Co-x距减少、Co-y距增大、N-S-Ar角增大(P<0.05),髁突由矫正前的前位往后移至矫正后的关节窝正中关系位.结论 运用单纯正畸治疗的方法能使成人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的髁状突位置后移,对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
作者:丁范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胰腺肿瘤,发病率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0.17%~2.70%[1],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低度恶性倾向,术前确诊率低.我院收治1例儿童胰体尾部巨大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现将其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秋荣;林建荣;温明辉;刘士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以原发病相应的对症治疗及抗心衰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校正后QT间期(QTc)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LVEF和QTc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效果好,使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林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症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其肺动脉造影情况.结果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基础疾病多,半数以上存在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增高、右室增大,D-Ⅱ聚体均出现升高,动脉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低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肺动脉造影显示栓塞部位以双下肺动脉为多见.结论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存在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作者:丘汉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早产儿因动脉管壁平滑肌发育不成熟,管径大,管壁薄,缺乏肌肉组织,且无内膜下垫,收缩时管腔不易关闭,再加上肺组织发育不成熟,更影响了动脉导管的正常收缩,其动脉导管未闭发病率高达40%~60%[1].部分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通过保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导管粗大的患儿可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并可危及生命,需急诊行外科结扎手术治疗.我科近年对10例早产儿实施全胸腔镜微创动脉导管钳闭术,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需;李巧云;卓瑞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方式有很多,各有优缺点.在国内,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该手术方式能有效去除脾功能亢进,止血,且对肝功能影响小,术后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等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然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就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作者:薛超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原发性中小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共38枚病灶,行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2枚病灶局部复发,成功率94.7%.术后随访12~48个月,患者生存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中小肝癌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郑小梅;赵修一;杨厚林;陈良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使用传统开胸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原发腺癌肺转移肿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手术切除的肺转移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采用二种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无病期(DFI)、存活时间和无复发存活期(RFS).结果 42例原发腺癌肺转移患者中,21例采用VATS切除肺部转移肿瘤,另21例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原发肿瘤主要包括27例结肠癌(64.3%)和11例乳腺癌(26.2%).3例VATS (14.3%)及3例开胸手术患者(14.3%)有原发肿瘤的局部复发.VATS患者平均术后随访时间13.3个月[四分位数间距(IQR) 4.5~32.8个月],开胸手术患者36.9个月(IQR 19.3~48.6个月).VATS患者平均DFI-1为22.3个月(IQR 13.5~40.6个月),开胸手术患者35.6个月(IQR 26.7~61.3个月).6例VATS患者出现胸部肿瘤复发(平均DFI-2 9.2个月),7例开胸手术患者出现胸部复发,1例VATS患者出现第3次肺部复发(DFI-3 18.7个月),开胸手术患者也有1例出现第3次胸部复发(DFI-321.8个月).复发的比值比为12.5%.VATS患者5年RFS为53%,开胸手术患者为57%.结论 VATS是替代传统开胸手术切除肺部转移肿瘤的一种很好的疗法.在治疗原发腺癌肺转移的患者中,VATS不会增加术后胸部复发的风险,且与传统方法相比RFS相近.
作者:阮伟忠;柳硕岩;张德荣;赵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的分析,提高群众对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达到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目的.方法 对鼓楼区2008~2012年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婚检疾病检出率平均14.89%,其中内科系统疾病8.30%,生殖系统疾病5.74%,指定传染病0.31%,严重遗传性疾病0.19%,精神病0.03%.结论 通过婚检能发现对婚育有影响的疾病,通过指导达到预防性伴间的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陈依妹;魏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常见的血液肿瘤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病情况.方法 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经济收入、家庭亲戚关系、医保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忧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 1 372例患者中,有768例出现焦虑症状(55.9%),479例出现忧郁症状(34.9%).性别,男性的焦虑、忧郁症状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焦虑忧郁症状较慢性白血病患者多见;治疗效果,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治疗达完全缓解者,其焦虑忧郁的发生率较之未缓解者低;治疗方式的选择,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放射治疗,其焦虑忧郁症状远比单纯接受化疗者要高;以上四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易伴发焦虑忧郁症,其中病情重、疗效不佳以及同时接受放化疗者发生率特别高.血液科医生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有同情心,尊重患者.恰当地运用沟通及交流技巧,通过多种方式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刘德斌;张奕加;朱雄鹏;孙力;骆云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易累及腰椎、胸椎、肋骨、头颅骨和骨盆骨,肱骨和股骨也常受累[1].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由于患者在活动中会诱发和加剧骨痛,致使在卧床期间不愿变换体位,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发生压疮的几率大大增加.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还可能继发感染危及生命.2009年以来,我区对1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评估压疮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谭慧;余甫琴;刘莲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护理质量又直接反映手术室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体系,有效控制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才能保证质量安全.我科自2006年启用PDCA戴明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探索,有效保障和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了零差错事故的护理目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骨折的部位在粗隆水平以上至股骨颈基底的下部,多发生在老年女性人群中,老年患者由于骨折发生前常合并有内科疾病,若骨折后采取保守治疗,会因长时间的卧床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1].现将我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术的57例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闽南沿海地区部队官兵各类疼痛疾病的诊治情况,探讨在部队保障医院设立疼痛门诊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我院2年间,部队患者各类疼痛疾病的就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因各类疼痛疾病而就医的部队患者占总体部队就诊人数的68.5%,主要分布在康复理疗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接受疼痛门诊诊治的达到52.8%,到疼痛门诊就诊的部队患者逐渐增多.结论 在闽南沿海地区部队有大量疼痛疾病患者,保障医院设立疼痛门诊,可规范诊治,保障部队日常训练,提升部队战斗力.
作者:陈建洪;吴桂红;吴志云;蔡骅;邓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开展人群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使大肠癌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降低大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采用病史问卷调查、大便隐血试验(FOBT)进行初筛,对初筛出来的高危人群用电子结肠镜作进一步检查.结果 本次筛查出大肠癌14例(7.82%),腺瘤64例(35.75%),非腺瘤性息肉73例(40.78%).各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率及大肠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开展大肠癌早诊早治筛查活动,对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华;何洁;邓爱清;庄建民;罗忠金;颜松龄;黄连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方法 对145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既往史、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可确定病因.本组患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127例,占总病例人数87.6%.结论 加强预防脑血管疾病,减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自体肺代替人工氧合器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只实验小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自体肺代替人工的氧合器进行氧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氧合器体外循环的方法.分别体外循环转流120 min,主动脉阻断60 min.测定实验前后血浆IL-6、IL-8、TNF-α.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后血浆中IL-6、IL-8、TNF-α均较术前升高,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各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自体肺能够耐受体外循环术中的非搏动性血流,且可显著减轻体外循环术中因采用人工氧合器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性肺损伤,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杨谦;孙勇;邱风;朱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就诊特点规律,对急诊人力资源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3年内急诊病人就诊人数和分布做描述性分析,3年就诊人数进行比较,2011年工作日、休息日、节假日就诊人数时间段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急诊患者就诊量呈逐年增高趋势,节假日、休息日就诊人数显著高于工作日(P<0.05).结论 节假日、休息日、晚夜班急诊就诊人数较平时增多,急诊护理人力资源应合理分配.
作者:杨曼华;叶诚栋;陈妍;林羽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