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燕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96例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长(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亚涛;陈宇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去皮双层肉膜蒂组织覆盖改良Snodgrass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尿道下裂患儿23例采用去皮双层肉膜蒂组织覆盖改良Snodgrass术一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其中,3例出现尿道口狭窄,经尿道扩张后痊愈;2例出现尿瘘,于首次手术后6个月行尿瘘修补术,修复成功,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尿道口呈裂隙状.结论 去皮双层肉膜蒂组织覆盖改良Snodgrass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可有效防止术后尿瘘发生,适用于轻中度尿道下裂合并下弯畸形<30°的病例.
作者:陈有奇;曾洪飚;位永娟;王祖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免疫功能失调所致.它可诱发多种严重疾病,严重者甚至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我院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对女性健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1],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一些国家乳腺癌的病死率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乳腺肿块的及时发现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对102例乳腺肿块进行分析.
作者:林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护理质量又直接反映手术室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体系,有效控制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才能保证质量安全.我科自2006年启用PDCA戴明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探索,有效保障和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了零差错事故的护理目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伴丰富细胞外黏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浸润性小叶癌伴丰富细胞外黏液(ILC-EM)2例,并复习文献病例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谱和随访资料等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4例均为绝经后女性.仅1例为双侧性.大体表现均为较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韧.TNM分期分别为T3N3M0、T3N1M0、T3NxMx、T3N1Mx.4例组织学上均表现为经典型ILC的生长方式,均并存经典型小叶原位癌.除细胞外黏液区域外,病例1还有多形性ILC,其余3例均为经典型ILC.细胞内外黏液均由特殊染色证实,小叶癌表型均由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例1~4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分别为ER-、PR-、HER-2+,ER+、PR+、HER-2-,ER+、PR+、HER-2-和ER+、PR-、HER-2+,例1和4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了HER-2基因表达.前2例术后辅助化疗,并分别随访16个月和27个月,无病生存,另2例不详.结论 ILC-EM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均为绝经后年长女性,TNM分期高,HER-2表达率高.
作者:陈智伟;杨丽英;叶薇;薛德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铬(Cr)和锰(Mn)的含量.方法 采用直接硝酸酸化处理血清蛋白,优化石墨炉的灰化原子化温度.用有证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E) 090006评价正确度.结果 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50~10.00μg/L;Cr、Mn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50%~100.25%、95.80%~103.4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8%~1.32%、0.89%~2.06%低检测限分别为0.13 μg/L、0.03 μg/L.结论 本方法简便、精密度好,检出限低,准确度高,可推荐作为临床血清铬和锰测定的参考方法.
作者:马振菁;李新民;陈发林;阙慧卿;钱丽萍;林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HIV阳性患者合并肺结核影像特征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肺结核患者DR、CT资料及其中105例HIV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HIV阳性组,肺结核类型依次为继发性43.8% (46/105)、血行播散型21.0% (22/105)、结核性胸膜炎20.0% (21/105)、原发性15.2% (16/105);HIV阴性组,肺结核类型依次为继发性46.9% (53/113)、原发性22.1% (25/113)、结核性胸膜炎18.6% (21/113)和血行播散型12.4% (14/113),两者结核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HIV阳性病例中,胸部X线改变以渗出为主61.9% (65/105),病变分布范围广泛且不典型51.4% (54/105).105例HIV阳性病例中,CD4+T淋巴细胞<200 cell/μL30例,200~499 cell/μL 38例,≥500 cell/μL 37例;在上述3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渗出病灶分别为100% (30/30)、71.1% (27/38)、21.6% (8/37),分布不典型分别为100% (30/30)、36.8% (14/38)、27.0% (10/37).结论 尽管HIV阳性合并肺结核病变以渗出和部位分布不典型为主,但缺乏特异性,与单纯性肺结核在分型及影像表现上重叠较多.
作者:项弘平;刘学东;李天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临床发病特点与影像学特点,为早期确诊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发病时均突发头痛,18例伴有恶心、呕吐等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CT扫描显示弹道征象16例,无脑裂征9例,血肿周围存在低密度影12例,血肿部分边缘可能呈渐进性的淡然密度偏低区域18例.结论 对于年龄偏小、既往无高血压病或血压较易控制的脑内血肿患者应仔细鉴别颅内动脉瘤的可能.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内血肿CT扫描显示具有弹道征象、无脑裂征、低密度影与淡然密度偏低的区域等特点.
作者:李锋;康德智;石松生;林元相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反酸嗳气及体重减轻为主,肿瘤好发于胃窦及胃体,胃镜活检准确率46.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主要病理类型.本组60例患者中,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2%、77.2%和72.7%.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LDH)、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国际预后指数(IPI)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G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病理分级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许香贵;吴心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2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含9例前列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33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8 min术后均恢复良好;均获<得6个月~9年不等时间随访,与术前比较见排尿功能明显好转,术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疗效确切、可靠.应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及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其琛;程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护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是护生接受现实考验的时期,也是护生将几年来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的时期.这一个时期对护生来讲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也容易给护生带来许多的压力.因此,对护生的压力分析,不仅有助于使护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而且有助于促进护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李钦云;陈萍;吴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guid based cytology test,LCT)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CT制片和传统涂片.对比制片质量和细胞学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采用LCT制片技术所得的标本细胞数明显增多,背景干净,细胞结构清晰,具有诊断意义的成分得到大部分保留.结论 LCT是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制片染色等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的一项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细胞学制片质量,而且能提高细胞学诊断阳性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萍;江茸;陈冰;陈小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弥可保0.5 mg,口服,3次/d;治疗组35例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18 μg,肌肉注射,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恢复,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恢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化疗所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曾茹;陈莉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方式有很多,各有优缺点.在国内,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该手术方式能有效去除脾功能亢进,止血,且对肝功能影响小,术后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等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然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就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作者:薛超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提高手术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术前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1-4].由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许多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急性和/或长期毒副作用,其中小肠是主要的剂量限制性器官.小肠对辐射高度敏感,当小肠受到辐射损伤时,可引起急性和晚期损伤,急性损伤主要表现为持续腹泻,晚期损伤则主要表现为小肠梗阻、溃疡、肠瘘、肠穿孔以及肠出血[5-6].因此,直肠癌术前放疗中,正确勾画和评价至关重要.
作者:郭玉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隐睾的术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住院的79例隐睾患儿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9例隐睾患儿超声检查共检出腹股沟区隐睾62例(78.5%),腹腔内隐睾9例(11.4%),阴囊根部隐睾4例(5.0%),未探及睾丸4例(5.0%,后经手术证实,其中1例未找到睾丸,3例为腹腔型隐睾).结论 隐睾患儿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可以避免盲目探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9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取小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 16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中即刻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均获闭合,术后72 h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8例患者封堵器在完全释放后10 min内脱落,紧急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完全适用于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尤其对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评定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鹏;孙勇;邱风;廖崇先;杨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的分析,提高群众对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达到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目的.方法 对鼓楼区2008~2012年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婚检疾病检出率平均14.89%,其中内科系统疾病8.30%,生殖系统疾病5.74%,指定传染病0.31%,严重遗传性疾病0.19%,精神病0.03%.结论 通过婚检能发现对婚育有影响的疾病,通过指导达到预防性伴间的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陈依妹;魏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易累及腰椎、胸椎、肋骨、头颅骨和骨盆骨,肱骨和股骨也常受累[1].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由于患者在活动中会诱发和加剧骨痛,致使在卧床期间不愿变换体位,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发生压疮的几率大大增加.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还可能继发感染危及生命.2009年以来,我区对1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评估压疮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谭慧;余甫琴;刘莲卿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