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毛;薛俊玲;李燕敏
由于古今疾病差异及认识疾病的不同,临床上如何灵活运用前人创制的古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近年来运用古方治疗西医诊断的几种慢性疾病的体会,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吴弥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面瘫35例,与历史性单纯针刺2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85.7%,总有效率占97.1%;对照组痊愈率占20%,总有效率75.0%,提示综合牵正法较单纯针刺法治疗面瘫效果好,疗程短,后遗症少.
作者:李淑荣;周丽波;邹艳红;杨敏;张淑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屡用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但疗效仍感不尽其善,后改变思维,以行气化积为主佐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并配合西医疗法治疗13例,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娄红梅;徐涛;王恩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防风通圣丸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全方由十七味药材组成.原生产工艺中除芒硝、滑石粉外,其余防风、薄荷等十五味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芒硝加水溶解,滤过后,用芒硝液泛丸,干燥;将处方中的滑石按糖衣法直接用糖浆包衣,打光、干燥.此法制成的药丸外观比较粗糙,贮存条件不好,易吸潮,脱壳,给销售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采用了混浆包衣法,将滑石粉与糖浆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混浆对药丸进行包衣.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及稳定性.
作者:张冬梅;贾冬颖;李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胶原素有增强老龄小鼠骨强度的作用.方法:用骨强度测定法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及钙含量测定法来比较胶原素与钙制剂对骨的作用.结果:口服胶原素组老龄小鼠骨的断裂强度高于对照组(P<0.01);钙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羟脯氨酸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胶原素有增强老龄小鼠骨强度和钙、羟脯氮酸含量的作用.
作者:刘中申;修海霞;李阁;刘林君;徐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理虚元鉴》为明末医家绮石先生所著,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注重形神关系,尤其重视情志--即心理因素在虚劳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本文试就《理虚元鉴》在病因、治疗、防护三方面所体现的心理学思想略析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中药黄芩对放射损伤所致组织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照前30min左右给健康家兔腹腔注射2g/kg黄芩水提取液,于受照射后6个月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兔眼晶状体及胃粘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黄芩组兔眼晶状体及胃粘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轻于受照射组.结论:中药黄芩可减轻放射损伤所致组织形态学变化.
作者:孙晓冬;王玉梅;姚靖;王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近几年来采用燥湿化痰、消积降脂法治疗高脂血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3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52例,女41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病程短3个月,长15年.诊断标准:TG》5.7mmol/L、TC》1.7mmol/L,凡具备此二项中的一项或二项者并排除了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肝胆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继发因素者均可诊断此病.
作者:刘启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生化丸中阿魏酸,建立了该制剂中阿魏酸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冰乙酸(37:62:1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2nm.
作者:杨美君;孙彦璞;杨文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清瘟解毒法本法所治病人,常见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症见发热头痛,胸闷乏力,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数,治疗以五味消毒饮加减.病例:张某某,男,38岁,1996年4月18日人院.人院前1周患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舌红苔黄、脉数.心电:ST-T改变,心肌酶:GOT升高.此属外感温热之邪,治宜清瘟解毒.方药:金银花30g,连翘、黄连、公英、板兰根各20g,野菊花、地丁各15g,甘草5g,每日1剂,连服3周,同时给以西药抗感染、营养心肌治疗,3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杨文娟;李文杰;杨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能否应用鲎试验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通过抑制增强实验确定双黄连注射液对鲎试验凝集反应干扰情况,并按中国药典200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评价实验.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但经过1:8稀释后,能够消除这种干扰.结论:可以应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家兔法,对双黄连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作者:封玉东;封丽;王大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桃仁作为一味重要的活血化瘀中药,在临床主要用于血瘀证的治疗.国内外对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对桃仁的重要组分-蛋白质,其约占桃仁比重的50%[1]的研究仅集中在其抗炎、镇痛作用[2],有关其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鉴于桃仁临床用药多采用其炮制品,故选用炒桃仁提纯总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对LPS诱导的B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探讨炒桃仁总蛋白对小鼠B细胞功能影响,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英;张伟刚;王雅贤;张德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建立一种采用HPLC法测定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显示,本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含有厚朴制剂的定量方法,可用于有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所测样品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分别为0.60%和0.21%.
作者:李燕敏;高旭年;张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在1995~1998年间用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腰腿痛1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32例中,男75例,女57例;年龄大62岁,小20岁;病程长3年7个月,短2个月;气滞血瘀型21例,慢性劳损型55例,气虚肾亏型37例,风寒湿痹型19例.
作者:徐爱民;张文彬;孙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针灸处方,是针灸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直接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内容,是历代医家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从积累之丰富经验中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针灸处方都有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为推动针灸处方向标准化、规范化、定性定量化发展,为全面掌握古代针灸处方理、法、方、穴的组成特点,本文就晋隋唐时期的针灸处方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探求古代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
作者:裴景春;冯起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糖尿病多并发血管病变,因此在控制糖代谢异常的同时,尚应纠正高血脂、高血液粘滞状态.本文以补肾治血汤为主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高粘血症,中医辨证属肾虚血瘀型患者(50例)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克非;金佳华;崔爱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7~2000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收集门诊病人66例,以随机抽样方式划分为两组,每组33例.汤药自拟方合东宝肝泰片为治疗组,单用东宝肝泰片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25例,女8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9例.年龄30~60岁.治疗前两组病情相似,其中高脂血症25例,合并肝炎者8例,动脉硬化者20例,糖尿病者7例,长期嗜酒者6例.
作者:梁秀芝;梁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近年来治疗脑梗塞百余例,针对其发病以阴虚阳亢为本,风痰瘀血为标的病变机理,提出脑梗塞中医辨证治疗思路.我们认为脑梗塞发病初期,即先兆期,标象明显,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腑气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脑络失养,此时应着重治标,活血熄风,祛痰通络,通腑降浊为首要之务.脑梗塞急性期,多为痰热腑实,腑气不通,或肝肾阴虚,风阳痹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病久则气阴两虚,顽痰瘀血痹阻络道,缠绵难愈.各期各型临床不可拘泥,应辨证论治,重用活血化瘀药,但一般来说,病程越长,药量越重.新发疾病,则适当减量,且在症状好转后一定补足气阴,使邪去而不伤正,瘀血去而新血生.另外,据津血同源,痰血相兼之理,根据辨证可津血痰瘀并治,如此定能收到满意效果,分述如下.
作者:郝金凤;吕讳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往经常采用肌注干扰素,转移因子等来增强T和(或)B淋巴细胞的功能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但其具有用药时间长,肌注给患儿增加痛苦,且价格昂贵等不足,不为患儿家长所愿意接受,因此寻求新的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的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经研究许多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T和(或)B淋巴细胞的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采用中药煎剂对较大患儿进行中药口服治疗,以提高易感儿童免疫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校敏;林青;王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络通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组与络通预防组,络通粉末混入普通饲料给药(4g/kg·d-1).180天后处死动物取血测血流变、血浆一氧化氯(NO)、丙二醛(MDA)、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等,并进行视网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6个月时出现明显高凝、高粘现象,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比较明显,络通干预后高凝、高粘现象及视网膜病变明显改善.结论:络通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增强纤溶活性及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作者:周水平;仝小林;朴信映;赵静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