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耳鸣35例

张晓菊;徐永文

关键词:耳鸣, 穴位注射, 辨证取穴, 针刺疗法
摘要:耳鸣,中医又称聊秋,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妨碍听觉及听觉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耳鸣有虚实两种,虚者,多为肾气亏损和脾胃虚弱;实者,多为肝火上扰或痰火郁结.近年来,我们用穴位注射配合辨证取穴针刺的方法治疗耳鸣35例,取得很好疗效,介绍如下.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

    我们在临床中应用自拟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金昌凤;刘兴奎;崔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厥症针灸的辨证治疗

    厥症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的一种病症.临床以气厥、痰厥、食厥、暑厥多见.笔者以太冲、内关、人中、合谷为主,结合辨证治疗厥症每获卓效.现结合病例分述如下.

    作者:孟繁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论曾世荣及其高尚医德

    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别号省翁,湖南衡州(今衡阳市)人,元代著名儿科医学家.大约生于南宋淳?v十二年即公元1252年,死于元代至顺三年即公元1332年以后,享年80多岁,前后行医60余年.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医德高尚,深受群众爱戴.有<活幼心书>与<活幼口议>等著作传世,对后世影响颇大.

    作者:周一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滋水降火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TNF、IL-1、IL-2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在肾性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验证滋水降火饮的调节治疗作用.方法:用两肾一夹法复制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采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浆AngⅡ含量、血清TNF、IL-1、IL-2含量,观察服用滋水降火饮后对其异常改变的调节作用.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AngⅡ含量及血清TNF、IL-1含量均显著升高;IL-2含量明显偏低,滋水降火饮(20、40g/Kg)对以上改变有改善作用.结论:调节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清TNF、IL-1、IL-2水平、降低血浆AngⅡ含量可能是滋水降火饮发挥治疗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廖圣宝;刘光伟;张雪冰;高尔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42例

    笔者近年应用甘利欣注射液及抗菌素静点配合郁金银屑片口服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42例,并与单纯郁金银屑片口服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30例进行对比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兴霞;崔钟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减退的疗效观察

    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在尸检中出现率约为5%.近年来风湿或白喉等所致心肌炎逐渐减少,原因不明即所谓特发性心肌炎,其病因现在多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即病毒性心肌炎.观察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减退患者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并与安慰剂组作对照,用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UCG)估价该药对患者的心功能效应.

    作者:孙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引火归元法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笔者根据糖尿病是由阴虚而引起虚火上浮的原理,在应用滋阴药的基础上加引火归元药进行对比观察治疗5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巴艳春;王永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胆囊切除术18例

    笔者自1997~1999年,采用电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对我院外科进行的18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结果证明电针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较单纯硬膜外麻醉在肌紧张、牵拉反应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作者:董启;夏治群;包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脊髓型颈椎病中医药综合治疗26例临床研究

    颈椎退行变引起脊髓的外在压迫和(或)血供减少产生脊髓功能障碍称为脊髓型颈椎病(CSM).脊髓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5%~10%,是临床上颈椎病中表现严重的类型,严重者可丧失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刘波;王玉琦;于晓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医方剂翻译略议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国际间交往的加强,我国的传统医学已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逐渐被国际医药界所重视.所以,中医对外翻译工作越来越显出他的重要性,本文仅对如何进行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作者:隋慧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蛇蝎丸治疗脑梗塞80例

    自1992年起,笔者采用蛇蝎丸治疗脑梗塞与对照组用药进行观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P<0.01),报告如下.

    作者:赵明波;赵剑锋;王希贵;任国奎;宿秀英;朱春光;朱瑞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肾病缓解期中药调治

    小儿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小儿常见的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为其特征.肾上腺皮质激素为其治疗的首选药物,且疗效确定.但在肾病好转后,进行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约30%~50%的患儿出现反复,如何减少复发是本病治疗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调治小儿肾病的复发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丽珍;刘桂芬;陈德欣;郑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25例

    肝脓肿是普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其治疗的早晚、彻底程度与并发症有密切关系.1993年以来,我科在B超定位下穿刺并予中药治疗肝脓肿2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丛嘉;林晓东;路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三尖杉酯碱对HL-60细胞和QGY7703细胞的作用研究

    采用MTT法和流氏细胞仪技术,研究了高三尖杉酯碱对HL-60细胞和QGY7703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影响.结果表明,高三尖杉酯碱对HL-60细胞的IC50是1.28 umol.L-1,对QGY7703细胞的IC50是0.55 umol.L-1.高三尖杉酯碱处理HL-60细胞24h后,G0-G1期细胞分布有所增加,G2-M期和S期细胞分布有所降低;高三尖杉酯碱处理QGY7703细胞24h后,G2-M期分布略有降低,G0-G1期细胞分布略有增加;高三尖杉酯碱处理HL-60细胞24h后,G0-G1期峰前有亚二倍体峰出现,说明高三尖杉酯碱在所用剂量下能够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金伟;黄青山;侯俊梅;王亚威;周宗祥;应康;谢毅;毛裕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太素》撰写时代考

    <黄帝内经太素>为唐初杨上善所撰著.在此书中,杨氏首将<灵枢>、<素问>按内容分类进行类编,并加以注释与考证,共三十卷.<太素>从成书,辗转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已成为<内经>学术研究领域中具重要意义的著作之一.有关<太素>的考证,以钱超尘先生<内经语言研究>所述为信实,循而习之,现仅从<太素>撰写时代方面加以总结.

    作者:高媛;马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柴胡有效成分的萃取与抗惊厥作用实验研究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柴胡皂甙部分及挥发油部分,并进一步用戊四唑阈值发作模型(MSTT)及大电休屯模型(MES)来研究其抗惊厥作用.结果:柴胡挥发油300mg/kg与柴胡皂甙150mg/kg配伍组有较强的抗戊唑惊厥作用(P<0.01);挥发油300mg/kg,皂甙150mg/kg与冰片36.4mg/kg配伍后则有显著的抗MES作用(P<0.001).结论:柴胡挥发油与柴胡皂甙合理配伍后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

    作者:刘燕;廖卫平;葛发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不一.本文总结自1996~2000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的治疗体会.

    作者:韩宝利;韩大为;王连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生肌灵治疗软组织缺损49例

    自1996年以来,笔者运用生肌灵治疗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人;庄青山;王淑梅;高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海马生髓丸对60C0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IL-2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海马生髓丸对60C0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IL-2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海马生髓丸可明显恢复60C0照射鼠受损伤的骨髓细胞,增强其增殖能力,同时对IL-2活性的测定有明显增强作用.

    作者:韩凤娟;桑希生;时圣武;王秀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肠康复冲剂的研制及对腹部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

    腹部手术的重要原则是要求术前准备要达到病人的消化道充分空虚,消除腹胀,便于手术操作和充分术野的暴露.以减少出血,防止术后肠粘连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则易出现麻痹,肠胃功能紊乱,腹痛发热等病症.我们在10多年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制了胃肠康复冲剂,应用临床消除了胃肠道的积滞和术后功能的紊乱,达到早期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宁;徐滨孚;张苒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