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宋佳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 头孢呋辛, 痰热清, 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次所研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均选自2016年11月至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该类患儿,随机分为(头孢呋辛及常规祛痰等治疗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治疗组)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氧分压等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进行评分比较分析,同时对其治疗后的咳嗽、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氧分压等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以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为目的,同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中,对其采用头孢呋辛及常规祛痰等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联合治疗,效果确切,使患儿尽早得到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目的 研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治疗,Ⅱ组施加奥扎格雷钠+疏血通治疗,两组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在施治后的NIHSS、ADL评测上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够明显提升药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作者:秦丹;温莹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药学会诊的文献分析

    目的 研究我国药学会诊现状,为药师从事会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89~2016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药师会诊的相关文献,利用execl表格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得到文献160篇,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大部分文献发表在2009年以后,2009年~2016年文献数量149篇,占文献总量的93.1%;案例分析类文献数量大,占总文献量的50.6%;自2009年后文献增幅较快;三级医院文献133篇,占文献总量的83.1%,明显高于二级医院;文献第一作者职称以中高级为主,集中在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广西、上海、北京等地;统计源以上级别期刊占到52.5%;会诊内容主要是抗感染药物.结论 我国药学会诊于1999年已经起步,但前期发展较慢,自2009年后发展迅速;药学会诊发展不均衡,目前仍然没有深入,需要加强制度支撑和技术支撑;文献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张标;熊建群;杨远荣;邹小娟;胡惟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68例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高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血药浓度.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药浓度为(16.43±2.17)mg·L-1、治疗总有效率88.24%、达到预计浓度的占比为91.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66±1.03)mg·L-1、61.76%、70.5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与对照组14.7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高剂量万古霉素更为合适.

    作者:段红光;范津菘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氨茶碱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取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氨茶碱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呼吸科(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老年COPD患者总计62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茶碱.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照.结果 经治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并发症发生率为2.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COPD患者而言,采取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氨茶碱联合用药,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陈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送检的标本,分离、培养、鉴定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994份标本检出病原菌282株,阳性率14.14%,检出量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25.18%)、铜绿假单胞菌(14.18%)、肺炎克雷伯氏菌(13.8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99%).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较为敏感.结论 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志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灯通脑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丹灯通脑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9mg·kg-1组和丹灯通脑胶囊378、126、42mg·kg-1组,灌胃给药1日1次,连续给药6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浴的方法复制血瘀大鼠模型,观察丹灯通脑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纤溶凝血系统功能(PT,TT,APTT和FIB)、血浆血栓烷B2,前列环素水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活性影响,来探讨丹灯通脑胶囊的抗血栓作用机理.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灯通脑胶囊各剂量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378mg·kg-1剂量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浆APTT显著增加(P<0.01或P<0.05);各剂量组TXB2值显著降低(P<0.01),378、126mg·kg-1组6-Keto-PGF1a值和6-Keto-PGF1a/TXB2升高(P<0.05),378mg·kg-1组PAI值降低(P<0.05),各项指标均呈现剂量相关性.结论 丹灯通脑胶囊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其抗血栓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栓烷A2合成,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活性有关.

    作者:张志伟;关秀伟;郝文艳;黄吉生;王馨伟;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物学活性细胞学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物学活性细胞学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MTT比色法考察rhEPO对UT-7/EPO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从而反映rhEPO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rhEPO在0.005~100ng·mL-1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优化后的试验参数为:rhEPO起始浓度100ng·mL-1,3倍稀释,10个梯度;细胞上板密度5×105个/mL;细胞与rhEPO共培养48h.利用优化后的试验参数建立rhE-PO活性曲线,结果表明rhEPO浓度与吸光值相关性良好;曲线斜率的RSD为2.6%,DC50的RSD为6.5%,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 成功建立并优化rhEPO 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学测定方法,该方法有很好的重复性,可应用于rhEPO 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作者:朱佩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联用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 ~2018年3月在我医院妇产科发生的产后出血产妇96例,根据治疗手段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产妇术后止血时间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并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联合用药治疗后产妇的总有效率高达93.75%,对照组产妇有效率近79.17%,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能在短时间内止血,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超过30min,且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都出现了相似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恶心呕吐等,观察组发生率18.75%,对照组20.83%,两组差异无可比性(P>0.05).结论 三者联合用药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用药安全,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作者:吴改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治疗中的作用,对比中外指南和内科学相关书籍制定详细的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中外指南,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甲亢合并肝损害需要监护保肝药的合理使用,监护抗甲状腺药物的起始治疗条件、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和肝脏毒性.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治疗可以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甲亢合并肝损害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周爱娟;李思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对肺癌胸腔积液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不同药物胸腔注射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54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7例.此次研究乙组是胸腔注射顺铂,研究甲组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注射顺铂+艾迪注射液的效果确切,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且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白金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中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中的优质护理策略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实施常规护理和52例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均采用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总结归纳优质护理策略,并对比两组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总住院时间、阴道恶露干净时间、总医疗费用,并评价负性情绪变化.结果 优质组与常规组引产成功率相近(P>0.05),但前者产后出血量、总医疗费用少于后者,总住院时间、阴道恶露干净时间短于后者,两组间数据经检验可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引产前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情绪量化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采用利凡诺尔、米非司酮联合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引产后康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有利于疏导负性情绪.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喜辽妥在水肿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

    目的 探究水肿患儿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局部使用喜辽妥对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12月时间段内至我院就诊的214例水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穿刺前在局部皮肤位置给予喜辽妥软膏外敷,后者则常规消毒后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后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炎症变化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分别为60.7%与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水肿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相关的并发症主要为局部的炎症反应、血肿及静脉炎形成,组间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总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16.8%与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水肿患儿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穿刺部位使用喜辽妥软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可降低穿刺部位的渗出及炎症反应,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代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9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病人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肝素治疗,试验组病人则在此基础上又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后,试验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治疗时辅助于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改善心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赵新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PV、HCT、FIB、Cr及BU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

    作者:焦长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符合选取标准的1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研究组SV、EF、CO、CI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王秀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宁夏六盘山区引种栽培白芍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白芍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6批白芍样品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和0.1%磷酸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以变波长方式进行检测,0~12min波长为275nm,12~30min波长为258nm,30~38min波长为230nm,38~60min波长为275nm,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10μL,分析时间60min.结果 16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0.2%.结论 通过建立白芍药材指纹图谱为宁夏六盘山区引种栽培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海燕;冷晓红;徐超;郭鸿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运用PDCA循环干预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

    目的 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加强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制定门诊护理站急救药品、高危药品、普通备用药品和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评价指标和标准,采用PDCA循环,干预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结果 干预后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门诊护理站均建立了急救药品、高危药品等目录清单,效期管理符合标准,药品分类存放进一步规范,贮存条件有所改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也达到要求.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苯肽注射液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的穿支病变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的穿支病变患者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在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失败的穿支病变的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单独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常规用药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展开比较,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以95.45%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结论 临床上对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失败病例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缩短患者脊髓休克期,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有益于预后,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建军;刘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少腹逐瘀汤加减对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对象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借助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结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结合组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结合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常规组(78.43%)(P<0.05).结论 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减小子宫体积,改善疗效.

    作者:吴佩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参皂苷Rg1对H2O2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过氧化氢(H2 O2)诱导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人参皂苷Rg1作为干预药物,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靶标建立细胞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氧化损伤(H2 O2)组、人参皂苷Rg1低、中、高浓度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及Hoechst染色观查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神经元内ROS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神经元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人参皂苷Rg1能明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神经元内ROS生成,引起MDA含量下降,SOD活力增加.结论 人参皂苷Rg1能够抑制H2 O2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损伤,进而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许彤;付丽娜;隗永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