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法舒地尔注射液辅助手术治疗脑外伤对应激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许磊;廖秋凌

关键词:法舒地尔注射液, 手术治疗, 脑外伤, 应激激素, 炎症因子, 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对于手术治疗脑外伤患者采取法舒地尔注射液辅助治疗对其应激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方法 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脑外伤需行手术患者172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86例.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其中86例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辅助治疗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激素水平(ACTH、NE、Cor),炎症反应指标(IL-6、TNF-α、CRP)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炎症反应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7d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采取法舒地尔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机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效果理想.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予以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肌梗死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48/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发生率0%小于对照组11.54%(6/52,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促进症状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杨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灯通脑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丹灯通脑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9mg·kg-1组和丹灯通脑胶囊378、126、42mg·kg-1组,灌胃给药1日1次,连续给药6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浴的方法复制血瘀大鼠模型,观察丹灯通脑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纤溶凝血系统功能(PT,TT,APTT和FIB)、血浆血栓烷B2,前列环素水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活性影响,来探讨丹灯通脑胶囊的抗血栓作用机理.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灯通脑胶囊各剂量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378mg·kg-1剂量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浆APTT显著增加(P<0.01或P<0.05);各剂量组TXB2值显著降低(P<0.01),378、126mg·kg-1组6-Keto-PGF1a值和6-Keto-PGF1a/TXB2升高(P<0.05),378mg·kg-1组PAI值降低(P<0.05),各项指标均呈现剂量相关性.结论 丹灯通脑胶囊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其抗血栓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栓烷A2合成,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活性有关.

    作者:张志伟;关秀伟;郝文艳;黄吉生;王馨伟;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加强药剂科管理时处方5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加强药剂科管理时的处方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药剂科管理前后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40%,问题发生率为33.40%;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80%,问题发生率为1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处方中主要存在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工作可以大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问题发生率,适合在各大医院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板蓝根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疗效观察与护理探讨

    目的 研讨甲型H1 N1流感患者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板蓝根颗粒联合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参与实验,并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35)接受磷酸奥司他韦单药治疗,Ⅱ组(n=35)在上述条件下联合板蓝根颗粒冲服,两组同时接受一系列适当的护理指导,对比评估两组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Ⅱ组相比Ⅰ组在临床药效上显著提高,总有效率达97.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的流感症状(咳嗽/咳痰、发热)缓解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期间均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 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及板蓝根颗粒治疗与护理有确切的效果,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黄运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门诊患儿3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总7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TNF-a、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评价

    目的 对乙肝肝硬化应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比较,每组39例患者,给予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方面,治疗后,观察组IL-6和IL-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INF-γ和IL-10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缓解肝纤维化,纠正机体炎性因子紊乱现象,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薛世明;屈阳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和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次所研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均选自2016年11月至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该类患儿,随机分为(头孢呋辛及常规祛痰等治疗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治疗组)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氧分压等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进行评分比较分析,同时对其治疗后的咳嗽、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氧分压等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以及CRP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以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为目的,同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中,对其采用头孢呋辛及常规祛痰等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联合治疗,效果确切,使患儿尽早得到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及对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影响评价

    目的 对真菌性角膜炎应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83%、77.09%,(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角膜溃疡缓解时间、异物感缓解时间、前房积脓缓解时间、畏光流泪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伊曲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且总有效率显著,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闫文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研究治疗四肢骨干骨折采用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11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A组患者接受鹿瓜多肽治疗,B组患者接受骨肽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骨痂出现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股骨干、胫骨干及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2周及3周出现骨痂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而在4周、5周及6周上出现骨痂的比例比B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有助于缩短四肢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加快骨痂形成,值得推广.

    作者:罗盛;罗瑞文;梁伯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六味能消胶囊联合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六味能消胶囊与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R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兰索拉唑及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者设作对照组(25例),于此基础上结合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者设作研究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胃灼热(0.81±0.21)分、反酸(0.79±0.18)分等临床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职能(78.35±1.41)分、躯体疼痛(78.69±1.35)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对比高度差异(P>0.05).结论 RE患者经六味能消胶囊以及兰索拉唑、莫沙必利配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小儿消食片中槟榔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消食片中槟榔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对槟榔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BioBas-ic SCX(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用氨水调pH值3.80)(65:35),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5℃.结果 氢溴酸槟榔碱在2.99~47.8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03%,RSD为1.1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消食片中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海燕;李美艳;许涵;孟兆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对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与不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07月~2017年12月期间,将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对照组术后不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的VAS评分(1.43±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密度(-1.81±0.30)g/cm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

    作者:郭小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114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57例,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1.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TRUST滴度均低于对照组,TRUST转阴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皮损消退例数、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少腹逐瘀汤加减对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对象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借助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结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结合组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结合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常规组(78.43%)(P<0.05).结论 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减小子宫体积,改善疗效.

    作者:吴佩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离子液体在罗格列酮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新的合成方法,以提高罗格列酮衍生物的收率.方法 以罗格列酮和氯乙酸甲酯为原料,离子液体为溶剂,在碱催化条件下合成罗格列酮衍生物(罗格列酮乙酸甲酯).结果 探讨了各主要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佳反应条件;产物经IR和1 H-NMR得以确证.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具有易操作、收率高、离子液体易于回收等优点.

    作者:胡思星;沈良贤;吴禄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胃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收集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试验组)对于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HER-2阳性胃癌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RCT,合计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客观反应率〔RR=1.50,95%CI(1.31,1.72),P<0.001〕和疾病控制率〔RR=1.22,95%CI(1.14,1.31),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生存期〔HR=0.88,95%CI(0.80,0.96),P=0.005〕和无进展生存期〔HR=0.86,95%CI(0.79,0.94),P<0.001〕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RR=1.31,95%CI(1.05,1.63),P=0.02〕、心脏毒性发生率〔RR=2.87,95%CI(1.06,7.827),P=0.04〕和皮疹发生率〔RR=1.83,95%CI(1.01,3.34),P=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但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其特异性药物毒性,尤其是心脏毒性的发生.

    作者:张欢欢;田旭东;刘珉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近三年收治的526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下配合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期间给予两组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心衰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对比Ⅰ组相关数据,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而BNP、去甲肾上腺素检测值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施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配合精心的指导干预,能够明显优化疗效,促进心室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PCI术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治疗的病例报告

    本文主要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一例PCI术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治疗过程,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

    作者:陈艳;蔡小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中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中的优质护理策略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实施常规护理和52例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均采用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总结归纳优质护理策略,并对比两组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总住院时间、阴道恶露干净时间、总医疗费用,并评价负性情绪变化.结果 优质组与常规组引产成功率相近(P>0.05),但前者产后出血量、总医疗费用少于后者,总住院时间、阴道恶露干净时间短于后者,两组间数据经检验可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引产前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情绪量化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采用利凡诺尔、米非司酮联合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引产后康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有利于疏导负性情绪.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GM(1,1)模型预测分析2016年~2018年我国综合医院人均医药费用及药占比

    目的 使用灰色系统GM(1,1)方法分析我国综合医院2000~2015年人均医药费用的变化趋势,并对2016年 ~2018年我国综合医院人均医药费用进行预测分析,验证医改对人均医药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我国综合医院2000~2015年间人均医疗费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利用2000~2015年度人均医疗费用数据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进行分析预测.结果 2016年~2018年综合医院患者人均医药费和人均药品费将继续升高,而药占比将持续降低.结论 通过医疗改革,我国综合性医院药占比呈下降趋势,但药品费用和医药费用呈持续上升趋势.

    作者:段自皞;沈炳香;陈捷;王法财;李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