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郭小磊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 唑来膦酸, 椎体压缩骨折
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与不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07月~2017年12月期间,将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对照组术后不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的VAS评分(1.43±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密度(-1.81±0.30)g/cm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52例烧伤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予以莫匹罗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24/26)较对照组61.54%(16/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实验组(18.06±3.56)d较对照组(31.18±5.47)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患者联合采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莫匹罗星治疗,可有效杀灭MRSA,显著加速创面愈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公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 讨论分析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以及实验组(地氯雷他片治疗),平均每组患者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5.34%(41/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率83.72%(36/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有口干、头痛、疲倦以及心悸,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95%(6/43)显著高于实验组的发生率4.65%(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采取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韩瑞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比较长春瑞滨与多西他赛治疗蒽环类耐药60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

    目的 分析长春瑞滨与多西他赛治疗蒽环类耐药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预后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乳腺癌患者60例,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乳腺癌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比对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乳腺癌患者予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可以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有效改善,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作者:陈景胜;何江涛;唐洪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硫酸镁解痉、镇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量、24h尿蛋白,新生儿胎龄、体重、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SBP、DBP、24h尿量、24h尿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DBP、24h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尿量、临床效果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胎龄、体重、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安全,且临床效果好.

    作者:雷良艳;雷敏;严玉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对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与不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07月~2017年12月期间,将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对照组术后不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的VAS评分(1.43±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密度(-1.81±0.30)g/cm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

    作者:郭小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无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不采用任何止痛措施,无痛组选用药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母婴安全状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无痛组镇痛后各阶段VAS评分及产后出现量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更高(P<0.05).结论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并能减少产妇出血量,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侯晓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门诊患儿3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总7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TNF-a、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以我院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30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4例.使用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效果优异,且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香油阴道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目的 对丁香油阴道栓剂的制备参数及质量进行考察,研制出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丁香油栓剂.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采用单因素筛选法筛选处方,热熔法制备栓剂;并采用UV法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抑菌试验抑菌圈的大小判断其抑菌效果.结果 处方比例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80:PEG4000:PEG6000:蒸馏水:甘杆菌油=15:1.5:11:11:10.5:1时,制得的栓剂表面光滑,触感良好,成型性良好,融变时限符合要求;经UV法测得其浓度为257.3μg·mL-1;经抑菌试验显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的抑菌圈分别为为(1.60cm、2.00cm、1.80cm)、(1.50cm、1.40cm、1.40cm)和(1.1cm、1.0cm、1.0cm)cm,具有抑菌效果.结论 本实验所制备的阴道栓剂具有抑菌能力,其成型性,融变时限等基本符合药典要求.

    作者:王二丽;杨秀娟;杜卓;谭淑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目的 研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治疗,Ⅱ组施加奥扎格雷钠+疏血通治疗,两组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在施治后的NIHSS、ADL评测上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够明显提升药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作者:秦丹;温莹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降糖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的系统评价

    目的 比较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5篇RCTs,Meta分析结果两种药物在降低空腹血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米格列醇组餐后2h血糖(2hPG)水平低于阿卡波糖组;米格列醇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阿卡波糖组.结论 米格列醇降低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疗效优于阿卡波糖,餐后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优选米格列醇.

    作者:张帆;宋沧桑;董洪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和30min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和30min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56例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研究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0min.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WBC、Hb、N%、PCT、CRP、PLT、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Hb、PLT、A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WBC、N%、PCT、CRP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治疗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相较于静脉滴注30min而言疗效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蔡书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体会

    本文探讨本单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建立、运行过程中,通过优化流程,保障用药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经验.

    作者:彭学清;周覃;刘义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68例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高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血药浓度.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药浓度为(16.43±2.17)mg·L-1、治疗总有效率88.24%、达到预计浓度的占比为91.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66±1.03)mg·L-1、61.76%、70.5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与对照组14.7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高剂量万古霉素更为合适.

    作者:段红光;范津菘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灯通脑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丹灯通脑胶囊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9mg·kg-1组和丹灯通脑胶囊378、126、42mg·kg-1组,灌胃给药1日1次,连续给药6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浴的方法复制血瘀大鼠模型,观察丹灯通脑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纤溶凝血系统功能(PT,TT,APTT和FIB)、血浆血栓烷B2,前列环素水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活性影响,来探讨丹灯通脑胶囊的抗血栓作用机理.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灯通脑胶囊各剂量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378mg·kg-1剂量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浆APTT显著增加(P<0.01或P<0.05);各剂量组TXB2值显著降低(P<0.01),378、126mg·kg-1组6-Keto-PGF1a值和6-Keto-PGF1a/TXB2升高(P<0.05),378mg·kg-1组PAI值降低(P<0.05),各项指标均呈现剂量相关性.结论 丹灯通脑胶囊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其抗血栓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栓烷A2合成,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活性有关.

    作者:张志伟;关秀伟;郝文艳;黄吉生;王馨伟;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患高血压心脏病者,根据随机排序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采用厄贝沙坦为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之上的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之上的意义(P<0.05).结论 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开展治疗,既可以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地降低,又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被推广应用至临床上的价值.

    作者:王文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左乙拉西坦添加疗法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疗的64例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使用苯巴比妥片、卡马西平片治疗,Ⅱ组同时添加左乙拉西坦口服,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药效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高,达到71.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期的MoCA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12周、24周,Ⅱ组相对Ⅰ组在MoCA评分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实验期间均有出现药物副反应,但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是一种可行用药方案,能够提升药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马建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板蓝根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疗效观察与护理探讨

    目的 研讨甲型H1 N1流感患者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板蓝根颗粒联合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参与实验,并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35)接受磷酸奥司他韦单药治疗,Ⅱ组(n=35)在上述条件下联合板蓝根颗粒冲服,两组同时接受一系列适当的护理指导,对比评估两组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Ⅱ组相比Ⅰ组在临床药效上显著提高,总有效率达97.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的流感症状(咳嗽/咳痰、发热)缓解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期间均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 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及板蓝根颗粒治疗与护理有确切的效果,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黄运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疗效评价

    目的 对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效果展开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329例,其中包含2015年的患者80例,2016年的患者82例,2017年的患者136例,和2018年的患者31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共210例,对照组患者共119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替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在医学临床领域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爱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颗粒中Δ2异构体和降解杂质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头孢氨苄颗粒中Δ2异构体和降解杂质.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3.0),流动相B为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 头孢氨苄与其5个相关杂质分离度均符合要求,各杂质在其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分别为0.03μg·mL-1、0.02μg·mL-1、0.04μg·mL-1、0.03μg·mL-1、0.02μg·mL-1,精密度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头孢氨苄颗粒质量控制和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

    作者:田爱俊;郝福;申琳;杨晓玲;张艳侠;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