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

侯晓飞

关键词: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摘要: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无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不采用任何止痛措施,无痛组选用药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母婴安全状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无痛组镇痛后各阶段VAS评分及产后出现量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更高(P<0.05).结论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并能减少产妇出血量,保障母婴健康.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石英毛细管柱,载气:氮气,FID检测器,等温程序:60℃保持10min,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25min,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250℃.结果 乙醇在43.1~247.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均在100.5%,RSD为2.64%(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申琳;郝福;张艳侠;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药学会诊的文献分析

    目的 研究我国药学会诊现状,为药师从事会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89~2016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药师会诊的相关文献,利用execl表格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得到文献160篇,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大部分文献发表在2009年以后,2009年~2016年文献数量149篇,占文献总量的93.1%;案例分析类文献数量大,占总文献量的50.6%;自2009年后文献增幅较快;三级医院文献133篇,占文献总量的83.1%,明显高于二级医院;文献第一作者职称以中高级为主,集中在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广西、上海、北京等地;统计源以上级别期刊占到52.5%;会诊内容主要是抗感染药物.结论 我国药学会诊于1999年已经起步,但前期发展较慢,自2009年后发展迅速;药学会诊发展不均衡,目前仍然没有深入,需要加强制度支撑和技术支撑;文献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张标;熊建群;杨远荣;邹小娟;胡惟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舒肝解郁胶囊和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为了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和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从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解郁组、天寡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括患者40例,其中住院对照组接受模拟胶囊治疗(1次150mg,早晚各1次),解郁组接受舒肝解郁胶囊治疗(1次720mg,早晚各1次),天寡组接受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1次150mg~300mg,早上或晚上服或者早晚各服1次,病情严重者1次300mg,早晚各1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简易测定量表(WHO-QO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CHN)得分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解郁组和天寡组评分在HAMD、HAMA、WHO-QOL、PSQI、PSPCHN5方面的评分均占优势,且以解郁组为突出,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采取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健昌;刘清霞;韶正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评价

    目的 对乙肝肝硬化应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比较,每组39例患者,给予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方面,治疗后,观察组IL-6和IL-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INF-γ和IL-10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缓解肝纤维化,纠正机体炎性因子紊乱现象,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薛世明;屈阳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引流量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两组PT、APT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引流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均具有预防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但利伐沙班在用药方面更具有优势,并且能够降低术后引流量,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冯小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缩短门诊患者在西药房的候药时间差异的分析和应用

    目的 缩短西药房取药高峰期时门诊患者候药时间的差异.方法 在每日的取药高峰期抽取三个时间段的时间,记录三个发药窗口的候药时间,分析得出取药高峰期时同一时间缴费的患者候药时间差异的原因,调整窗口分诊断的科室,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药品在药架的位置,根据药品的体积放置已调配好处方的位置,评价改善后的效果.结果 发药窗口的同一时间缴费的患者候药时间相近.结论 门诊药房需要不断地优化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王艳梅;曾路才;刘锦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以我院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30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4例.使用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效果优异,且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七叶皂苷钠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进行探讨,每组3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连续治疗28天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6.19±1.09)分较对照组(9.85±1.07)更低,t=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28天后,观察组的血肿体积为(8.11±2.03)、水肿带体积为(7.11±0.42)、对照组的血肿体积为(13.02±2.01)、水肿带体积为(10.83±0.54),数据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比较低,t=7.964、t=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快血肿吸收,疗效比较显著,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屈阳阳;薛世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加强药剂科管理时处方5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加强药剂科管理时的处方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药剂科管理前后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40%,问题发生率为33.40%;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80%,问题发生率为1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处方中主要存在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工作可以大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问题发生率,适合在各大医院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究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4月11日至2017年4月20日我院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45例,应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单一组(45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对比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C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单一组明显更低,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空腹C肽、餐后1 hC肽、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单一组明显更高,P<0.05;联合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相比单一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较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卢沛珠;饶志辉;江艳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溶媒的合理选择

    目的 探讨影响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安全性的因素,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在线资料、CNKI数据库和市售的质子泵抑制剂药品说明书等资料,以溶媒为切入点,对注射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溶媒的选择、溶媒的体积以及药物的配制方法,均会对质子泵抑制的用药安全产生影响.结论 在临床应用时,不同种类的PPIs和不同厂家的同一种PPIs在药品说明书中均有着不同的规定,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磊;朱宏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硫酸镁解痉、镇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量、24h尿蛋白,新生儿胎龄、体重、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SBP、DBP、24h尿量、24h尿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DBP、24h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尿量、临床效果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胎龄、体重、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安全,且临床效果好.

    作者:雷良艳;雷敏;严玉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8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照组39例给予患者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39例在此基础上联用叶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TM、ET-1、NO)和Hcy水平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TM、ET-1、NO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TM、ET-1和Hcy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NO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44%,明显高于参照组82.05%,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疾病效果确切,有利于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避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刘阳贵;高星;王振;文传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大小将106名患者由小到大进行排序,相同年龄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由小到大进行排序;然后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偶数者作为观察组,奇数者作为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基于此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13%(43/53)比观察组94.34%(50/5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NHISS评分比观察组高,ADL评分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较佳.

    作者:刘彦;赵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离子液体在罗格列酮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新的合成方法,以提高罗格列酮衍生物的收率.方法 以罗格列酮和氯乙酸甲酯为原料,离子液体为溶剂,在碱催化条件下合成罗格列酮衍生物(罗格列酮乙酸甲酯).结果 探讨了各主要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佳反应条件;产物经IR和1 H-NMR得以确证.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具有易操作、收率高、离子液体易于回收等优点.

    作者:胡思星;沈良贤;吴禄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聚全;孙培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对肺癌胸腔积液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不同药物胸腔注射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54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7例.此次研究乙组是胸腔注射顺铂,研究甲组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注射顺铂+艾迪注射液的效果确切,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且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白金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检测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及意义

    目的 研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80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此次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 结果可知,血清中万古霉素的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9.8%、101.1%、98.9%,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都低于2.5%;分析方法的低检测浓度是2.0mg·L-1,线性范围是2.0~170mg·L-1.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更加简单方便,而且速度快,准确度高,在临床上应用度广,因此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作者:许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为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受体和白细胞抗原等与ADR的相关性,为患者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和佳的用药剂量,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减少ADR发生率,实现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结果 和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ADR相关基因,该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个体用药后出现ADR的可能性大小,临床可在药物治疗前对患者先行基因检测,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玉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医的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98例,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8例,对照组数据为39例,差异较为显著(P<0.05);②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为(7.25±3.33)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10例,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郭建红;郑宗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