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沛珠;饶志辉;江艳华
目的 讨论分析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以及实验组(地氯雷他片治疗),平均每组患者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5.34%(41/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率83.72%(36/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有口干、头痛、疲倦以及心悸,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95%(6/43)显著高于实验组的发生率4.65%(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采取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韩瑞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依托考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以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将来我院就诊的8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1日75mg,治疗组给予依托考昔1日120mg,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嘌呤饮食,多饮水,卧床休息等对症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服药前以及服药1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变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上效果显著,两组患者服药1周后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盛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真菌性角膜炎应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83%、77.09%,(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角膜溃疡缓解时间、异物感缓解时间、前房积脓缓解时间、畏光流泪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伊曲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且总有效率显著,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闫文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聚全;孙培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根管消毒效果及封药后疼痛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甲醛甲酚治疗,观察组给予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00%)明显好于对照组(6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碘仿可对患者根管进行良好消毒,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学梅;娄新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和30min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56例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研究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0min.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WBC、Hb、N%、PCT、CRP、PLT、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Hb、PLT、A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WBC、N%、PCT、CRP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治疗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相较于静脉滴注30min而言疗效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蔡书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磷酸肌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分别49例.对照组予以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予以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磷酸肌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APN、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血清APN、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与磷酸肌酸联合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APN、NT-proBNP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崔留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地奥司明片结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地奥司明片结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和对照组(迈之灵片结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每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区别.结果 术后4天两组患者便血治疗情况差异不大,疼痛等其他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明显;术后7天,两组患者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实验组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 地奥司明片与马应龙痔疮栓联合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延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西达本胺原料药中4种残留溶剂的气相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SPB-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32mm×0.5μm),进样口温度:180℃,进样量0.1mL,分流比1:1;柱温:40℃,保持4min,12℃/min升温至100℃,再以40℃/min升温至220℃,保持4min;检测器为FID,温度:250℃;载气:N2,恒流:2mL·min-1;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结果 各残留溶剂均可以达到基线分离.测得甲醇、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线性关系良好.甲醇、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3%(n=6)、97.87%(n=6)、99.15%(n=6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西达本胺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朱克旭;张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石英毛细管柱,载气:氮气,FID检测器,等温程序:60℃保持10min,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25min,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250℃.结果 乙醇在43.1~247.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均在100.5%,RSD为2.64%(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申琳;郝福;张艳侠;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临床研究协调员岗位能力培训及考核经验,为其他机构提供参考.方法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及各专业共同制订CRC岗位能力培训课程,机构办制订CRC培训计划,并设计案例形式的考题对CRC进行考核.结果 除方案违背情况及临床试验资料管理不能达到期望值外,其余均达到预期目标.SAE上报及时性达到100%,受试者访视超窗情况为0,均优于预期目标.结论 机构对CRC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及考核,极大地提高了CRC岗位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试验质量.
作者:王桂凤;李雪芹;尚治新;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于文献报道,对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预防对策.显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饮片引起的12种不良反应中,以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症状较为多见.根据文献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剂量过大、药物存在毒性、禁忌与配伍及个体差异等.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以丹参、马钱子、川芎、斑螯及当归为主.
作者:郑旭霞;刘培建;吴晓龙;秦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引流量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两组PT、APT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引流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均具有预防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但利伐沙班在用药方面更具有优势,并且能够降低术后引流量,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冯小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来自我院急诊科2016年4月 ~2018年4月接收的120例急诊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与比伐芦定组(采用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比伐芦定治疗后,比伐芦定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的73.3%,差异经比较,P<0.05;比伐芦定组的小出血事件、大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3.3%、10.0%,略低于普通肝素组的8.3%、5.0%、15.0%,但二者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时辅助于比伐芦定治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对普通肝素来讲更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六味能消胶囊与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R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兰索拉唑及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者设作对照组(25例),于此基础上结合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者设作研究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胃灼热(0.81±0.21)分、反酸(0.79±0.18)分等临床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职能(78.35±1.41)分、躯体疼痛(78.69±1.35)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对比高度差异(P>0.05).结论 RE患者经六味能消胶囊以及兰索拉唑、莫沙必利配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制的管理效果,避免在集中配置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伤害.方法 应建立专门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监督各工作人员都能遵照规章制度进行,并在调配中心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以及药品,对药物配制的操作方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合理的处理废弃物.结果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8年来,未发生1起与化疗药物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也无1人发生由于化疗药品造成的职业伤害事件.结论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化疗药物进行集中配制时,应对其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清洁做好保障.
作者:黄桂雪;陈元英;李仰瑶;林丽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药师对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将随机抽选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未开展药师综合管理措施之前的100份麻醉药品处方和100份精神药品处方收入参照组,予以常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措施,将随机抽选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开展药师综合管理措施之后的100份麻醉药品处方和100份精神药品处方收入实验组,予以药师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综合管理措施,统计和研究两组麻醉药品应用不合理总计率、精神药品应用不合理总计率.结果 实验组麻醉药品应用不合理总计率(1.00%)明显低于参照组麻醉药品应用不合理总计率(7.00%),P<0.05,证明数据间予以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精神药品应用不合理总计率(1.00%)明显低于参照组精神药品应用不合理总计率(8.00%),P<0.05,证明数据间予以分析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层医院药师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开展有效管理可获得良好效果,提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应用合理性.
作者:刘冬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研究治疗四肢骨干骨折采用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11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A组患者接受鹿瓜多肽治疗,B组患者接受骨肽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骨痂出现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股骨干、胫骨干及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2周及3周出现骨痂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而在4周、5周及6周上出现骨痂的比例比B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有助于缩短四肢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加快骨痂形成,值得推广.
作者:罗盛;罗瑞文;梁伯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医的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98例,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8例,对照组数据为39例,差异较为显著(P<0.05);②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为(7.25±3.33)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10例,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郭建红;郑宗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对象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借助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结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结合组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结合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常规组(78.43%)(P<0.05).结论 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减小子宫体积,改善疗效.
作者:吴佩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