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FOL和VitB12水平检测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英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清叶酸, 维生素B12,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叶酸(FOL)和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检测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11月 ~2017年10月我院治疗的68例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FOL、Vit B12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OL、Vit B12水平相对较低;较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FOL、Vit B12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OL、Vit B12水平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FOL和Vit B12可作为MA诊断中的有效指标,通过对FOL和Vit B12水平进行定期监测有利于为MA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老年男性肺心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红景天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相关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SV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红景天注射液可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其炎性因子TNF-α、IL-8水平,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姚晓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8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照组39例给予患者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39例在此基础上联用叶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TM、ET-1、NO)和Hcy水平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TM、ET-1、NO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TM、ET-1和Hcy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NO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44%,明显高于参照组82.05%,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疾病效果确切,有利于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避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刘阳贵;高星;王振;文传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降钙素原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比利福喷丁、利福平两种药物在肺结核上的治疗效果以及给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选择的药物为利福平,研究组选择的药物为利福喷丁.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的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54/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45/6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利福平,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治疗效果更强,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

    作者:沈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符合选取标准的1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研究组SV、EF、CO、CI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王秀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讨脑性瘫痪儿童接受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实验抽选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脑性瘫痪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Ⅰ组(n=27)单纯接受康复训练治疗,Ⅱ组(n=27)在上述基础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对比评估两组儿童的康复情况.结果 相比Ⅰ组,Ⅱ组患儿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GMFM-88量表评分、S-S评分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两项评分相比Ⅰ组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性瘫痪儿童实施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并促进患儿运动功能、语言能力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伏立康唑片致视觉异常和视神经萎缩1例

    伏立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在伏立康唑治疗过程中常引起视觉异常,但视神经萎缩少见.本文分析1例因肺部真菌感染口服伏立康唑患者,第1天服药1h后双眼视物模糊,第2天右眼恢复正常,但直到第5天停药,左眼视力持续性下降,会诊考虑视神经萎缩.患者直至出院,左眼视力未恢复.提示我们,在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时,要做好用药监护,尽可能做好个体化给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婧琪;朱芹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52例烧伤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予以莫匹罗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24/26)较对照组61.54%(16/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实验组(18.06±3.56)d较对照组(31.18±5.47)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患者联合采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莫匹罗星治疗,可有效杀灭MRSA,显著加速创面愈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公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院实施智能药房后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综述我院实施智能药房后的应用现状,归纳分析总结,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以传统药房的经验为基础,采用多种类型的自动化控制软件和系统、自动呼叫系统、智能药篮、LED灯等技术,确保药品发放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 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发药的差错率.结论 门诊药房智能发药系统的应用,体现了高效、智能、准确、安全的特点.

    作者:陈文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左乙拉西坦添加疗法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疗的64例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使用苯巴比妥片、卡马西平片治疗,Ⅱ组同时添加左乙拉西坦口服,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药效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高,达到71.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期的MoCA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12周、24周,Ⅱ组相对Ⅰ组在MoCA评分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实验期间均有出现药物副反应,但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是一种可行用药方案,能够提升药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马建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国产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A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国产奥司他韦颗粒在儿童流行性感冒A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流行性感冒A型患儿分成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前组应用进口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后组应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比较两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和药物总体疗效.结果 观察组咽痛缓解时间(41.58±11.26)h、鼻塞缓解时间(47.51±14.21)h、咳嗽缓解时间(51.5±9.36)h、发热缓解时间(10.21±8.21)h都比对照组短,药物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 国产奥司他韦颗粒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A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龙土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56例EGFR阳性食管癌患者根据病情分期分为常规组(22例)和联合组(3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化疗,联合组患者予以常规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转移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其3年生存率、转移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靶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靶点,对食管癌患者采取西妥昔单抗结合化疗有助于提高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枸橼酸咖啡因〔1〕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2例胎龄30~35周呼吸暂停早产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别纳入枸橼酸咖啡因组和氨茶碱组各21例.两组患者都在常规治疗(按摩脊背、弹足底、保持正确的体位、托背加唤醒等,若仍不能缓解并出现发绀时予以复苏囊正压给氧)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则加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儿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作为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栋钦;胡伟滨;肖建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石英毛细管柱,载气:氮气,FID检测器,等温程序:60℃保持10min,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25min,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250℃.结果 乙醇在43.1~247.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均在100.5%,RSD为2.64%(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申琳;郝福;张艳侠;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疑难病例会诊的分析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参与两例疑难病例治疗的会诊过程.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分析疑难病例的用药过程,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的疑难病例会诊,需要参照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新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其他相关药学知识.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融入到临床治疗团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等,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预防潜在风险.

    作者:刘青;王砚;王静;赵前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歇性给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歇性给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比卡鲁胺+戈舍瑞林连续给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比卡鲁胺+戈舍瑞林间歇性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血清游离PSA(f-PS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PSA及f-PSA值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歇性给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可有效降低PSA及f-PSA值,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吕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运用PDCA循环干预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

    目的 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加强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制定门诊护理站急救药品、高危药品、普通备用药品和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评价指标和标准,采用PDCA循环,干预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结果 干预后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门诊护理站均建立了急救药品、高危药品等目录清单,效期管理符合标准,药品分类存放进一步规范,贮存条件有所改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也达到要求.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离子液体在罗格列酮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新的合成方法,以提高罗格列酮衍生物的收率.方法 以罗格列酮和氯乙酸甲酯为原料,离子液体为溶剂,在碱催化条件下合成罗格列酮衍生物(罗格列酮乙酸甲酯).结果 探讨了各主要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佳反应条件;产物经IR和1 H-NMR得以确证.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具有易操作、收率高、离子液体易于回收等优点.

    作者:胡思星;沈良贤;吴禄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54例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研讨慢性乙肝(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符合标准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Ⅰ组(n=54)接受常规基础治疗,Ⅱ组(n=54)在Ⅰ组基础上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ALT、AST等)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值较Ⅰ组均有显著性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期间的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用药较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来自我院急诊科2016年4月 ~2018年4月接收的120例急诊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与比伐芦定组(采用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比伐芦定治疗后,比伐芦定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的73.3%,差异经比较,P<0.05;比伐芦定组的小出血事件、大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3.3%、10.0%,略低于普通肝素组的8.3%、5.0%、15.0%,但二者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时辅助于比伐芦定治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对普通肝素来讲更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疗效评价

    目的 对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效果展开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329例,其中包含2015年的患者80例,2016年的患者82例,2017年的患者136例,和2018年的患者31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共210例,对照组患者共119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替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在医学临床领域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爱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