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张果

关键词:比伐芦定,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来自我院急诊科2016年4月 ~2018年4月接收的120例急诊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与比伐芦定组(采用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比伐芦定治疗后,比伐芦定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的73.3%,差异经比较,P<0.05;比伐芦定组的小出血事件、大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3.3%、10.0%,略低于普通肝素组的8.3%、5.0%、15.0%,但二者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时辅助于比伐芦定治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对普通肝素来讲更高,值得推荐.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香油阴道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目的 对丁香油阴道栓剂的制备参数及质量进行考察,研制出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丁香油栓剂.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采用单因素筛选法筛选处方,热熔法制备栓剂;并采用UV法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抑菌试验抑菌圈的大小判断其抑菌效果.结果 处方比例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80:PEG4000:PEG6000:蒸馏水:甘杆菌油=15:1.5:11:11:10.5:1时,制得的栓剂表面光滑,触感良好,成型性良好,融变时限符合要求;经UV法测得其浓度为257.3μg·mL-1;经抑菌试验显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的抑菌圈分别为为(1.60cm、2.00cm、1.80cm)、(1.50cm、1.40cm、1.40cm)和(1.1cm、1.0cm、1.0cm)cm,具有抑菌效果.结论 本实验所制备的阴道栓剂具有抑菌能力,其成型性,融变时限等基本符合药典要求.

    作者:王二丽;杨秀娟;杜卓;谭淑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降钙素原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比利福喷丁、利福平两种药物在肺结核上的治疗效果以及给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选择的药物为利福平,研究组选择的药物为利福喷丁.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的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54/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45/6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利福平,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治疗效果更强,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

    作者:沈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片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对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其中按常规措施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措施+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心功能指标和炎性反应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用药后观察组患者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FMD(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三者水平依次为(57.90±3.88)%、(8.71±0.97)%和(4.86±0.44)mg·L-1,而对照组患者LVEF、FMD、hs-CRP三者水平依次为(40.90±3.68)%、(7.37±0.92)%和(10.89±0.94)mg·L-1,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将瑞舒伐他汀钙片用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中,对改善心功能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均有效,提高康复速度,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韩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老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老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4例老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O5.结论 对于老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熊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挟滞证患儿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门诊患儿3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总7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TNF-a、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六味能消胶囊联合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六味能消胶囊与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R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兰索拉唑及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者设作对照组(25例),于此基础上结合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者设作研究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胃灼热(0.81±0.21)分、反酸(0.79±0.18)分等临床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职能(78.35±1.41)分、躯体疼痛(78.69±1.35)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对比高度差异(P>0.05).结论 RE患者经六味能消胶囊以及兰索拉唑、莫沙必利配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作者:朱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和30min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和30min对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56例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研究组28例予以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0min.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WBC、Hb、N%、PCT、CRP、PLT、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Hb、PLT、AST、ALT、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WBC、N%、PCT、CRP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3h治疗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相较于静脉滴注30min而言疗效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蔡书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两面针药材研究概况

    本文参考近年来关于两面针药材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中药材两面针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利于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使用.

    作者:文屏;刘秋桃;高咏莉;马粤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胃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收集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试验组)对于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HER-2阳性胃癌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RCT,合计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客观反应率〔RR=1.50,95%CI(1.31,1.72),P<0.001〕和疾病控制率〔RR=1.22,95%CI(1.14,1.31),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生存期〔HR=0.88,95%CI(0.80,0.96),P=0.005〕和无进展生存期〔HR=0.86,95%CI(0.79,0.94),P<0.001〕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RR=1.31,95%CI(1.05,1.63),P=0.02〕、心脏毒性发生率〔RR=2.87,95%CI(1.06,7.827),P=0.04〕和皮疹发生率〔RR=1.83,95%CI(1.01,3.34),P=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但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其特异性药物毒性,尤其是心脏毒性的发生.

    作者:张欢欢;田旭东;刘珉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中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中的优质护理策略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实施常规护理和52例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均采用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总结归纳优质护理策略,并对比两组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总住院时间、阴道恶露干净时间、总医疗费用,并评价负性情绪变化.结果 优质组与常规组引产成功率相近(P>0.05),但前者产后出血量、总医疗费用少于后者,总住院时间、阴道恶露干净时间短于后者,两组间数据经检验可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引产前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情绪量化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采用利凡诺尔、米非司酮联合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引产后康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有利于疏导负性情绪.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索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3月31日至2018年3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48例支气管哮喘儿童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可以有效保证其治疗效果,强化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CAG方案治疗,观察组以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27%、死亡率2.7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9.95%、18.92%(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周冰;梁立新;辛小海;令狐锐;李青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54例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研讨慢性乙肝(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符合标准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Ⅰ组(n=54)接受常规基础治疗,Ⅱ组(n=54)在Ⅰ组基础上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ALT、AST等)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值较Ⅰ组均有显著性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期间的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用药较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扶正散结法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扶正散结法联合CHOP方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的选取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86例,在我院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今,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每组43例.采用单纯的CHOP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化疗联合扶正散结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3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现象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两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下降,对照组CD8升高,其余指标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CHOP联合扶正散结法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作为参考方案.

    作者:姬卫国;李薇薇;李伟明;单艳;王祥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西达本胺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西达本胺原料药中4种残留溶剂的气相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SPB-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32mm×0.5μm),进样口温度:180℃,进样量0.1mL,分流比1:1;柱温:40℃,保持4min,12℃/min升温至100℃,再以40℃/min升温至220℃,保持4min;检测器为FID,温度:250℃;载气:N2,恒流:2mL·min-1;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结果 各残留溶剂均可以达到基线分离.测得甲醇、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线性关系良好.甲醇、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3%(n=6)、97.87%(n=6)、99.15%(n=6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西达本胺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朱克旭;张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114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57例,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1.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TRUST滴度均低于对照组,TRUST转阴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皮损消退例数、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溶媒的合理选择

    目的 探讨影响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安全性的因素,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在线资料、CNKI数据库和市售的质子泵抑制剂药品说明书等资料,以溶媒为切入点,对注射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溶媒的选择、溶媒的体积以及药物的配制方法,均会对质子泵抑制的用药安全产生影响.结论 在临床应用时,不同种类的PPIs和不同厂家的同一种PPIs在药品说明书中均有着不同的规定,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磊;朱宏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检测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及意义

    目的 研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80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此次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 结果可知,血清中万古霉素的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9.8%、101.1%、98.9%,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都低于2.5%;分析方法的低检测浓度是2.0mg·L-1,线性范围是2.0~170mg·L-1.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更加简单方便,而且速度快,准确度高,在临床上应用度广,因此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作者:许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疑难病例会诊的分析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参与两例疑难病例治疗的会诊过程.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分析疑难病例的用药过程,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的疑难病例会诊,需要参照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新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其他相关药学知识.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融入到临床治疗团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等,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预防潜在风险.

    作者:刘青;王砚;王静;赵前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药学会诊的文献分析

    目的 研究我国药学会诊现状,为药师从事会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89~2016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药师会诊的相关文献,利用execl表格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得到文献160篇,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大部分文献发表在2009年以后,2009年~2016年文献数量149篇,占文献总量的93.1%;案例分析类文献数量大,占总文献量的50.6%;自2009年后文献增幅较快;三级医院文献133篇,占文献总量的83.1%,明显高于二级医院;文献第一作者职称以中高级为主,集中在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广西、上海、北京等地;统计源以上级别期刊占到52.5%;会诊内容主要是抗感染药物.结论 我国药学会诊于1999年已经起步,但前期发展较慢,自2009年后发展迅速;药学会诊发展不均衡,目前仍然没有深入,需要加强制度支撑和技术支撑;文献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张标;熊建群;杨远荣;邹小娟;胡惟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