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伏立康唑片致视觉异常和视神经萎缩1例

周婧琪;朱芹汶

关键词:伏立康唑, 不良反应, 视觉异常, 视神经萎缩
摘要:伏立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在伏立康唑治疗过程中常引起视觉异常,但视神经萎缩少见.本文分析1例因肺部真菌感染口服伏立康唑患者,第1天服药1h后双眼视物模糊,第2天右眼恢复正常,但直到第5天停药,左眼视力持续性下降,会诊考虑视神经萎缩.患者直至出院,左眼视力未恢复.提示我们,在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时,要做好用药监护,尽可能做好个体化给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治疗中的作用,对比中外指南和内科学相关书籍制定详细的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中外指南,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甲亢合并肝损害需要监护保肝药的合理使用,监护抗甲状腺药物的起始治疗条件、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和肝脏毒性.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治疗可以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甲亢合并肝损害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周爱娟;李思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114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57例,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1.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TRUST滴度均低于对照组,TRUST转阴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皮损消退例数、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讨脑性瘫痪儿童接受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实验抽选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脑性瘫痪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Ⅰ组(n=27)单纯接受康复训练治疗,Ⅱ组(n=27)在上述基础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对比评估两组儿童的康复情况.结果 相比Ⅰ组,Ⅱ组患儿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GMFM-88量表评分、S-S评分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两项评分相比Ⅰ组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性瘫痪儿童实施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并促进患儿运动功能、语言能力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及对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影响评价

    目的 对真菌性角膜炎应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83%、77.09%,(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角膜溃疡缓解时间、异物感缓解时间、前房积脓缓解时间、畏光流泪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伊曲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且总有效率显著,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闫文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与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及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中抽选70例,并随机均等划入Ⅰ组与Ⅱ组,Ⅰ组接受常规基础用药,Ⅱ组在上述条件下接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两组同时辅以适当的护理指导,并比较治疗情况.结果 Ⅱ组相对Ⅰ组在施治效果上有明显提升,总有效率达到94.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儿在声嘶、咳嗽等各项喉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有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 对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安全、明显提升施治效果,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田永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予以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肌梗死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48/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发生率0%小于对照组11.54%(6/52,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促进症状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杨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以我院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30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4例.使用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效果优异,且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品取消加成后如何提高门诊药学服务质量

    目的 提高我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方法 总结我院门诊药房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结果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明显得到提高,患者也能感觉到药师带给他们的关怀.结论 加强药师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的教育,改善药房环境,增设便民药房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绍钧;杨凡;王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讨急性胆囊炎患者使用消炎利胆片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入组,Ⅰ组(n=34)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Ⅱ组(n=34)在Ⅰ组基础上配合消炎利胆片口服,分析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Ⅰ组与Ⅱ组的疗效,Ⅱ组总有效率提高相对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Ⅰ组与Ⅱ组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平均住院日,Ⅱ组在平均时间上相对Ⅰ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前给予消炎利胆片口服,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汪栋宇;黄伟明;阮勇;张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我院中药自动配药机

    目的 对中药自动配药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其在配药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将中药自动配药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自动配药机大大节省了配药的时间,保证了调剂质量,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串斗、卡机、信息错误等时有发生.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机械化工作已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人工智能必将替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中药自动配药机还应在探索中逐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文勇;周绿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石英毛细管柱,载气:氮气,FID检测器,等温程序:60℃保持10min,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25min,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250℃.结果 乙醇在43.1~247.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均在100.5%,RSD为2.64%(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头孢氨苄颗粒中乙醇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申琳;郝福;张艳侠;侯金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加强药剂科管理时处方5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加强药剂科管理时的处方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药剂科管理前后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40%,问题发生率为33.40%;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80%,问题发生率为1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处方中主要存在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工作可以大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问题发生率,适合在各大医院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运用PDCA循环干预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

    目的 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加强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制定门诊护理站急救药品、高危药品、普通备用药品和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评价指标和标准,采用PDCA循环,干预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结果 干预后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门诊护理站均建立了急救药品、高危药品等目录清单,效期管理符合标准,药品分类存放进一步规范,贮存条件有所改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也达到要求.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门诊护理站基数药品管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送检的标本,分离、培养、鉴定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994份标本检出病原菌282株,阳性率14.14%,检出量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25.18%)、铜绿假单胞菌(14.18%)、肺炎克雷伯氏菌(13.8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99%).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较为敏感.结论 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志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联用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 ~2018年3月在我医院妇产科发生的产后出血产妇96例,根据治疗手段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产妇术后止血时间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并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联合用药治疗后产妇的总有效率高达93.75%,对照组产妇有效率近79.17%,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能在短时间内止血,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超过30min,且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都出现了相似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恶心呕吐等,观察组发生率18.75%,对照组20.83%,两组差异无可比性(P>0.05).结论 三者联合用药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用药安全,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作者:吴改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研究治疗四肢骨干骨折采用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11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A组患者接受鹿瓜多肽治疗,B组患者接受骨肽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骨痂出现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股骨干、胫骨干及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2周及3周出现骨痂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而在4周、5周及6周上出现骨痂的比例比B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有助于缩短四肢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加快骨痂形成,值得推广.

    作者:罗盛;罗瑞文;梁伯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符合选取标准的1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研究组SV、EF、CO、CI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王秀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急诊ICU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两组治疗期间均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时、用药后3h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h两组平均动脉压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咪达唑仑,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脑出血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近,但右美托咪定治疗可减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安全性佳.

    作者:常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CAG方案治疗,观察组以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27%、死亡率2.7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9.95%、18.92%(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周冰;梁立新;辛小海;令狐锐;李青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四种芦丁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为指标,对比沸水提取法,碱提酸沉法,醇水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优缺点.结果 四种提取法的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分别为407.8mg·g-1,422.3mg·g-1,304.9mg·g-1,321.7mg·g-1和684.4mg·g-1,696.3mg·g-1,532.1mg·g-1和589.1mg·g-1.结论 沸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提取率较高.

    作者:涂清波;孙振翰;徐晓芳;朱安宏;吴娜;何立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