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芦丁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涂清波;孙振翰;徐晓芳;朱安宏;吴娜;何立巍

关键词:槐米, 芦丁, 提取方法
摘要:目的 比较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为指标,对比沸水提取法,碱提酸沉法,醇水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优缺点.结果 四种提取法的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分别为407.8mg·g-1,422.3mg·g-1,304.9mg·g-1,321.7mg·g-1和684.4mg·g-1,696.3mg·g-1,532.1mg·g-1和589.1mg·g-1.结论 沸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提取率较高.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根管消毒效果及封药后疼痛反应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究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根管消毒效果及封药后疼痛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甲醛甲酚治疗,观察组给予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00%)明显好于对照组(6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碘仿可对患者根管进行良好消毒,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学梅;娄新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制的管理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制的管理效果,避免在集中配置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伤害.方法 应建立专门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监督各工作人员都能遵照规章制度进行,并在调配中心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以及药品,对药物配制的操作方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合理的处理废弃物.结果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8年来,未发生1起与化疗药物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也无1人发生由于化疗药品造成的职业伤害事件.结论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化疗药物进行集中配制时,应对其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清洁做好保障.

    作者:黄桂雪;陈元英;李仰瑶;林丽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院实施智能药房后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综述我院实施智能药房后的应用现状,归纳分析总结,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以传统药房的经验为基础,采用多种类型的自动化控制软件和系统、自动呼叫系统、智能药篮、LED灯等技术,确保药品发放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 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发药的差错率.结论 门诊药房智能发药系统的应用,体现了高效、智能、准确、安全的特点.

    作者:陈文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G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搽剂中樟脑、薄荷脑、苯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氨搽剂中樟脑、薄荷脑、苯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Agilent 19095N-123 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μm),FID检测器,柱温160℃,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载气为氮气,柱流量6.0mL·min-1,空气流量450mL·min-1,氢气流量40mL·min-1.结果 三组分的分离度和线性关系良好,樟脑、薄荷脑、苯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6~2.016 mg·mL-1(r=0.99995),0.3920~3.920 mg·mL-1(r=0.99997),0.2016~2.016 mg·mL-1(r=0.9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2%(RSD=1.5%)、97.53%(RSD=1.8%)和99.01%(RSD=1.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氨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任男;李振兴;刘福胜;高源;安宝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校医院用药规律和合理用药服务

    目的 调查某高校医院药品临床使用情况,了解用药规律,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 统计分析2016~2017年我院销售额前50位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和日治疗费用.结果 2016年和2017年中成药金额构成比分别为54.5%和52.53%,心血管系统药物和中成药祛瘀剂占47.31%.慢性病用药趋势在逐年上升,体现为离退休教师为药品消耗主体人群.结论 关注离退休教师用药情况,参与用药管理,做好药学服务,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夏艺;王莉;马珑;马丹凤;莫国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参考用药规律性将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纳入的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将100例用药规律患者作为用药规律组,将100例用药不规律患者作为用药不规律组,分析统计用药规律组与用药不规律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数据统计研究显示,本次分析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共200例,其中药物不良反应占据22.00%;用药规律组不良反应占据16.00%,用药不规律组不良反应占据28.00%,统计学具有显著的数据参考差异(P<0.05).文化程度低、高龄、合并并发症、合并临床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高,与不存在以上症状的患者对比,统计学具有显著的数据参考差异(P<0.05).结论 文化程度、年龄、合并症、高危因素、临床症状等是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杨海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伏立康唑片致视觉异常和视神经萎缩1例

    伏立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在伏立康唑治疗过程中常引起视觉异常,但视神经萎缩少见.本文分析1例因肺部真菌感染口服伏立康唑患者,第1天服药1h后双眼视物模糊,第2天右眼恢复正常,但直到第5天停药,左眼视力持续性下降,会诊考虑视神经萎缩.患者直至出院,左眼视力未恢复.提示我们,在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时,要做好用药监护,尽可能做好个体化给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婧琪;朱芹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聚全;孙培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胃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收集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试验组)对于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HER-2阳性胃癌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RCT,合计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客观反应率〔RR=1.50,95%CI(1.31,1.72),P<0.001〕和疾病控制率〔RR=1.22,95%CI(1.14,1.31),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生存期〔HR=0.88,95%CI(0.80,0.96),P=0.005〕和无进展生存期〔HR=0.86,95%CI(0.79,0.94),P<0.001〕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RR=1.31,95%CI(1.05,1.63),P=0.02〕、心脏毒性发生率〔RR=2.87,95%CI(1.06,7.827),P=0.04〕和皮疹发生率〔RR=1.83,95%CI(1.01,3.34),P=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但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其特异性药物毒性,尤其是心脏毒性的发生.

    作者:张欢欢;田旭东;刘珉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52例烧伤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予以莫匹罗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24/26)较对照组61.54%(16/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实验组(18.06±3.56)d较对照组(31.18±5.47)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残余创面并MRSA感染患者联合采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莫匹罗星治疗,可有效杀灭MRSA,显著加速创面愈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公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托考昔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以及疼痛程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依托考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因子以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将来我院就诊的8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1日75mg,治疗组给予依托考昔1日120mg,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嘌呤饮食,多饮水,卧床休息等对症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服药前以及服药1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变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上效果显著,两组患者服药1周后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盛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加强药剂科管理时处方5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加强药剂科管理时的处方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药剂科管理前后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40%,问题发生率为33.40%;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80%,问题发生率为1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处方中主要存在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工作可以大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问题发生率,适合在各大医院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PCI术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治疗的病例报告

    本文主要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一例PCI术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治疗过程,为此类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

    作者:陈艳;蔡小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为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受体和白细胞抗原等与ADR的相关性,为患者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和佳的用药剂量,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减少ADR发生率,实现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结果 和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ADR相关基因,该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个体用药后出现ADR的可能性大小,临床可在药物治疗前对患者先行基因检测,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玉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香油阴道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目的 对丁香油阴道栓剂的制备参数及质量进行考察,研制出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丁香油栓剂.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采用单因素筛选法筛选处方,热熔法制备栓剂;并采用UV法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抑菌试验抑菌圈的大小判断其抑菌效果.结果 处方比例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80:PEG4000:PEG6000:蒸馏水:甘杆菌油=15:1.5:11:11:10.5:1时,制得的栓剂表面光滑,触感良好,成型性良好,融变时限符合要求;经UV法测得其浓度为257.3μg·mL-1;经抑菌试验显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的抑菌圈分别为为(1.60cm、2.00cm、1.80cm)、(1.50cm、1.40cm、1.40cm)和(1.1cm、1.0cm、1.0cm)cm,具有抑菌效果.结论 本实验所制备的阴道栓剂具有抑菌能力,其成型性,融变时限等基本符合药典要求.

    作者:王二丽;杨秀娟;杜卓;谭淑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黄汤加减结合光照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三黄汤加减结合光照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黄疸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光照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三黄汤加减结合光照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黄汤加减结合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

    作者:孟庆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对肺癌胸腔积液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不同药物胸腔注射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54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7例.此次研究乙组是胸腔注射顺铂,研究甲组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注射顺铂+艾迪注射液的效果确切,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且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白金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七叶皂苷钠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进行探讨,每组3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连续治疗28天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6.19±1.09)分较对照组(9.85±1.07)更低,t=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28天后,观察组的血肿体积为(8.11±2.03)、水肿带体积为(7.11±0.42)、对照组的血肿体积为(13.02±2.01)、水肿带体积为(10.83±0.54),数据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比较低,t=7.964、t=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快血肿吸收,疗效比较显著,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屈阳阳;薛世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测多评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3种黄酮类成分

    目的 建立以柚皮苷为内标的一测多评方法,用以验证该方法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质量评价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以柚皮苷为内标,分别建立柚皮苷与橙皮苷、新橙皮苷的相对较正因子,计算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橙皮苷、新橙皮苷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在测定中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结果 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以柚皮苷为内标同时测定橙皮苷、新橙皮苷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定量分析.

    作者:陆林玲;钱叶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研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随机非盲分组实验,Ⅰ组接受氢氯噻嗪+缬沙坦治疗,Ⅱ组接受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血压变异性,并予以比较.结果 施治前,两组在24 h SBPV、白昼及夜间SBPV指标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Ⅱ组相对Ⅰ组在上述SBPV指标值上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施治前的24 h DBPV、白昼DBPV及夜间DBPV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Ⅱ组除夜间DBPV指标与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DBPV指标值与Ⅰ组相比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是一种可行联合用药方案,较氢氯噻嗪+缬沙坦更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值得推荐.

    作者:徐保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