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文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的穿支病变患者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在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失败的穿支病变的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单独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常规用药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展开比较,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以95.45%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结论 临床上对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失败病例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缩短患者脊髓休克期,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有益于预后,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建军;刘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为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受体和白细胞抗原等与ADR的相关性,为患者选择适合的药物种类和佳的用药剂量,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减少ADR发生率,实现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结果 和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ADR相关基因,该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个体用药后出现ADR的可能性大小,临床可在药物治疗前对患者先行基因检测,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玉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效果展开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329例,其中包含2015年的患者80例,2016年的患者82例,2017年的患者136例,和2018年的患者31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共210例,对照组患者共119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替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在医学临床领域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爱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讨异位妊娠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1月 ~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41)仅接受西医治疗,Ⅱ组(n=41)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两组同时配合适当的护理指导,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药效、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Ⅱ组相比Ⅰ组在临床药效(95.1%)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对比,Ⅱ组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与适当的护理指导,能够显著提升药效,同时促进患者相关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蒋秋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枸橼酸咖啡因〔1〕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2例胎龄30~35周呼吸暂停早产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别纳入枸橼酸咖啡因组和氨茶碱组各21例.两组患者都在常规治疗(按摩脊背、弹足底、保持正确的体位、托背加唤醒等,若仍不能缓解并出现发绀时予以复苏囊正压给氧)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则加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儿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作为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栋钦;胡伟滨;肖建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将5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和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每组患者253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以及治疗两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调控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原草;殷琪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胶囊共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病患应用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胶囊共同治疗.经过治疗,以每组病患治疗前后的心绞痛情况,血脂调节情况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为评定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病患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较对照组高,且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都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心电图以及心绞痛的改善情况都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和通心络胶囊共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明显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促进各项血脂指标的调节,加快病患的康复,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何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品,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治疗一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心率、低心率、高心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平均心率、低心率、高心率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平均心率、低心率、高心率较高,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提高了临床总有效率,提升了患者的平均心率、低心率、高心率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惠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参考用药规律性将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纳入的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将100例用药规律患者作为用药规律组,将100例用药不规律患者作为用药不规律组,分析统计用药规律组与用药不规律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数据统计研究显示,本次分析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共200例,其中药物不良反应占据22.00%;用药规律组不良反应占据16.00%,用药不规律组不良反应占据28.00%,统计学具有显著的数据参考差异(P<0.05).文化程度低、高龄、合并并发症、合并临床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高,与不存在以上症状的患者对比,统计学具有显著的数据参考差异(P<0.05).结论 文化程度、年龄、合并症、高危因素、临床症状等是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杨海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近三年收治的526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下配合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期间给予两组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心衰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对比Ⅰ组相关数据,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而BNP、去甲肾上腺素检测值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施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配合精心的指导干预,能够明显优化疗效,促进心室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研究治疗四肢骨干骨折采用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11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A组患者接受鹿瓜多肽治疗,B组患者接受骨肽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骨痂出现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股骨干、胫骨干及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2周及3周出现骨痂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而在4周、5周及6周上出现骨痂的比例比B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有助于缩短四肢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加快骨痂形成,值得推广.
作者:罗盛;罗瑞文;梁伯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讨宫颈癌患者接受化疗药物顺铂及表阿霉素介入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单纯接受表阿霉素治疗,Ⅱ组接受顺铂+表阿霉素方案治疗,两组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干预治疗情况.结果 Ⅱ组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的概率分别为4.2%和8.3%,与Ⅰ组的25.0%和29.2%相比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在化疗期间无一例发生血小板减少或过敏反应,而Ⅰ组两者发生概率分别为16.7%和1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实施顺铂+表阿霉素方案介入治疗配合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值得推荐.
作者:段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送检的标本,分离、培养、鉴定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994份标本检出病原菌282株,阳性率14.14%,检出量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25.18%)、铜绿假单胞菌(14.18%)、肺炎克雷伯氏菌(13.8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99%).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较为敏感.结论 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住院病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志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的有效管理措施,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医院用药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传统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这两年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医患纠纷发生率、处方调剂差错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门诊西药房精细化管理可提高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李虹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100例门诊患者参与实验观察,根据随机抽签法分配患者入组,Ⅰ组(n=50)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Ⅱ组(n=50)接受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片口服,分析评估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取得的效果.结果 对比Ⅰ组与Ⅱ组的用药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4.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WOMAC评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VAS评测结果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治疗后在VAS评测结果上降至(2.72±0.58)分,与Ⅰ组的VAS评测结果(3.65±0.87)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治疗有确切的药效,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对缓解关节疼痛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江志勇;许楚宏;陈海燕;庄鹏;陈勃;许桂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消食片中槟榔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对槟榔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BioBas-ic SCX(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用氨水调pH值3.80)(65:35),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5℃.结果 氢溴酸槟榔碱在2.99~47.8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03%,RSD为1.1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消食片中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海燕;李美艳;许涵;孟兆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手术患者接受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输注麻醉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老年T2DM手术患者进行随机非盲分组实验,每组21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异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实验组使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的血糖变化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 两组在T1时点的血糖值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和T3时点,实验组相对对照组在血糖值上明显更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拔管时间相比,两组基本无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T2DM手术患者的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影响,但异丙酚-瑞芬太尼相对更利于维持血糖的平稳,值得推荐.
作者:陈怀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为指标,对比沸水提取法,碱提酸沉法,醇水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优缺点.结果 四种提取法的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分别为407.8mg·g-1,422.3mg·g-1,304.9mg·g-1,321.7mg·g-1和684.4mg·g-1,696.3mg·g-1,532.1mg·g-1和589.1mg·g-1.结论 沸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提取率较高.
作者:涂清波;孙振翰;徐晓芳;朱安宏;吴娜;何立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研究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应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及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中抽选70例,并随机均等划入Ⅰ组与Ⅱ组,Ⅰ组接受常规基础用药,Ⅱ组在上述条件下接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两组同时辅以适当的护理指导,并比较治疗情况.结果 Ⅱ组相对Ⅰ组在施治效果上有明显提升,总有效率达到94.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儿在声嘶、咳嗽等各项喉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有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 对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安全、明显提升施治效果,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田永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