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分析

郭建红;郑宗兵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临床疗效, 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医的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98例,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8例,对照组数据为39例,差异较为显著(P<0.05);②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为(7.25±3.33)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10例,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显著,可推广.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治疗婴儿湿疹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 研讨婴儿湿疹实施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婴儿湿疹划入两组,Ⅰ组接受去炎松尿素乳膏涂擦,Ⅱ组接受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两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指导,对比两组的临床处理效果.结果 相比Ⅰ组,Ⅱ组患儿的临床药效显著提高,湿疹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婴儿湿疹实施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及护理,能够显著提升药效,促进湿疹相关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李婵;王华芳;吴金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强门诊西药房管理的相关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的有效管理措施,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医院用药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传统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这两年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医患纠纷发生率、处方调剂差错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门诊西药房精细化管理可提高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李虹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物学活性细胞学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物学活性细胞学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MTT比色法考察rhEPO对UT-7/EPO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从而反映rhEPO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rhEPO在0.005~100ng·mL-1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优化后的试验参数为:rhEPO起始浓度100ng·mL-1,3倍稀释,10个梯度;细胞上板密度5×105个/mL;细胞与rhEPO共培养48h.利用优化后的试验参数建立rhE-PO活性曲线,结果表明rhEPO浓度与吸光值相关性良好;曲线斜率的RSD为2.6%,DC50的RSD为6.5%,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 成功建立并优化rhEPO 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学测定方法,该方法有很好的重复性,可应用于rhEPO 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作者:朱佩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聚全;孙培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材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疗效在被认可、重视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真菌毒素污染导致的中药材霉变是影响中药材及其制品质量与使用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真菌毒素污染的研究多在谷类、饲料等食品领域,在中药材中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中药材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胡佳哲;赖宇红;陈浩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研究协调员岗位能力培训及考核工作体会

    目的 总结临床研究协调员岗位能力培训及考核经验,为其他机构提供参考.方法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及各专业共同制订CRC岗位能力培训课程,机构办制订CRC培训计划,并设计案例形式的考题对CRC进行考核.结果 除方案违背情况及临床试验资料管理不能达到期望值外,其余均达到预期目标.SAE上报及时性达到100%,受试者访视超窗情况为0,均优于预期目标.结论 机构对CRC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及考核,极大地提高了CRC岗位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试验质量.

    作者:王桂凤;李雪芹;尚治新;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

    目的 研究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优条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以总黄酮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在已选定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溶剂的基础上,进行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前浸泡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 以55%乙醇为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时,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优条件是,提取前药柴粗粉室温浸泡60min,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h.结论 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优条件是,提取前药柴粗粉室温浸泡60min,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h.

    作者:郝彩琴;陈海燕;刘立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应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 讨论分析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以及实验组(地氯雷他片治疗),平均每组患者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5.34%(41/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率83.72%(36/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有口干、头痛、疲倦以及心悸,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95%(6/43)显著高于实验组的发生率4.65%(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采取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韩瑞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我院在2014年10月 ~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8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143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通过碳酸锂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BR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60%)优于乙组患者(93.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67,P=0.018).甲组患者BRMS评分(17.18±6.18)分少于乙组患者(21.35±8.41)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8,P=0.000).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9%)少于乙组患者(13.29),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26).结论 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治疗有效率很高,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吴廷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加强药剂科管理时处方5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加强药剂科管理时的处方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药剂科管理前后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40%,问题发生率为33.40%;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80%,问题发生率为1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处方,药剂科未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处方中主要存在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观察组处方,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无指征用药、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及溶媒选择不合理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管理工作可以大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问题发生率,适合在各大医院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研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随机非盲分组实验,Ⅰ组接受氢氯噻嗪+缬沙坦治疗,Ⅱ组接受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血压变异性,并予以比较.结果 施治前,两组在24 h SBPV、白昼及夜间SBPV指标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Ⅱ组相对Ⅰ组在上述SBPV指标值上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施治前的24 h DBPV、白昼DBPV及夜间DBPV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Ⅱ组除夜间DBPV指标与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DBPV指标值与Ⅰ组相比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是一种可行联合用药方案,较氢氯噻嗪+缬沙坦更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值得推荐.

    作者:徐保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常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喜炎平注射液辅助常规治疗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探讨该疗法在临床应用上是否可行.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5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经过五天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和体温情况都得到改善,且实验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好,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常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病程,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巧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老年男性肺心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红景天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相关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SV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红景天注射液可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其炎性因子TNF-α、IL-8水平,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姚晓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无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不采用任何止痛措施,无痛组选用药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母婴安全状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无痛组镇痛后各阶段VAS评分及产后出现量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更高(P<0.05).结论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并能减少产妇出血量,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侯晓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予以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肌梗死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48/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发生率0%小于对照组11.54%(6/52,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促进症状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杨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以我院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30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4例.使用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效果优异,且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测多评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3种黄酮类成分

    目的 建立以柚皮苷为内标的一测多评方法,用以验证该方法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质量评价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以柚皮苷为内标,分别建立柚皮苷与橙皮苷、新橙皮苷的相对较正因子,计算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橙皮苷、新橙皮苷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在测定中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结果 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以柚皮苷为内标同时测定橙皮苷、新橙皮苷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定量分析.

    作者:陆林玲;钱叶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来自我院急诊科2016年4月 ~2018年4月接收的120例急诊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与比伐芦定组(采用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比伐芦定治疗后,比伐芦定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的73.3%,差异经比较,P<0.05;比伐芦定组的小出血事件、大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3.3%、10.0%,略低于普通肝素组的8.3%、5.0%、15.0%,但二者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时辅助于比伐芦定治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对普通肝素来讲更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肺力咳合剂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医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结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患者有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咳嗽的状态,咳痰情况等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1.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以缩短小儿的住院时间咳嗽时间以及幼儿咽喉堆积的痰液消失时间,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在临床上应该广泛推广.

    作者:马丽娜;秦丽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