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临床疗效观察

庞善坤

关键词:银翘白虎汤加减, 小儿感冒, 风热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对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感冒风热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以及治疗之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积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χ2=6.7584;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为(19.94±1.98)h,治疗之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积分为(3.76±0.47)分,对照组的退热时间为(44.79±3.96)h,治疗之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积分为(8.28±1.04)分,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以及治疗之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t=23.4175、12.3824.结论 小儿感冒风热证采取银翘白虎汤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并实现快速退热,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桂龙通络胶囊结合泼尼松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106例分析

    目的 研究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运用桂龙通络胶囊、泼尼松配合治疗的结果.方法 2017年2月 ~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将所有研究的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常规方法;试验组:53例,泼尼松+桂龙通络胶囊,对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53例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为33.96%、92.45%高于对照组的20.75、69.81%;且治疗后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肌力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运用桂龙通络胶囊、泼尼松配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的推广.

    作者:黄鹂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罗氟司特的合成研究

    目的 改进罗氟司特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4-二氟甲氧基-3-羟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O-烷基化、水解、氯化、酰胺化反应重结晶得到目标物罗氟司特.结果 罗氟司特合成总收率为52.8%,纯度99.6%,所得产品经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红外光谱(IR)确证.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安全,环境友好,产品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刘昭文;杨凯;郭小华;曾发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采用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50例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之间收治.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75例,采用局部外敷0.1%的阿达帕林凝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皮损程度.结果两组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春期后痤疮患者来说,采用异维 A 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作者:郑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2月收治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照组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分析两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1d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PT、APTT、TT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比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更有利于促进胃癌根治术的进行,有助于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林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性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有效性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把我院9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1.7%,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可明显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兴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用对宫外孕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讨宫外孕患者合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 ~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归入两组(21例/组),Ⅰ组单纯接受甲氨蝶呤保守治疗,Ⅱ组同时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Ⅱ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包块、腹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 β-hCG水平、妊娠囊直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血 β-hCG水平显著降低,妊娠囊直径显著缩小,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宫外孕患者合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方案治愈率高、症状恢复快,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李幸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溶栓时间窗后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溶栓时间窗后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试验组进行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行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 试验组15例患者均动脉溶栓治疗成功,平均阿替普酶用量为(4.69±0.68)mg,且阻塞血管再通良好;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逐渐下降,BI评分逐渐上升(P<0.01);其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溶栓时间窗后阿替普酶动脉溶栓仍可显著减轻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范秀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克唑替尼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克唑替尼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 采用C18 VP-ODS柱(4.6×150mm,5μm);以甲醇:0.1M磷酸氢二铵(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nm;柱温:30℃;流速:0.6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 本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克唑替尼及其有关物质,克唑替尼在15.28μg·mL-1~152.80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回收率为100.2%(n=9,RSD=0.82%).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克唑替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杨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寒哮42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哮喘寒哮应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1日 ~2017年4月31日,于我院收治的哮喘寒哮患者中选取42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1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联合射干麻黄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无效率为4.76%,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47.62%、52.38%,P<0.05;观察治疗后等PEF、FEV1/FVC、FEV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为(2.02±0.28)分,低于对照组的(4.25±1.28)分,P<0.05.结论 哮喘寒哮应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陈少藩;黄振炎;林玉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IL-6、CPR水平相比,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轻微腹泻、腹痛、呕吐等为主,未影响治疗.结论 将热毒宁、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用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效果理想且药物副作用少,可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转归.

    作者:范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开喉剑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同时应用开喉剑喷雾剂,对照组只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食欲增加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食欲增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开喉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作者:吴百威;张婧;何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JCI标准的医院危化品管理实践探讨

    目的 JCI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定义、储存、使用、安全处理等多个环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危化品安全有效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方法 我院通过梳理架构,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联合监管;长治久安,精细管理等措施对危化品进行有效管理.结果 我院危化品管理在2014年预评审中顺利通过考核,管理机制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结论 评审必须充分掌握JCI评审制度并加以理解和创新,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

    作者:杜彦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瑞巴林胃滞留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机理研究

    目的 制备普瑞巴林胃滞留缓释片,对其体外释药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以溶出相似因子f2、处方流动性、膨胀性能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筛选得到优处方,并对优处方进行释药机理研究.结果 优处方为含有普瑞巴林165mg,缓释骨架材料40%(尤特奇RS PO:HPMC K100M=3:1),凝胶剂卡波姆71G 4%,崩解剂交联聚维酮XL 30.75%,溶胀剂聚氧乙烯N60K 10.33%,硬脂酸镁适量.普瑞巴林缓释片的释放机理主要为溶蚀同时有部分为Fick′s扩散.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普瑞巴林胃滞留缓释片操作简单,体外释药行为理想,为普瑞巴林缓释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作者:史雯星;尹莉芳;祝玲;陈玉红;石心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观察三黄漱口方防治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局部不良反应症候群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三黄漱口方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glucocorti-coids,ICS)后局部不良反应症候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因COPD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40例预防组1患者接受ICS治疗后予以生理盐水漱口;40例预防组2予以三黄漱口方治疗;40例预防组3予以口泰含漱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5%和9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用力肺活量(FVC),FEV1.0%预计值和CAT问卷评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FEV1.0/FVC,FEV1.0%预计值和CAT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是三组患者之间比较,P>0.05.另外,预防组1患者口腔溃疡、声音嘶哑、反射性咳嗽、口干、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预防组2和预防组3两组患者口腔溃疡、声音嘶哑、消化道症状、反射性咳嗽、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基本一致,P>0.05;但是预防组2患者口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组3患者,P<0.05.结论 三黄漱口方可较好地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秀红;张帆;张兵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骨突康贴剂对家兔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骨突康贴剂对家兔的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48只家兔按体重随机分组4组,空白对照组、骨突康贴剂低(0.85g生药/kg)、中(2.73g生药/kg)和高(8.80g生药/kg)剂量组,经家兔皮肤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三个月及停药2周后,对其进行一般状况观察,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系统尸检、主要脏器系数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各给药组家兔在给药期间及恢复期一般状态及体重增长均无显著性改变.骨突康贴剂低、中、高剂量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明显延长(P<0.05),停药二周后恢复,其它指标无明显影响.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及各脏器组织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骨突康贴剂对家兔安全剂量为8.80g生药/kg以下,为临床成人拟用量的120倍(成人按60kg计).

    作者:孟莉;向绍杰;刘小虎;宋达夫;甘雨;贾天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厚朴叶中7个成分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厚朴叶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YMC-Pack-ODS-AQ色谱柱(250×4.6mmI.D.S-5μm,12nm),以乙腈和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结果 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5~109μg·mL-1,2.51~50.2μg·mL-1,1.115~22.3μg·mL-1,1.06~21.2μg·mL-1,9.36~187.2μg·mL-1,2.3~84.8μg·mL-1,1.05~21μg·mL-1.不同产地厚朴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有所差异,可能与厚朴分布区域、土壤环境及叶片采收时间等有关.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同时测定厚朴叶中芦丁、阿福豆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为厚朴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吴锦玉;吴建国;吴锦忠;吴岩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扶脾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小儿扶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扶脾颗粒中白术、陈皮、莲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TC)(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扶脾颗粒中橙皮苷含量,测得橙皮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412~1.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4%,RSD为2.9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有效控制小儿扶脾颗粒的质量.

    作者:黄晓燕;胡亮;丁野;李文莉;唐纯玉;唐代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入院诊治的97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联合组49例.均接受去除病因、止痛药、抗感染等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bi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糖铝1g,tid,餐前1h嚼服,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治疗1、2、3d再出血发生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1、2、3d再出血发生率均较低(P<0.05),有效率显著较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斌;曾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房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的重症脓毒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乌司他丁组(42例).检测入院当天1.5h内及治疗4天后患者Treg、Th17细胞,以及IL-6、IL-10、IL-17分子表达情况.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乌司他丁的疗效.结果 重症脓毒症患者Treg、Th17及Treg/Thl7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6、IL-17表达增高,IL-10表达下降,提示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乌司他丁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乌司他丁组Treg、Thl7、Treg/Thl7的比值、IL-6、IL-17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IL-10表达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Treg和Th17的表达,逆转Treg/Th17比例失衡,下调IL-6、IL-17水平,升高IL-10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

    作者:孙智路;刘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传统培训方式与新媒体培训方式在我院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中的应用对比

    对传统面对面培训模式和新媒体培训模式在我院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中的运用及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媒体培训模式在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者培训中的可行性,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进行研究者培训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作者:邓婧;陈刚;陈懋;陈雄峰;练发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