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彦秋
目的 探讨注射用纤溶酶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度国家药品不良监测系统收集的福建省龙岩市54例注射用纤溶酶ADR/ADE报告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4例ADR/ADE报告中,报告类型新的有33份(61.1%),严重的有13份(24.1%);男性与女性比为1.84:1.原患疾病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疾病(32.7%).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不良反应表现145例次,临床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全身性损害(34.5%)和皮肤及其附件(22.1%).好转36例(66.7%),痊愈18例(33.3%),没有后遗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 注射用纤溶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减少ADR/ADE的发生,应加强对注射用纤溶酶不良反应的监测,临床用药时要给予足够重视,确保合理用药,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变化,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官夏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PDCA循环原理的应用,提高医院药剂科实习生顶岗实习管理质量,终提升药学实习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药学专业毕业生.以PDCA循环为工具,建立药学实习生顶岗实习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药学实习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提高药剂科实习生实习管理水平.
作者:林婷婷;王小蓉;黄秋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桂附地黄丸(浓缩丸)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总量与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酒萸肉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总量与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3%磷酸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40℃,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检测波长为240nm,丹皮酚的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莫诺苷在2.0223~40.46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26%(n=6);马钱苷在2.1660~43.32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为0.84%(n=6);丹皮酚在4.6154~92.308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1.20%(n=6).结论 该法能够同时测定三组分的含量,而且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桂附地黄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阿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采用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50例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之间收治.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75例,采用局部外敷0.1%的阿达帕林凝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皮损程度.结果两组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春期后痤疮患者来说,采用异维 A 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作者:郑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其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高建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改进罗氟司特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4-二氟甲氧基-3-羟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O-烷基化、水解、氯化、酰胺化反应重结晶得到目标物罗氟司特.结果 罗氟司特合成总收率为52.8%,纯度99.6%,所得产品经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红外光谱(IR)确证.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安全,环境友好,产品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刘昭文;杨凯;郭小华;曾发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参与1例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的药物治疗实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引起粒细胞减少的抗菌药物选择病例,药师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及指南,并结合患者病情,药师针对该患者抗感染方案给予了个体化治疗建议.结论 通过该病例,对于万古霉素治疗 PJI 出现血象异常,应综合考虑,确定是否为万古霉素相关,再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安慰剂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间门诊收治的10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安慰剂治疗,研究组50例予以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P<0.05).干预前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左右眼屈光检查结果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与对照组(12.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显著改善患者的屈光度,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林润平;郑春昌;徐俊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我院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对2015年 ~2017年我院33例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存在的不良反应涉及多器官/系统,且发生不良反应可能与多因素有关.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在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症、溶媒、浓度、滴速、滴注时长、遮光规范使用等要求,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春巧;张雪林;王虎;刘海林;王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口服中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纳入的肩周炎患者110例分为针灸组和针药组,每组55例,针灸组、针药组均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针药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口服自拟中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均有明显下降、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CMS)均有明显下降,其中针药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针灸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55%,针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4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可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广泛应用性和积极推广性.
作者:林坚;郑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就诊并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60例对照组和6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孕妇的保胎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保胎率达到78.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孕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可以显著提高保胎率,降低孕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庭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中成药具有不需煎煮,携带方便,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大众对它的服用顺从性较好,西医使用中成药日益普遍.但是,西医在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通过分析西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找寻解决对策,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芬;陈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10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发生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的情况,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风险.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风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TIMI3级血流达到96%,对照组术后TIMI3级血流仅达到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发心梗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可明显改善急诊PCI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水平,不增加出血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
作者:王璟;黄小洪;陈宜锋;黄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12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1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及综合护理.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止血时间及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在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可对其预后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泽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选出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7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组二47例为观察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白细胞含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总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尿蛋白及白细胞含量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后,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付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17例,这117例患者对服用拉米夫定药物治疗无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持续服用拉米夫定药物,实验组患者改服用恩替卡韦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HBV-DNA对数值水平以及血清HBV-DNA完全抑制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血清中HBV-DNA对数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BV-DNA对数值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BV-DNA完全抑制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可以有效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且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钟细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胰腺炎使用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根据药物输注方式不同分为输液泵组41例,人工调速组3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结果 输液泵组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指数和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少于人工调速组,输液泵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人工调速组(P<0.05).结论 使用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素对于治疗心肌炎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从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心肌炎的患者中,分别选取138例为试验对象并且将其随机每69例分成一组,共两组.观察组按医嘱注射环磷腺苷葡胺与此同时辅以水溶性维生素来达到治疗心肌炎的效果,对照组则注射环磷腺苷葡胺.经过3个月后将参与实验的病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接受联合性治疗的观察组其总有效率为81.69%,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CPK、CK-MB、cTn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注射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可提高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三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低剂量和高剂量两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予以0.089%、0.14%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产程时间短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高剂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运用0.089%与0.14%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均具有不错的镇痛效果,且0.089%罗哌卡因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尿潴留、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王福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克唑替尼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 采用C18 VP-ODS柱(4.6×150mm,5μm);以甲醇:0.1M磷酸氢二铵(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nm;柱温:30℃;流速:0.6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 本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克唑替尼及其有关物质,克唑替尼在15.28μg·mL-1~152.80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回收率为100.2%(n=9,RSD=0.82%).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克唑替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杨瑜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