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33例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及相关因素分析

周春巧;张雪林;王虎;刘海林;王松

关键词:α-硫辛酸注射液,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对2015年 ~2017年我院33例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存在的不良反应涉及多器官/系统,且发生不良反应可能与多因素有关.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在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症、溶媒、浓度、滴速、滴注时长、遮光规范使用等要求,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JCI标准的医院危化品管理实践探讨

    目的 JCI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定义、储存、使用、安全处理等多个环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危化品安全有效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方法 我院通过梳理架构,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联合监管;长治久安,精细管理等措施对危化品进行有效管理.结果 我院危化品管理在2014年预评审中顺利通过考核,管理机制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结论 评审必须充分掌握JCI评审制度并加以理解和创新,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

    作者:杜彦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以基因为导向探讨苯妥英钠个体化用药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有关苯妥英钠治疗剂量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个体化给药对于安全有效使用苯妥英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苯妥英钠个体化用药方法的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药物治疗监测向药物基因组学发展,同时,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ing,NONMEM)工具在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药物基因组学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苯妥英钠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西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中成药具有不需煎煮,携带方便,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大众对它的服用顺从性较好,西医使用中成药日益普遍.但是,西医在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通过分析西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找寻解决对策,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芬;陈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防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84例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2),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注射液以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能够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麦冰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罗氟司特的合成研究

    目的 改进罗氟司特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4-二氟甲氧基-3-羟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O-烷基化、水解、氯化、酰胺化反应重结晶得到目标物罗氟司特.结果 罗氟司特合成总收率为52.8%,纯度99.6%,所得产品经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红外光谱(IR)确证.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安全,环境友好,产品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刘昭文;杨凯;郭小华;曾发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贴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贴片有关物质的方法〔1〕.方法 选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40℃.结果 利多卡因和杂质分离良好,定量限是0.004μg·mL-1,检测限是0.001μg·mL-1.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且准确,可用于利多卡因贴片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万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院2016年度926张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在各科室分布及比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系统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2016年度门诊926张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3种不合理处方类型共涉及8种不合理因素,主要包括9个科室.结论 我院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约束,提高处方合格率.

    作者:刘玉振;杨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在无痛人流中应用缩宫素的价值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6年01月 ~2017年11月时期)收治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缩宫素的设置为实验组,未使用缩宫素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手术中心率差、脉压差、血氧饱和度差、术后24h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心率差、脉压差、血氧饱和度差、术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为3.33%,对照组为,对照组为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缩宫素,可有效平稳患者心率、脉压、血氧饱和度,减少患者术后24h出血量,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作者:谢梅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寒哮42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哮喘寒哮应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1日 ~2017年4月31日,于我院收治的哮喘寒哮患者中选取42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1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联合射干麻黄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无效率为4.76%,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47.62%、52.38%,P<0.05;观察治疗后等PEF、FEV1/FVC、FEV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为(2.02±0.28)分,低于对照组的(4.25±1.28)分,P<0.05.结论 哮喘寒哮应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陈少藩;黄振炎;林玉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百令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0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5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将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比较24Upro、BUN、Alb、Scr、TC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随访调查发现均出现瘀斑,身体其他部位无出血现象,并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常采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症状,安全性高,适合在日后的临床相关治疗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作者:宗晓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八珍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八珍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 ~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肿胀程度、溃疡面积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肿胀程度明显缓解,溃疡面积缩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八珍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利于患者症状缓解,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入院的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出52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胺碘酮治疗法,对照组采用的是利多卡因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包括其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0%显著高于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平均起效时间,心律失常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也小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聂小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盐酸纳络酮与纳美芬治疗酒精中毒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对比盐酸纳络酮与纳美芬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酒精中毒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纳络酮组(n=43)与纳美芬组(n=43).纳络酮组给予盐酸纳络酮治疗,纳美芬组给予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用药后清醒时间、酒精中毒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纳美芬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纳络酮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纳美芬组清醒时间、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纳络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纳络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美芬治疗酒精中毒疗效更显著,用药后恢复效果优于盐酸纳络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宏;邓应彪;丁科;王玉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提取方法对草珊瑚中异嗪皮啶含量的影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珊瑚中的异嗪皮啶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索氏和加热回流三种方法提取草珊瑚药材中的异嗪皮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0:7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42nm;进样量20μL.结果 异嗪皮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在为3.2~102.4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为99.08%,RSD为1.49%.结论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得到异嗪皮啶的含量普遍偏高,采用索氏提取回流得到的含量较低,宜采用加热回流方法作为草珊瑚中提取异嗪皮啶的方法.

    作者:林罡;黄巧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门诊使用合理性情况探究

    目的 探究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门诊使用合理性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部于2015年3月 ~2018年3月间收治的8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主体.共开具2761张处方.分析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率及使用合理性情况.结果 2761张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共1482张,占比53.68%.用量排在前10位的该类抗菌药中,多为3代头孢.DUI(药物利用指数)>1.0的该类抗菌药有头孢地尼胶囊、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全泽复和注射用头孢米诺.不合理用药原因中,给药方案不当的所占比率高,与其他原因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门诊对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合理性较高,但仍需加强药物管理,以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作者:董明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意义探析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1月 ~2017年01月期间30例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患者进行研究,均未进行药学干预,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我院2017年02月 ~2018年03期间30例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患者进行研究,均进行药学干预,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方面,药学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作者:朱阁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奥卡西平治疗对癫痫患者临床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给予癫痫患者奥卡西平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内在本院收治的92例癫痫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患者),甲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乙组则采用卡马西平治疗,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减轻有效率及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评价其治疗应用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症状减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体内的FT4均低于治疗前,且甲组比乙组水平要高(P均<0.05).结论 对癫痫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可以在有效减轻癫痫临床症状的同时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较小的影响,在临床治疗癫痫中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姚灵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n=31)和对照组(阿奇霉素,n=3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29/3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23/3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气促、咳嗽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琛;黄章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莫沙比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患者41例,对照组32例,两组比较,观察组痊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无效率比较,观察组无效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RDQ评分,对照组反流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优于奥美拉唑单一治疗.

    作者:沈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药剂科顶岗实习管理

    通过PDCA循环原理的应用,提高医院药剂科实习生顶岗实习管理质量,终提升药学实习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药学专业毕业生.以PDCA循环为工具,建立药学实习生顶岗实习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药学实习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提高药剂科实习生实习管理水平.

    作者:林婷婷;王小蓉;黄秋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