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西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胡芬;陈文

关键词:中成药, 西医医师, 合理用药
摘要: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中成药具有不需煎煮,携带方便,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大众对它的服用顺从性较好,西医使用中成药日益普遍.但是,西医在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通过分析西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找寻解决对策,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控释包芯片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Nifedipine,NF)包芯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以释放度和工艺参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辅料种类并完成初步处方筛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优处方.考察不同处方、不同介质条件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 内芯片选择HPC-L作为骨架材料,其与填充剂的比例为2:3;外层片选择HPC-L与HPC-M以3:1的比例联用;尤特奇RS PO用量为24%.所制备包芯片在各介质中的释放曲线均与参比制剂相似,f2大于50.结论 所制备的包芯片具有双相释药行为,且工艺稳定可重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何昀;贾璐瑶;周勇;严真;杨磊;尹莉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对心肌酶、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以及用药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心肌酶、血清凝血因子等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 112例病例为2015年9月 ~2017年8月西华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抗病毒、能量合剂及卧床休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肌酶、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14d后,对照组显效26例(46.43%)、有效16例(28.57%),观察组显效39例(69.64%)、有效12例(21.43%),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1,P=0.007);两组治疗后心肌酶指标CK、CK-MB、LDH及细胞因子TNF-α、IL-6血清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和心肌酶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光;齐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强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强龙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 ~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炎平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2mg·kg-1的甲强龙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喘息、咳嗽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高于对照组,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联合常规抗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喘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龙丽娜;邓飞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抗菌药物应用于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目的 研究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种类及构成,分析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3月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药物处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感染疾病种类、季节分布、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给药方式等.结果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36~50岁患者较少,为17.30%,年龄为65岁以上患者占比高,为25.99%;男性感染比率为53.45%,女性为46.55%,男性较高;感染率冬季较高,为25.54%;按感染疾病种类进行分析统计,感染率较高的疾病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占29.80%、消化系统占19.05%、生殖系统占11.03%;抗菌药物使用以单一使用为主,注射类药物占比高,为76.27%,使用较为普遍的三类药物包括,头孢类763例占26.62%、大环内酯634例,占22.12%、喹诺酮类531例,占18.53%.结论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种类多,抗菌药物普遍使用,医护人员应科学合理使用药物,避免由于药物不当使用产生的病原菌耐药性、过敏等问题,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尤一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采用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50例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之间收治.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75例,采用局部外敷0.1%的阿达帕林凝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皮损程度.结果两组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春期后痤疮患者来说,采用异维 A 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作者:郑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我院33例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对2015年 ~2017年我院33例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存在的不良反应涉及多器官/系统,且发生不良反应可能与多因素有关.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在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症、溶媒、浓度、滴速、滴注时长、遮光规范使用等要求,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春巧;张雪林;王虎;刘海林;王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碘甘油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碘甘油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6月收治的共60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碘甘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进食改善至正常、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溃疡的面积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甘油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春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某院门诊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的年龄特异性分析

    目的 了解各类抗菌药物在小儿各年龄段的使用分布.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第一季度儿科门诊处方,按预先制定的数据提取表提取处方信息.结果 共获得处方1746张,其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的处方1000张,其中有呼吸系统感染诊断的909张.男患儿532例(58.5%),年龄22天 ~14岁.在上呼吸道感染组,28天 ~1岁年龄段使用频率高的是克林霉素,1~3岁组、3~6岁组及6~14岁组使用频率高的均是 β内酰胺类.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各年龄段的用药频次都是高的,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在1岁以内使用频率较其他年龄段高.

    作者:何效平;黎风;何梅;蒲俊;刘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感冒风热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以及治疗之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积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χ2=6.7584;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为(19.94±1.98)h,治疗之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积分为(3.76±0.47)分,对照组的退热时间为(44.79±3.96)h,治疗之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积分为(8.28±1.04)分,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以及治疗之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t=23.4175、12.3824.结论 小儿感冒风热证采取银翘白虎汤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并实现快速退热,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庞善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入院的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出52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胺碘酮治疗法,对照组采用的是利多卡因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包括其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0%显著高于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平均起效时间,心律失常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也小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聂小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克唑替尼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克唑替尼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 采用C18 VP-ODS柱(4.6×150mm,5μm);以甲醇:0.1M磷酸氢二铵(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nm;柱温:30℃;流速:0.6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 本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克唑替尼及其有关物质,克唑替尼在15.28μg·mL-1~152.80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回收率为100.2%(n=9,RSD=0.82%).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克唑替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杨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三种口服降糖药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某医院常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其他三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短期药物经济学效果,为2型糖尿病病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筛选病例130例,分别为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A组)、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B组)、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片(C组).以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为效果测量指标,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三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A、B、C的有效率分别为77.3%、90.5%、76.2%,方案B疗效要优于A、C;总成本分别为52.7元、122.2元、97.57元,三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68、1.35和1.34.结论 三种用药方案A组是治疗2型糖尿病为经济、有效的方案.

    作者:李爱香;龚佳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3694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促进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用抗菌药物,为降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比例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我院2016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3694例,通过医院病案质量监查系统、集成医疗终端系统查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用药信息,对其预防用药的比例、品种选择、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抗菌药物联用与更换指征及预防用药后感染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为69.14%,未能达到规定的30%;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为55.66%;有161例用药时机合理,占比为6.30%;用药疗程合理的有2128例,占比57.61%;未发现有联合用药的情况,有23例存在更换药物的情况;898例出现了术后发热或感染.结论 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有待于医院和临床科室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和应用.

    作者:陈晓兰;蔡靖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运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EF、FVC以及FEV1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PaCO2和PaO2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AECOPD患者雾化吸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宝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寒哮42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哮喘寒哮应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1日 ~2017年4月31日,于我院收治的哮喘寒哮患者中选取42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1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联合射干麻黄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无效率为4.76%,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47.62%、52.38%,P<0.05;观察治疗后等PEF、FEV1/FVC、FEV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为(2.02±0.28)分,低于对照组的(4.25±1.28)分,P<0.05.结论 哮喘寒哮应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陈少藩;黄振炎;林玉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就诊并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60例对照组和6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孕妇的保胎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保胎率达到78.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孕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可以显著提高保胎率,降低孕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庭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吉非替尼对肺癌患者Ki-67及p53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对肺癌患者Ki-67及p53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住院ID号,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紫杉醇结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吉非替尼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Ki-67及p53的表达、pU值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Ki-67及p53的阴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i-67及p53的pU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吉非替尼治疗肺癌患者,能够调控Ki-67及p53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且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金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致严重过敏反应引发的思考

    目的 阐述增强患者及医务人员防范药品不良反应意识以及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致3例严重过敏反应案例及其所暴露的问题,并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与结论:增强患者及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与防范意识、促进合理用药有利于减轻药品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有利于保障患者、医院、药品生产者的相应权益.

    作者:卢志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与乳酸林格液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2月收治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照组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分析两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1d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PT、APTT、TT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比术前注射乳酸林格液更有利于促进胃癌根治术的进行,有助于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林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时间及剖宫率的影响

    目的 探究低浓度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分娩镇痛对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时间及剖宫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予以0.1%罗哌卡因分娩镇痛者设作对照组(55例),予以2μg·mL-1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分娩镇痛者设作研究组(55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镇痛后10min、20min及宫口全开时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 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经低浓度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镇痛后,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降低剖宫率.

    作者:辛焕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