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一新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喘息灵胶囊中甘草和五味子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0426μg~0.426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甘草酸铵进样量在0.412μg~4.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五味子醇甲和甘草酸铵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和99.3%,RSD分别为2.3%和1.4%.结论 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可以提高控制喘息灵胶囊的质量水平.
作者:王红梅;张水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克唑替尼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 采用C18 VP-ODS柱(4.6×150mm,5μm);以甲醇:0.1M磷酸氢二铵(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nm;柱温:30℃;流速:0.6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 本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克唑替尼及其有关物质,克唑替尼在15.28μg·mL-1~152.80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回收率为100.2%(n=9,RSD=0.82%).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克唑替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杨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取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HA、PCⅢ及 Ⅳ-C较对照组低,AL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
作者:张亚楠;徐瑞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84例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2),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注射液以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能够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麦冰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各类抗菌药物在小儿各年龄段的使用分布.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第一季度儿科门诊处方,按预先制定的数据提取表提取处方信息.结果 共获得处方1746张,其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的处方1000张,其中有呼吸系统感染诊断的909张.男患儿532例(58.5%),年龄22天 ~14岁.在上呼吸道感染组,28天 ~1岁年龄段使用频率高的是克林霉素,1~3岁组、3~6岁组及6~14岁组使用频率高的均是 β内酰胺类.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各年龄段的用药频次都是高的,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在1岁以内使用频率较其他年龄段高.
作者:何效平;黎风;何梅;蒲俊;刘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78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9例患者施以1日20mg的辛伐他汀,组二39例患者施以1日40mg的辛伐他汀,比照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 组二的血脂水平情况、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 科学把控辛伐他汀的服用总量能够收获较优的治疗成效,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辅以治疗尤为关键.
作者:廖秀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阐述增强患者及医务人员防范药品不良反应意识以及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致3例严重过敏反应案例及其所暴露的问题,并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与结论:增强患者及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与防范意识、促进合理用药有利于减轻药品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有利于保障患者、医院、药品生产者的相应权益.
作者:卢志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八珍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 ~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肿胀程度、溃疡面积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肿胀程度明显缓解,溃疡面积缩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八珍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利于患者症状缓解,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用抗菌药物,为降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比例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我院2016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3694例,通过医院病案质量监查系统、集成医疗终端系统查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用药信息,对其预防用药的比例、品种选择、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抗菌药物联用与更换指征及预防用药后感染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为69.14%,未能达到规定的30%;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为55.66%;有161例用药时机合理,占比为6.30%;用药疗程合理的有2128例,占比57.61%;未发现有联合用药的情况,有23例存在更换药物的情况;898例出现了术后发热或感染.结论 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有待于医院和临床科室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和应用.
作者:陈晓兰;蔡靖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从疼痛治疗角度,探讨影响门诊中晚期癌痛患者疼痛治疗的可能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访调查法,对本院2016年12月 ~2017年5月间,持有门诊麻醉药品取用特殊病历的中晚期癌痛患者101例,进行2周以上的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随访,收集疼痛治疗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疗效、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不同年龄段间,50~59岁患病人数所占的比例高,60~69岁吗啡日均剂量达到大值;不同年龄段,癌痛治疗的效果及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组NRS评分值,疼痛缓解程度值和吗啡日均剂量均略高于女性组;不同肿瘤部位间癌痛治疗的效果及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组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均高于<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ADR发生率高于女性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癌痛治疗中,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是临床使用阿片类药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作者:陈叶莉;柯金珍;颜志文;陈丰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对慢性盆腔炎(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11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月经量多、腰骶痛及下腹痛等症状积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CPID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苗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行常规护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行护理干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我院 α-硫辛酸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对2015年 ~2017年我院33例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使用 α-硫辛酸注射液存在的不良反应涉及多器官/系统,且发生不良反应可能与多因素有关.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在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症、溶媒、浓度、滴速、滴注时长、遮光规范使用等要求,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春巧;张雪林;王虎;刘海林;王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运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EF、FVC以及FEV1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PaCO2和PaO2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AECOPD患者雾化吸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宝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复方开胃消食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的陈皮、槟榔、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陈皮的指标性成分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Megres-C18(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1:7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柱温:30℃.结果 在TLC图谱中能专属性鉴别出陈皮、槟榔、木香,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在0.05250~0.525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90%,RSD为1.64%(n=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试验良好,可用于复方开胃消食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蓓;李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5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匹维溴铵,1次100mg,1日3次,口服;金双歧1次2.0g,1日3次,口服.治疗组35例小柴胡汤合平胃散,1日1剂,水煎300mL,餐前30min早晚口服.连续治疗5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振文;陈丽燕;李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房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的重症脓毒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乌司他丁组(42例).检测入院当天1.5h内及治疗4天后患者Treg、Th17细胞,以及IL-6、IL-10、IL-17分子表达情况.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乌司他丁的疗效.结果 重症脓毒症患者Treg、Th17及Treg/Thl7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6、IL-17表达增高,IL-10表达下降,提示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乌司他丁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乌司他丁组Treg、Thl7、Treg/Thl7的比值、IL-6、IL-17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IL-10表达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Treg和Th17的表达,逆转Treg/Th17比例失衡,下调IL-6、IL-17水平,升高IL-10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
作者:孙智路;刘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设计并建立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查询系统,方便患者查询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信息,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以Eclipse为开发工具,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存储系统,设计并建立了包含在线咨询、通知公告和查询等模块的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查询系统.结果该查询系统可通过IE浏览器访问,可快捷地为患者提供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信息.数据库支持定期更新维护.结论 该系统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可作为患者的用药助手.
作者:郑宓;张瑜;鄢琳;董一飞;郑沁鈊;曾茂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合成一系列6-含氟烷氧基蝶啶类化合物并确证其化学结构.方法 以3-氨基吡嗪-2-羧酸甲酯为起始底物,通过氨化、卤代、合环等六步反应合成一系列6-含氟烷氧基蝶啶类化合物.测定目标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 以较高的产率(六步反应的总产率均大于24.7%)制备多种6-含氟烷氧基蝶啶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等多种波谱手段确证为目标化合物.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产率稳定,为未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林锦;陈振东;王艰;许秀枝;李柱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参与1例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的药物治疗实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引起粒细胞减少的抗菌药物选择病例,药师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及指南,并结合患者病情,药师针对该患者抗感染方案给予了个体化治疗建议.结论 通过该病例,对于万古霉素治疗 PJI 出现血象异常,应综合考虑,确定是否为万古霉素相关,再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