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
目的 为了提高产妇产后宫缩强度并增强止血效果,分析和探讨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随机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组所有患者均于分娩后给予缩宫素肌注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益母草注射液肌肉注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产妇宫缩强度以及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和对照相比试验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而宫缩强度则显著增加,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后应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在提高宫缩强度的同时减少出血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凤潇;张应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胺碘酮与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HT6K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选取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指标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T6K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心率失常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炳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痛风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研究和探讨在给予中药治疗同时加用布洛芬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痛风关节炎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接受纯中药治疗的设定为对照组,接受中药联合布洛芬治疗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都能取得治疗效果,但是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更占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关节炎患者在给予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尉豪;谢祖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单一接受生长抑素治疗的44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接受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的44例患者设置为治疗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淀粉酶(AMS)恢复时间、腹痛腹胀减轻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方面均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B XP>0.05).结论 将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优点,加上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药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药乌檀的根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tigmast-4-en-3-one(1)、sitosterol palmitate(2)、异阿魏酸甲酯(3)、rhododendrone(4)、gallic acid(5)、ethyl gallate(6).结论化合物3~6系首次从乌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许永彬;修虹;陈鼎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续断散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寻找续断散对神经细胞损伤修复活性方面的佳炮制品配伍.方法 采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探索续断散修复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寻找续断散的佳炮制品配伍.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01),表明阿尔兹海默病体外细胞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续断散能够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01).结论 续断散具有修复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活性,且盐续断-生牛膝配伍组成的续断散作用佳.
作者:金叶;杨小林;沈金阳;邓细龙;郭常润;杨中林;张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肝功能受损患者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肝功能受损老年患者抗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生更合理用药并兼顾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临床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协同医生对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入院第12天,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药物治疗,能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潘敏;徐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分析鹿瓜多肽治疗胸腰椎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HT6K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鹿瓜多肽药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胸腰椎疏松性骨折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瓜多肽对治疗胸腰椎疏松性骨折具有积极地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魏增伯;李基新;高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消瘀止痛散治疗骨伤三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骨伤三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扶他林软膏外敷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临床研究发现,常规组患者肿胀评分为(1.65±0.22)、VAS疼痛评分为(4.45±1.35);研究组患者肿胀评分为(0.48±0.17)、VAS疼痛评分为(2.12±0.23);两组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6K 针对骨伤三期患者,采用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扶他林软膏外敷治疗的效果,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受、肿胀,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家蚕作为一种纯天然的新型降糖药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从家蚕及其副产品的药用价值、家蚕的有效成分及其临床疗效三个方面阐述其治疗糖尿病临床应用.
作者:庄媛;黄亦琦;许光辉;周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丁苯酚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软胶囊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HT6K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9%)相比,观察组(89.36%)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新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石丹颗粒中的指标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迷迭香酸、甘草苷的血药浓度.方法以淫羊藿苷为内标,血浆样品乙腈沉淀后,经LC-MS/MS分离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的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0min,A-B(12∶88)~A-B(68∶32);10~11min,A-B(68∶32)~A-B(12∶88);11~15min,A-B(12∶88)~A-B(12∶KG-*3/588);流速:1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离子监测(SIR)扫描方式对正负离子进行监测.结果根据药动学参数得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达峰时间为32.5min,迷迭香酸的达峰时间在25min,甘草苷的达峰时间为32.5min.3种成分的半衰期分别为:140min、98min、762min.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性好、回收率高,适用于石丹颗粒药动学的研究.
作者:江宝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因肝炎、肝硬化而实施脾切断流术的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七氟醚组和复合麻醉组.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2h及术后1d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自由基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七氟醚组ALT、ALB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七氟醚组ALP、TBI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ALT、ALB、ALP和TBIL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BUN水平、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2h、术后1d,复合麻醉组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组不同时间点SOD、MDA水平差异显著(P<0.05);复合麻醉组不同时间点SOD、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费寿军;唐顺山;王宇;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春雷霉素酸水解制备获得高纯度右旋肌醇的工艺方法研究.方法 采用春雷霉素原料通过三氟乙酸催化高温水解,除杂脱色,结晶获得右旋肌醇.结果 右旋肌醇外观、溶解度、灰分、及HPLC纯度等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制备工艺快速可放大重复.结论 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快速、重复性好,可制备高纯度右旋肌醇.
作者:乐占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复方五倍子漱口液与氟化泡沫在防治龋病中的疗效及其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进行牙齿正畸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别单用复方五倍子漱口液,氟化泡沫,和联合使用复方五倍子漱口液与氟化泡沫来预防正畸过程中易发生的釉质脱矿现象,以24个月后的釉质脱矿程度来考察各方案的疗效,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率和脱矿牙脱矿程度,提示复方五倍子漱口液与氟化泡沫联合使用预防龋齿疗效明显比单用复方五倍子漱口液和单用氟化泡沫显著(P<0.05),而成本方面则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方五倍子漱口液与氟化泡沫联合使用来预防龋齿疗效更高且成本不高,更加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健明;谢跃伶;黄启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马来酸噻吗洛尔醇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H梯度法制备马来酸噻吗洛尔醇质体,微柱离心法分离醇质体和游离药物,HPLC检测醇质体中药物的含量.结果 马来酸噻吗洛尔在浓度范围2.0~10μg·m L-1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99,回收率≥99.84%;,微柱离心法能将醇质体和游离药物完全分离,醇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62.67%.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用于马来酸噻吗洛尔醇质体质量控制.
作者:周伟明;王如意;陈柳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我院自制关节扭挫伤熏洗剂治疗腕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腕关节扭挫伤的患者按照门诊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扭挫伤熏洗剂治疗,治疗7d后用自拟疗效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中药熏洗组治愈率96.7%,显效率1.7%,有效率1.7%,无效率0%;优于常规对照组的治愈率56.7%,显效率21.6%,有效率20.0%,无效率1.7%.结论 关节扭挫伤洗剂治疗腕关节扭挫伤能更好缓解腕关节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仁根;刘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评估帕罗西汀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单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帕罗西汀治疗,随访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帕罗西汀配合降压药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使降压疗效更佳.
作者:许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辅酶Q10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超氧化歧化酶活性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探讨辅酶Q10延缓衰老,减轻对皮肤细胞损伤的作用,为其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5只8月龄的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溶剂组、维生素E组、辅酶Q10低剂量组、辅酶Q10高剂量组、维生素E与辅酶Q10低剂量联合组,每组7只.采用经口灌胃法给药,1日1次,连续灌胃10周.实验终末用试剂盒法测定小鼠皮肤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光镜观察皮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溶剂组相比,辅酶Q10各剂量组的SOD活性不同程度升高,病理学观察可见辅酶Q10各剂量组小鼠皮肤表皮厚度增加,真皮纤维排列整齐.结论 辅酶Q10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有保护作用,增加表皮厚度,改善真皮纤维结构,延缓皮肤的衰老.
作者:邱楚群;吴海游;赖文秀;吕思敏;吴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妇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HT6K 9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不同比重的麻醉药物罗哌卡因:A组,轻比重组(1%罗哌卡因1.0mL+注射用水2.0mL);B组,重比重组(1%罗哌卡因1.0mL+10% GS 2.0mL).记录患者T0(术前)、T1(切皮)、T2(娩出)、T3(术毕)时MAP、HR、SpO2、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满意例数和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T6K 与A组比较,B组患者于T2、T3时MAP、HR、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麻醉满意例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重比重和轻比重罗哌卡因均可提供完善可靠的剖宫产麻醉,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可控性更好.
作者:陈水清;姚爱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