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芍单体成分PLSS中有机残留溶剂

黄晓凡

关键词:白芍, 有机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白芍单体成分PLSS中甲醇、乙腈和甲苯3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DB-WAX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醇为内标,以程序升温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3种待测有机溶剂及内标物均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4% ~ 100.36%,RSD <5%.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白芍单体成分PLSS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以期提高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60例,将16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情况,对比分析差异原因.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患几经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显效患儿38例(47.50%)较观察组显效患儿58例(72.50%)少,无效患儿对照组3例(3.75%),观察组无效患儿0例(0.00%),总有效率中对照组77例(76.25%),观察组80例(10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肾活血汤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目的 研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实施益肾活血汤治疗对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取86例早期DN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43例/组),在常规治疗下,Ⅰ组接受缬沙坦片口服,Ⅱ组接受补肾活血汤治疗,对该两种药物方案的疗效作评估.结果 两组接受治疗前、后的FPG水平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前,两组经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检测值为(68.8±23.6) mg/24h,相比Ⅰ组的检测结果(87.8±32.7) mg/24h显著下降,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早期DN患者行益肾活血汤治疗,可有效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吕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1年至2012年期间收治的60例通过内镜确诊后并且收治的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给予A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1日40mg)治疗,B组口服奥美拉唑(1日20mg)治疗,两组中胃溃疡患者治疗周期为6周,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的患者为28例(93.33%),而B组患者中有效的患者为26例(86.67%),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了1例(3.33%)头晕,B组患者出现了4例(13.33%),不良反应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表明与传统质子泵抑制剂相比,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也同样显著,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更小,因此值得应用于今后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

    作者:杨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结合组与参照组(n=31).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结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发作时间.结果 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作时间均显著降低,但是结合组患者治疗后发作时间更短,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治疗后发作时间明显减少,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廖文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依诺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治疗时选用依诺肝素钠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案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诺肝素钠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素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泰州市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特点,加深对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 ~201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泰州地区发生的323例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生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性别差异(女性略高于男性),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 临床医生和药师应了解生脉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董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硝普钠治疗,观察组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17.5%)与对照组发生率(12.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正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63.4%,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SF-36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疗效,总结用药经验.方法 对照研究,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师意见以及随机数字表达法,其中选择左氧氟沙星配伍甲硝唑患者32例纳入左氧氟沙星组,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38例纳入头孢曲松组.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2.5%,头孢曲松组15.8%,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1例、头孢曲松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组切口分泌物阳性率53.13%(17/32),低于头孢曲松组84.21%(32/38),术后48h左氧氟沙星组体温(36.5±0.7)℃低于头孢曲松组(3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配伍甲硝唑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疗效更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程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RCA在门诊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我院门诊药房一起出门差错进行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门诊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找出差错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与此事件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追踪和确认.RCA为药房质控管理提供一种系统的处理差错的科学方法,值得在医院任何一个药房中推广.

    作者:甘晓菁;张琤娴;黄铮;魏巧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4年2月到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都治疗观察2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PTH与BUN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PTH与BUN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高钙血症1例和转移性钙化1例,对照组出现高磷血症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能促进改善肾功能与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保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流程优化的效果分析

    目的 介绍我院PIVAS通过对工作流程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将液体配送时间提前.方法 运用PDCA工具对PIVAS审方、排药、调配、复核、退药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改进,并对比前后的输液配送时间,工作差错.结果 排药差错由2015年的0.078%降低为2016年的0.016%,科内调配差错由2015年的0.018%降低为2016年的0.003%.平均配送时间提前了15 ~ 20min.结论 流程优化后,有效降低了工作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张良明;王菲;万玲俐;付华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0~2014年我院恶性肿瘤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2010 ~2014年我院恶性肿瘤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情况.方法 从我院药库计算机系统中调取2010 ~2014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出库数据,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测定药物利用单位,通过用药频度(DDDs)对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院2010 ~2014年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止痛的麻醉药以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主,年总DDDs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2013年升高的幅度大;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一直稳居在前3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整体应用不高.结论 我院2010 ~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用量呈逐年升高趋势,以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缓释片为主,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少,属于合理的.

    作者:沈丽花;刘楚基;陈秋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胺碘酮注射剂对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观察胺碘酮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1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严格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胺碘酮针剂进行治疗,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效果与心功能影响,以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均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而施治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与心功能中LVEF、LVESD、LVEDD、SV等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优;同时在对比心率变异性指标上,实验组患者SDNN、SDANN、rMSSD、SDNNindex等指标远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药物可治疗心脏的起搏系统,调整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与收缩性,有效治疗心率变异性,减轻炎性反应,全面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心律失常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如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联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联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至我院进行神经性耳聋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5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5d治疗,观察组痊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例,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高压氧能够提高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坤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血宁治疗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运用宫血宁治疗对减少术后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58例计划生育手术产妇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Ⅰ组30例接受宫血宁口服,Ⅱ组28例未接受宫血宁用药,对该两种方案的术后出血控制情况作评估.结果 Ⅰ组产妇在接受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6.7% (29/30),相比Ⅱ组产妇的总有效率82.1%(23/28)显著提高(P<0.05).与Ⅱ组相应数据相比,Ⅰ组的出血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计划生育手术产妇应用宫血宁治疗,对控制出血量、缩短术后出血时间均有显著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交巴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16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组)64例;对照组A组(布地奈德组)50例;对照组B组(孟鲁司特组)50例.均治疗2疗程,随访3个月.比较患儿咳嗽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1、2、4、8、12周的咳嗽有效率与对照组A和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惠儿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A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联合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能缩短住院时间,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黎进飞;覃超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5年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与药学管理

    目的 分析厦门市第二医院白蛋白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度1月、4月、7月、10月使用白蛋白的病历,对患者所在科室、患者年龄、疾病、用药情况、用药前的血清白蛋白浓度、适应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184例患者中,以儿科、普外一科、呼吸内科分布较多,儿童和老年患者偏多;主要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失血性休克等.结论 参考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UHCC)推荐的《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我院对白蛋白使用仍存在一些误区.日后的工作中,应该仍本着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原则,严格掌握白蛋白适应症,合理使用白蛋白.

    作者:刘益清;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妊高症12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孕妇妊高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128例妊高症孕妇患者,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孕妇分为西药组64例、联合组64例.西药组服用硝苯地平、硫酸镁,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汤,对用药前后患者血压、尿蛋白、血浆Hcy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同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组尿蛋白、血浆Hcy、血压水平改善效果优于西药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妊高症患者在治疗时,使用中西药联合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症状,降低血压,且尿蛋白、血浆Hcy水平明显恢复.

    作者:李宏英;雷国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醋酸曲安奈德地米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醋酸曲安奈德地米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和醋酸地塞米松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XBridge C18 (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冰醋酸(53∶15∶32∶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 醋酸曲安奈德、醋酸地塞米松分别在10.1520~81.2160μ·mL-1、2.2640~ 18.1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 (RSD =0.34%)、99.27% (RSD =0.5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