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药物在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的应用研究

闫金海

关键词:脑血栓, 丹参川芎嗪,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药物在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8/40),远高于对照组80%(32/40)(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丹参川芎嗪药物对患者的脑功能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探究

    甘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草药,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当中,多发挥着作用.在甘草当中,含有很多有效成分,在分离纯化技术较为成熟的今天,其中很多有效成分得以分离和鉴定,为甘草药用价值的发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研究证明,在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当中,能够对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例如免疫抑制、免疫增强等.同时,也可对免疫细胞的活性、成熟状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对免疫系统调节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作者:方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发挥QC小组作用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差错

    目的 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方法 发挥QC小组作用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 成立QC小组后,处方调剂差错次数明显降低,下降比例达69.6%以上;药师在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 发挥QC小组作用降低了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次数,促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提高了门诊药学服务品质.

    作者:董雅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丹参川芎嗪药物在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药物在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8/40),远高于对照组80%(32/40)(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丹参川芎嗪药物对患者的脑功能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金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为了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痛苦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病时间,分析和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意义.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来我院肾内科就诊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用静脉滴注,分析不同的用药方案对患者肾功能影响和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方面的临床效果和观察组患者相比,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观察组患者相比,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注射用和缬沙坦治疗,除了可以缓解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还能增加用药的有效率,值得借鉴.

    作者:朱和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原因,为临床医师开具规范处方提供参考,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 对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随机抽取的6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5883张,占处方总数的98.05%,不合理处方117张,占处方总数的1.95%.结论 处方点评结果表明,我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较高,但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黄迎春;林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6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对照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各8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对高危MDS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小剂量地西他滨联G-HA预激方案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06月~2016年08月收治的43例高危MDS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010年06月~2013年06月收治的17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13年07月~2016年08月收治的26例高危MDS患者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21/2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7.06%(8/1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19例患者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1例患者出现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7例患者均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0例患者发生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T6K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治疗高危MDS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焕香;马聪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利迭联合百令胶囊预防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成药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对比单用舒利迭治疗稳定期老年中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治疗,试验组采用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方案,两组病例均用药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随访1年,观察患者急性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6MW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试验组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试验组稳定期持续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对稳定期老年COPD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能更好的预防COPD急性发作,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马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1例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的规范治疗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本文结合一位长期吸烟饮酒的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患者诊疗案例,对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规范治疗做相应分析,使临床用药更趋合理化:其中抑酸治疗以止血抑酸为主,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同时治疗消化性溃疡;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是肝硬化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也被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奥曲肽和生长抑素对不同的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亲和力不同,而奥曲肽针更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铋剂的四联疗法为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推荐方案.

    作者:金智勇;曾大利;周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陈夏疏风解毒颗粒的质量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陈夏疏风解毒颗粒贮存期间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采用加速6个月试验和长期12个月试验,分别对该制剂的外观性状、薄层鉴别、粒度、水分、溶化性、微生物限度等6个项目进行检测,并与0个月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检测指标在稳定性考察期内均符合该药品质量标准规定,颗粒所含水分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 陈夏疏风解毒颗粒以现有包装贮存12个较稳定,但颗粒有逐渐吸潮迹象,提示药品生产企业注重该药贮存期间的质量追踪,考虑改进干燥技术、包装工艺,同时,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湿度,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稳定.

    作者:郑秀斌;何琳俐;罗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研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合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药效.方法 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72例小儿MPP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36例/组),Ⅰ组接受红霉素用药,Ⅱ组接受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序贯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结果 与Ⅰ组数据(总有效率80.6%、药物副反应发生率33.3%)相比,Ⅱ组患儿接受方案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7.2%)显著提高,药物副反应发生率(11.1%)显著下降(P<0.05).结论 联合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小儿MPP进行序贯用药,药效显著、副反应较少,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侯昌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与药学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我院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采取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5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记录对照组具体药物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结合医院中药汤剂应用现状制定药学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及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均以皮肤及消化系统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中药汤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疗程偏长,剂量偏大,药学干预可规范用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荔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妇科止带片中阿胶

    目的 建立妇科止带片中阿胶的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对妇科止带片中阿胶的特征分子离子峰进行检测,选择阿胶特征分子离子峰m/z 539.8(双电荷)→612.4和m/z 539.8(双电荷)→923.8作为检测离子对,离子化模式为ESI+,进行多反应监测.结果 16批市售样品中均可检出阿胶的特征分子离子峰,即同时检出m/z 539.8(双电荷)→612.4和m/z 539.8(双电荷)→923.8离子对.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妇科止带片中阿胶的检测,为妇科止带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陈鸿玉;李文莉;李劲平;丁野;舒毕琼;杨清;童达;孙辉;高洁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终止早期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痛人工流产术)和对照组(药物流产)各4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出血量、腹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再次清宫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和再次清宫率,效果优于药物流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应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社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WTBX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兰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玉女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石膏的含量对比研究

    目的 对玉女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石膏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含石膏类中药复方配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对玉女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二水硫酸钙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三批玉女煎中药配方颗粒冲配成药液中的二水硫酸钙的平均含量为0.440mg·mL-1,三批玉女煎传统汤剂中二水硫酸钙的平均含量为0.380mg·mL-1.结论 两者石膏的含量(以二水硫酸钙计)基本一致,为中药配方颗粒在含石膏类中药复方配伍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叶兴法;韩鹏;陈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人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增加,伴随基础疾病和合并用药的增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增多.故老年病人的合理用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从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心血管药物相互作用及老年人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章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血管介入拔鞘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摸索脑血管介入术后拔除鞘管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有进行脑血管介入的217例患者进行分析,脑血管造影193例,超早期溶栓11例,支架13例.结果 总体拔除鞘管并发症发生率5.07%,其中以穿刺处血肿为主,共有6例,占2.76%,穿刺处出血3例,占1.38%,假性动脉瘤2例,占0.92%,VVRs 1例,占0.46%.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夏青;单丽佳;俞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8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统计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64.29%(2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住院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控制时间、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与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景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探讨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为临床合理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归纳总结医院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的情况,并结合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来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溶媒选择.结果 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时要注意溶媒的选择,溶媒的选择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因为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是做稳定性试验的结果,故按照说明书使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配液正确的做法是将灯盏细辛注射液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稀释后缓慢滴注.结论 合理正确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有效保证病人的安全.

    作者:刘宏明;黄艳;何科容;丁政;王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