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食两用中药降脂成分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林平发;江冬英

关键词:药食两用中药, 降脂, 药理作用, 综述
摘要:我国自古就有将药食两用中药材加工成食品的传统,通过食疗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本文对卫生部公布的及民间常用的具有降脂作用的几味中药材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宝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肝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青果进行定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选择C18 BDS柱 (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5∶9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 能准确对青果进行定性鉴别;没食子酸在6.08~121.52μg 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06%(n=9).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肝宝胶囊的质量.

    作者:陈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功能异常引起低钾的病例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是临床上常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护肝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休克、过敏样症状及假性醛固酮症等.复方甘草酸苷说明书中相互作用指出:复方甘草酸苷由于排钾作用使得血钾降低,可能导致与莫西沙星合用引起室性心动过速,QT延长.本文就一例肺部感染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抗感染及复方甘草酸苷护肝治疗引发低血钾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及药学监护.

    作者:黄红萍;于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PDCA循环在降低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率中的应用

    目的 减少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调配差错,提高输液配置质量,保证临床输液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 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循环前后差错率的、改善程度.结果 循环前的差错率为0.053%,循环后的差错率降至0.015%,实际降幅达77.4%.结论 将PDCA循环应用到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管理中,坚持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能有效的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率.

    作者:赵雯雯;李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6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对照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各8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罗红霉素+氨茶碱)和对照组(罗红霉素)各4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 am和PEF p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 am和PEF pm)均显著优于治疗前(WTBX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 am和PEF p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书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专用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专用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HT6K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2015年度)以及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016年度)我院中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其中2015年度我院手术室护士尚未实施专用药物标识,2016年度开始应用色彩标识以及无菌记号笔进行专用药物标识,比较两年度护理管理效果并探讨专用药物表示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016年度评估质控药物管理评分以及护理人员对手术用药知晓度明显高于2015年度,PWTBZ<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2016年度护士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WTBXP<0.05),同时2016年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安全用药过程中采用专用药物标识可显著提升手术室药物管理质量,提升护士对手术用药的知晓程度,降低护士用药出错率,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陈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四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0.8mL·min-1,柱温:30℃.结果3个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仪器稳定性较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薛平;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成效分析

    目的 通过某三甲中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成效分析,探讨提高中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案.方法 从2012年到2016年中西药临床药师共2人合作参与临床查房,处方点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疑难病例及用药事件分析处理,药物利用的调查分析及干预,合理用药信息服务,临床药品质量检查及合理用药宣教等工作.结果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0%降低到19%,住院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0%降低到15%,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50DDD降到35DDD,中药合理应用水平得到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不断提高,4年中无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T6K 中西药师结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对于促进中医院安全合理用药十分必要,作用显著,中医院发展中药临床药学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作者:钱志凯;何承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疗效.方法HT6K 对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6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被随机(掷硬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两组均为12h 1次,治疗观察7d.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8%)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用药持续时间与降压幅度都明显多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能提高降压幅度与药效时间,提高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飞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应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社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WTBX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兰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对缓解止血带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对缓解止血带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78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的断指再植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40μg右美托咪定,观察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100μg右美托咪定,并均应用止血带压迫2h,统计两组在止血带压迫2h时止血带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止血带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带压迫2h时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带耐受率(92.31%)高于对照组(64.10%),窦性心动过缓、高血压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00μ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缓解患者止血带疼痛,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芳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地佐辛减轻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疼痛(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观察腹腔注射地佐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地佐辛 2.5mg·kg-1(D1)组和地佐辛10mg·kg-1(D2)组等4组,每组8只,各组于手术后即刻至术后7天,每天腹腔注射1次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d观察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变化,于造模后7d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测各组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结果 大鼠建模1天后,PWT显示CCI大鼠的机械痛阈均出现明显下降,模型组在3d时降到低,地佐辛干预的D1组在3d对CCI大鼠的痛阈有所改善(P<0.05),随后改变不大,D2组对大鼠的痛阈有明显改善,在5d时提高为明显(P<0.01),同时,可见7d时各组脊髓GFAP的表达有所区别,模型组GFAP的表达明显增强,D1组较模型组表达减弱(WTBXP<0.05),D2组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佐辛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可能与下调脊髓GFAP的表达,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密切关联.

    作者:林航;林剑鸣;林需枰;陈小坤;杜隆海;柯鸿倩;谢玲;袁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喉头水肿1例

    鹿瓜多肽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止骨质疏松以及抗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的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类型骨折、风湿性关节炎、创伤修复等疾病.我院在应用该药物的过程中发生1起严重的喉头水肿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平;张敏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临床药学量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初步探索并建立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和量化管理模式,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相关文件对临床药师工作的要求为基础,通过制定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和量化考核标准,初步建立适合我院临床药师工作管理的模式.结果 量化的临床药师管理模式,不仅增强了医院整体药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临床药师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结论 我院通过量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了更加专业的药学技术服务,提高了我院医疗质量.

    作者:冯志平;王芳;于思源;阮广新;林卓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提高药物新剂型稳定性中的应用

    随着药物新剂型的广泛应用,解决其系统不稳定性,延长其贮存时间对药物新剂型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冷冻干燥技术可以解决一些药物新剂型长期贮存容易发生沉降、絮凝、聚结、变质的问题,提高其稳定性,因此药物新剂型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对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药物新剂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介绍,并对近年来冻干技术在药物新剂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曾莹;陈颖;伍善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甘草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和对策分析

    甘草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变态反应、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与精神系统反应等方面.在临床上应坚持辨病辨证、合理配伍、控制剂量与疗程、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充分发挥其特长提高疗效.

    作者:许妹萍;陈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与药学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我院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采取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5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记录对照组具体药物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结合医院中药汤剂应用现状制定药学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及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均以皮肤及消化系统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中药汤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疗程偏长,剂量偏大,药学干预可规范用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荔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来曲唑联合高纯度尿促性素治疗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耐克罗米芬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来曲唑联合高纯度尿促性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3例,均给予来曲唑联合高纯度尿促性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5个治疗周期中,周期排卵率为96.3%;单卵泡发育率为70.4%;周期取消率为1.5%;无排卵周期率为3.7%;单胎妊娠率32.3%.妊娠组治疗周期、成熟卵泡及10~14mm卵泡数均高于未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WTBZ<0.05).结论 临床治疗耐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时,来曲唑与高纯度尿促性素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排卵,提升妊娠率.

    作者:寇淑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品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药品包装材料对保证药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药品包装材料的应用现状,对药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使用更加安全、方便、环保的药品包装材料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作者:杨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价值.方法 HT6K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500例药物治疗患者的病历作为对照组,此时实施常规管理方法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500例药物治疗患者的病历作为实验组,此时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两组药物治疗患者经相关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药物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几率(4.00%)与成功上报率(90.00%)均与对照组药物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12.60%)与成功上报率(65.08%)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以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改进,提高医护人员对不良反应事件的认识,降低不良反应几率,使得药品不良反应监督工作可以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明群;吴健茹;汪曙;邓燕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