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喉头水肿1例

王丽平;张敏丽

关键词:鹿瓜多肽, 喉头水肿, 不良反应
摘要:鹿瓜多肽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止骨质疏松以及抗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的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类型骨折、风湿性关节炎、创伤修复等疾病.我院在应用该药物的过程中发生1起严重的喉头水肿1例,现报道如下.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利迭联合百令胶囊预防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成药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对比单用舒利迭治疗稳定期老年中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治疗,试验组采用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方案,两组病例均用药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随访1年,观察患者急性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6MW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试验组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试验组稳定期持续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对稳定期老年COPD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百令胶囊联合舒利迭能更好的预防COPD急性发作,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马立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某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某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0年9月到2015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患者120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结果 1200例患者中共发现30例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5%.共分离出病原菌45株,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有比较高的耐药率,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有比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某医院院内感染比较常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在临床需要积极加强预防性管理.

    作者:闫广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食两用中药降脂成分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我国自古就有将药食两用中药材加工成食品的传统,通过食疗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本文对卫生部公布的及民间常用的具有降脂作用的几味中药材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林平发;江冬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对高危MDS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小剂量地西他滨联G-HA预激方案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06月~2016年08月收治的43例高危MDS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010年06月~2013年06月收治的17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13年07月~2016年08月收治的26例高危MDS患者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21/2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7.06%(8/1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19例患者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1例患者出现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7例患者均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0例患者发生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T6K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治疗高危MDS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焕香;马聪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专用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专用药物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HT6K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2015年度)以及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016年度)我院中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其中2015年度我院手术室护士尚未实施专用药物标识,2016年度开始应用色彩标识以及无菌记号笔进行专用药物标识,比较两年度护理管理效果并探讨专用药物表示在手术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016年度评估质控药物管理评分以及护理人员对手术用药知晓度明显高于2015年度,PWTBZ<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2016年度护士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WTBXP<0.05),同时2016年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安全用药过程中采用专用药物标识可显著提升手术室药物管理质量,提升护士对手术用药的知晓程度,降低护士用药出错率,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陈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例与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关节肿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17/24)(P<0.05);观察组的关节肿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昱;覃立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氢醌乳膏在聚丙烯盒中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氢醌乳膏在聚丙烯盒中的稳定性.方法 以性状、微生物限度及含量等为指标,进行影响因数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结果 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放置2个月,在室温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氢醌乳膏在聚丙烯盒中的有效期可暂订为6个月.

    作者:王海蓉;朱兴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卡托普利缓释片治疗脑出血后高血压效果及护理探讨

    目的 卡托普利缓释片治疗脑出血后高血压效果及护理探讨.方法HT6K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共92例脑出血后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指导、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卡托普利缓释片治疗脑出血后高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喉头水肿1例

    鹿瓜多肽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止骨质疏松以及抗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的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类型骨折、风湿性关节炎、创伤修复等疾病.我院在应用该药物的过程中发生1起严重的喉头水肿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平;张敏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水肿体积及血浆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海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各周期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TC和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各周期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TC化疗方式,观察组采用TEC化疗方式.结果 两种化疗方案在实施前患者的CTC值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性意义(WTBXP>0.05).而在采取化疗以后,患者4个周期的CTC值均有一定的差异(WTBXP<0.05).此外,在同一种化疗方案中不同的化疗方法其化疗后患者的CTC值明显低于化疗前患者的CTC值(P>0.05).结论 TC和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能够缩小乳腺癌患者的病灶,降低各周期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数值.

    作者:张科;逯瑞娟;李醒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阜阳市657例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整理分析舒血宁注射液在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阜阳市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网络上报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来源、患者性别年龄、用法用量、用药原因、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进行分析.结果 657份病例,ADR与性别无关联性,多发于41岁以上患者,35.6%病例存在超说明书功能主治用药现象,94.2%病例用量在说明书规定范围以内,ADR以速发型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病例较多.结论 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用药,加强用药全过程监测,全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四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0.8mL·min-1,柱温:30℃.结果3个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仪器稳定性较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清肺化痰口服液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薛平;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主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主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主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严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此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遵医嘱行为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与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通过主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可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邹芬;游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炎琥宁中钾和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炎琥宁中钾和钠含量.方法 HT6K样品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钾和钠的含量.结果 钾在0.5~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8%(n=6),RSD为1.6%.钠在0.2~0.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1%(n=6),RSD为2.1%.结论 本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炎琥宁中钾和钠的含量,提高炎琥宁纯度,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冯叶彬;庄波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原因,为临床医师开具规范处方提供参考,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 对2016年门诊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随机抽取的6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5883张,占处方总数的98.05%,不合理处方117张,占处方总数的1.95%.结论 处方点评结果表明,我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较高,但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黄迎春;林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研究组发热、鼻塞流涕、咽部红肿、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可使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李鹏;郝全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丹参川芎嗪药物在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药物在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8/40),远高于对照组80%(32/40)(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丹参川芎嗪药物对患者的脑功能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金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滇橄榄寄生的药材质量研究

    目的 通过对滇橄榄寄生进行浸出物、水分和灰分等测定,为建立滇橄榄寄生作为药材应用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典一部通则中中药材、饮片含量测定中的浸出物测定法、中药材、饮片检查法中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 滇橄榄寄生作为药材应用时其浸出物含量不低于19.37%,水分不高于10.94%,总灰分不高于8.76%,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030%.结论 通过研究为建立滇橄榄寄生作为药材应用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姚荣林;尹敏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常见不良反应.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血脂异常患者200例,高血脂患者70例,冠心病患者50例,心绞痛患者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常见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200例患者经为期6个月时间的治疗发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29例、55例、1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184/200);高血脂患者、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64/70)、94.0%(47/50)、92.5%(37/40)、90.0%(36/40).结论 辛伐他汀作为一种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进行有效抑制,口服吸收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存在肝脏选择性;口服吸收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5%.辛伐他汀作为一线降脂类用药,其优点主要为服用方便、治疗效果显著、毒副作用轻微等.

    作者:许群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