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综合医院近几年舒血宁不同输液中稳定性及其安全性使用分析

王建;黄瑾;袁芳;李璐奕;金辉;夏小凤

关键词:舒血宁, 输液配伍, 稳定性, 不良事件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输液配伍对舒血宁注射剂稳定性影响及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促进舒血宁临床安全性应用.方法 实验室检测舒血宁注射剂不同输液稳定性情况,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近7年期间舒血宁注射剂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相关性.结果 与5%GS相比超说明书配伍组pH值及微粒变化有差异,舒血宁所致不良事件19例中,存在超说明书配伍使用12例(63.16%).与按5%GS相比,超说明书配伍用药时不良事件发生时间较迟,累及皮肤及附件系统的比例较大.结论 输液配伍选用对舒血宁注射剂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且会影响舒血宁注射剂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仅利用强心、利尿、ACEI或ARB等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利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MWT距离为(386.5±50.7)m,对照组为(312.5±48.5)m.结论 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东;李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院103例中成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中成药注射液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所上报数据,对我院2010年至2016年收集并上报的103例中成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64岁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年龄段;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引起ADR的药物首位为祛瘀剂;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过敏反应;中成药注射液常见的新的ADR为皮肤过敏反应;所有ADR中联用6~10种药物的例数多.结论 联合用药可中成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临床需减少非必需的联合用药.

    作者:陈家鑫;陈子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美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对照组)与美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IBDQ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但仅观察组肠道症状及IBDQ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关节痛,2例肝功能异常.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6,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显著改善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障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福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泻肝丸中泽泻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龙胆泻肝丸中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8nm,柱温为30℃,流速:1.0mL·min-1.结果 23-乙酰泽泻醇B回归方程为A=7735.38C+1879.22,r=0.9997,线性范围2.022~30.33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4.36%,RSD为1.91%.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龙胆泻肝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铃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制中药封包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封包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下肢骨折术后发生尿潴留的128例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热毛巾局部热敷和听流水声、按摩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封包热敷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30 min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43例,对照组显效的2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47例,对照组满意29例,观察组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院使用自制中药封包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宝玲;叶间欢;谭桂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卵巢癌中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0例患者按照传统方法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为对照组;另外的20例患者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00%相比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为25.00%和85.00%相比于观察组的10.00%和95.00%,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更低,生存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与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相差不大,但是前者的安全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少,生存率更高,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应用.

    作者:王认格;王占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在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方法 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PDCA方法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分析、总结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结果 应用PDCA方法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渐下降,由2016年2月的62.2DDDs降至2016年10月的38DDDs,并已达到了国家规定.结论 PDCA方法用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成效显著,建议在抗菌药物的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迪;陈建达;许晓青;蔡瑞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小儿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理想,而且不会影响患儿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鹏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匹多莫德联合硫酸锌糖浆治疗6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硫酸锌糖浆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临床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3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68名患儿急性期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缓解期加强护理.治疗组68名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匹多莫德和硫酸锌糖浆.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常规药物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和硫酸锌糖浆治疗,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患儿痛苦,有效的缓解患儿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宋美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高敏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等指标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学相关指标,同时患者NIHSS和ADL评分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柏平;朱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7例肺部感染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痰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抗生素来源,制定控制对策.结果 97例痰标本有119株病原菌被分离出,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91株革兰阴性菌以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为主,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具有较低的耐药性;26株革兰阳性菌中环丙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及青霉素产生的耐药性比例较高,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肺部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且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故在未获得药物试验结果前可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张笑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ICP-MS法测定植物性保健品中十六种稀土元素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前处理,ICP-MS法测定植物性保健品十六种稀土元素的方法 .方法以HNO3为消解溶剂,微波消解仪进行消解,选择佳ICP-MS仪器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所测稀土元素,在0~2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在0.02~2.2μg·kg-1,回收率为86.5%~104.9%,相对标准偏差<10.0%.结论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植物性保健品,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

    作者:兰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临床观察.方法 将6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口服,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6.6%(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指标中眩晕、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指标中眩晕、头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郑水立;肖雨;叶旭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欣母沛和米索前列醇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对比

    目的 通过观察剖宫产产妇应用欣母沛治疗和应用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的不同临床表现,对比两者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从而为产后出血的预防用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产妇应用欣母沛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片进行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术中、术后2h、24h的出血情况、产前、产后24h血红蛋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产前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产前产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大,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上,欣母沛的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吕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即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组92例,对照组即单用舍曲林组88例,疗程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分来评估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赵俊杰;孟祥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针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微针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果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针联合果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潮红斑、皮肤刺痛和局部白霜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对照组发生潮红斑3例、皮肤刺痛2例、局部白霜1例,观察组发生潮红斑1例、皮肤刺痛1例、局部白霜0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P<0.05).结论 微针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果酸治疗,且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延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大黄不同储存时期内的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目的 对中药大黄在不同储存时期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大黄素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含量做测定分析.结果 不同储存时期中药大黄有效成分含量比较,新鲜药材、半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都较低,其中的蒽醌类成分尚未氧化完全,1年、1年半、2年储存时期,有效成分含量达到高,说明中药大黄使用佳时间为1~2年储存时期.2年以上储存时期大黄,受虫蛀影响,药效成分含量急剧下降.结论 不同储存时期中药大黄在有效成分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需以1~2年作为大黄佳使用时间,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颜迁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析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习惯性流产妇女采用利托君与烯丙雌醇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40例烯丙雌醇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利托君与烯丙雌醇联合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烯丙雌醇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有效率、相关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观察组黄体酮(P)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4.34±4.34),显著高于对照组(72.08±6.34),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对于均使用烯丙雌醇治疗的习惯性流产妇女来说,加用利托君联合治疗相较于常规添加药物硫酸镁对于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善较为显著,激素水平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效果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方国平;方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β-受体阻滞剂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β-受体阻滞剂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4月,医院门诊筛选慢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患者入组,对象98例,采用奇偶数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9例,对照组完成研究45例,观察组完成研究44例.均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β-受体阻滞剂,持续6个月.结果 治疗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ET-1、BNP、SBP、DBP、HR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ET-1、BNP、cTnT、HR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EF、CO、E/A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CO、E/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心动过速,观察组7例心脏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心功能.

    作者:焦静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院2016年7月~12月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的处方现状,提高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为安全有效的使用药品提供服务.方法 对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门诊抽取的7200张处方进行汇总、分析和点评.结果 2016年7月~2016年12月门诊随机抽取处方共计7200张,收集不合理用药处方46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6.5%.其中用法用量不当、用药与诊断不符、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是我院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类型.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只有把握好用药指征、选择正确的药物及给药方法等,才能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减少问题处方.

    作者:陈宪晶;方欣;吴永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