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预性护理在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

王俊敏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干预性护理, 产后出血,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干预性护理在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盲法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头痛、胸闷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通过奥曲肽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0例,且均在2014年~2016年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凝酶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比观察组(93.3%)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与对照组(3.3%)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通过奥曲肽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吴军民;汪福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应用于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8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54例增加孟鲁司特,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7.78%,FEV1、PEF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斯特有效改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高,缩短了治疗时间.

    作者:闫俊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痹肿消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对痹肿消散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痹肿消散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痹肿消散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常规组71.43%,两组干预前的CRP以及ESR等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CRP以及ES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痹肿消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康晓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精神科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利培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失眠、焦虑、体重增加、血清催乳素升高等.结论 利培酮作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到早期预防、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干预.

    作者:高宏强;尤加永;张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入选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脂肪乳静脉输注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外渗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外渗发生率34.4%,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外渗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3%与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外渗发生率,减低静脉炎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兆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提高静配工作效率的方法

    通过实际工作经历,探讨提高静配中心(PIVAS)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通过对比更改流程,方法前后的工作效率,如出科速度,差错率,临床投诉率等等,检验新流程,新方法是否更有效率.

    作者:王达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采用 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43%)明显大于对照组(74.28%),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28%).结论 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至我院进行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的患儿70例进行临床研究.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液、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给予利巴韦林、蒙脱石散对症治疗,共计3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尔锌3d.观察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出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67%,略高于对照组90.00%,但两组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 锌联合蒙脱石散能够更迅速缓解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锦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探讨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慢性病的本质和特点及我院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能够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结果 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存在药物发放易混淆、忽略患者接受能力、药物调剂不当、药师服务水平较低的现象,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总结了几点解决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结论 在慢性病的药学服务中应该完善相关服务措施,包括建立用药的咨询窗口,逐渐改变慢性病的药学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用药档案,提高药师的药学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让慢性病患者在我院药房服务中提高对慢性病的了解,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潘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瑞巴林与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转移性骨癌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对转移性骨癌痛患者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转移性骨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4例.治疗组组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常规组行安慰剂+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22例(91.67%)显著高于常规组15例(62.50%),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3.55±0.8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4.52±0.9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转移性骨癌痛患者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杨莹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HPV感染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保妇康栓阴道放置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治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收治的宫颈高危HPV感染患者共98例,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设定为仅进行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共49例;研究组设定为进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共49例.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和HPV清除进行对比比较.结果 研究组HPV清除情况,痊愈57.14%、总有效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指标IL-6(8.98±3.26)ng·mL-1明显提高;INF-α(87.88±22.54)ng·L-1则明显降低.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免疫功能和提高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上,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都有明显的优良性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04月 ~2017年04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占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处理,观察其肺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97.5%;常规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82.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VC(用力肺活量)、PEF(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FVC(用力肺活量)、PEF(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改善情况,比常规组更优,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将其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方案.

    作者:郑怀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并解析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 ~2015年期间我院普外科确诊的5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患者应用石蜡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用泻剂进行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和常规泻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相比较,石蜡油的应用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是相对可观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与对照组63.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和他类泻剂相比较,能够大幅度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副作用小,故此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洪福;邓伟;赖剑;曾翔辉;范琳锋;曾祥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以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 ~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2例晚期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17例,非小细胞肺癌31例,纵隔恶性淋巴瘤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以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6%、54.8%、75.0%.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以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胸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以0~Ⅱ度为主.

    作者:赵勇;陈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抗精神病药联合集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联合集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标准的1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给予集体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采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QOL-100)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及生理领域总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集体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作者:刘智慧;周夕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血宁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血宁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6例,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检测比较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观察记录控制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测定E2、FSH、LH、P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HG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控制出血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E2、FSH、L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迅速调控出血,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庄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17年第一季度我院重症医学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第一季度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使用量的异常增加问题,进而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于不合理的情况及时上报医务处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抽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按药品名称汇总,使用数量、金额以及强度等标准开展排序工作.参照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等规定,针对其使用问题开展配套的合理性评价工作.结果与结论 重症医学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二重感染.

    作者:卢沛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预性护理在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

    目的 探讨干预性护理在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盲法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头痛、胸闷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俊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在婴幼儿喘息的雾化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更好的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时护理的方法.方法 针对喘息患儿,用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配制成4 mL药液,选用合适型号的雾化泵进行雾化治疗,1日2次,1次8~10 min.对使用压缩泵雾化普米克令舒及异丙托溴铵时的各环节的操作心得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良好的环境准备、选择适当的雾化时机、雾化前患儿口鼻的清洁、父母的宣教、雾化过程中及雾化后的观察及处理.结果 72.5%的患儿对床边雾化治疗有抵触行为,而在专用雾化室,有抵触行为的患儿为38.7%;刚进食的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的比例为50%,饥饿的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的比例为66.7%,进食后2h的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的比例为18.7%;40.0%鼻腔有较多分泌物的患儿雾化后喘息减轻或缓解.鼻腔无分泌物的患儿雾化后喘息减轻或缓解的比例为88.9%;经过宣教的家长错误操作的比例为15%,未经过宣教的家长错误操作的比例为50%.雾化时患儿出现心率明显增快或者出现气促、发绀等表现者的比例为5.8%,给予暂停雾化、吸氧后上述症状可缓解,能再继续雾化;雾化后有40.9%的患儿出现口腔、咽喉部痰液增多,4.9%出现发绀、气促表现,给予吸氧、吸痰等处理后上述症状可缓解.结论 适当的护理措施可确保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改善喘息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王华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中医组行中药熏洗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膝关节恢复优良率.结果 中医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39例(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26例(61.90%),中医组的护理满意度4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71.4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中药熏洗干预,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李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