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文;范华
黄芩是应用广泛的传统中药,现代研究逐渐揭示了黄芩的药理活性及其物质基础.近十年来,黄芩研究掀起热潮,尤其活性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结合国内外新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黄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孟华;曲玮;梁敬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蛇足石杉含有石杉碱甲,已被证实对老年性痴呆、重症肌无力和记忆力减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蛇足石杉资源匮乏,保护性研究显得十分紧迫.近年来,对蛇足石杉资源及其主要有效成分石杉碱甲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蛇足石杉永续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林如辉;刘美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将2012年我院门诊儿科使用3种雾化吸入剂的处方按年龄,性别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的多占67.7%,其次是单独使用普米克令舒治疗的占22.8%,而可必特联合博利康尼治疗的为0,3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也是0.吸入剂在0~1岁的幼儿中使用多,占总分析人数的63%.说明我院儿科门诊在雾化使用吸入剂是合理,循证的.
作者:陈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用于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由于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后两组清醒时间和脑血肿量.结果 两组脑出血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比对照组要短,脑血肿的量也明显减少,其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临床观察疗效而言,治疗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优于,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合纳洛酮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
作者:叶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2008~2010年我院口服降血糖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其中格列齐特、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为一线用药.
作者:吴一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心可舒片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乙腈-0.1%甲酸(60:4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0℃.结果 二氢丹参酮Ⅰ在线性范围0.0523~5.23μg·mL-1(r=0.9997)、隐丹参酮在线性范围0.0312~3.12μg·mL-1(r=0.9999)、丹参酮Ⅰ在线性范围0.0204~2.04μg·mL-1(r=0.9998)及丹参酮ⅡA在线性范围0.0617~6.17μg·mL-1(r=0.9999)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2%、99.49%、99.01%和98.98%,4种化合物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84%、0.59%、0.95%和0.78%.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定量心可舒片中4种脂溶性成分.
作者:余辉;何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百咳静糖浆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乙腈-0.4%醋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洗脱,柱DiamonsilC18(4.6×250mm,5μ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柱温40℃.结果 橙皮苷在0.080~0.800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房华蓉;郑维兵;马骏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783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以一般类型为主占68.58%,新的一般类型占30.52%;发生频率排在前位的是抗感染药物;重点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卢海燕;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薄层色谱法能否快速有效的完成对天麻丸中天麻及天麻素的鉴别工作,从而得出快速控制天麻丸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用薄层色谱法鉴定天麻丸中的天麻及天麻素等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薄层板上喷显色剂后,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班点.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天麻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邢晓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检索2010~2012年<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与过敏性休克有关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抗微生物药品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居前2位;静脉滴注发生率高,占67.86%;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5min内,占57.69%.
作者:高红瑾;黄晓梅;陈宇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诺氟沙星、庆大霉素是临床已应用多年的常用药品,其常见的不良反应(ADRS)已被医药人员熟知.但我们接到两药联用所致的ADR,具有典型性,可供临床参考,现作介绍如下:
作者:卢茜;朱功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慢性宫颈炎与聚焦超声加西瓜霜喷剂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390例确诊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A(聚焦超声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治疗组B(聚焦超声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和对照组(聚焦超声治疗)各130例,对3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3%,治疗组A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B总有效率为81.54%.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总率为85.38%,治疗组A总有效率98.46%,治疗组B总有效率为86.92%,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3个月后3组的总有效率均较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明显增加.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或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均优于单纯聚焦超声治疗,且聚焦超声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敏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终止早孕的患者,西药给予米非司酮胶囊+米索前列醇片,中药给予新生化颗粒,5天为1疗程.结果 经1疗程后,完全流产率达96.84%.提示中西医结合米非司酮胶囊和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邱谊芳;李晓斌;李宇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中药湿润烧伤膏(MEBO)与碘伏治疗压疮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湿润烧伤膏与碘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湿润烧伤膏与碘伏治疗压疮的治愈率分别为(82.35±8.36)%和(68.47±27.21)%(P<0.01);治愈时间(d)分别为16.88±6.35和19.89±3.77(P>0.05).结论 相对于碘伏治疗,湿润烧伤膏可显著提高压疮治愈率并缩短平均治愈时间约3d.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在临床使用时应谨慎考虑.
作者:林辉;张一帆;汤秋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绞股蓝总甙片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35℃.结果 人参皂苷Rb1在0.422~2.532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为1.05%(n=6).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绞股蓝总甙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按随机分为右佐匹克隆组和佐匹克隆组,两组均观察两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第二周末采用PSQI、HAMD、TESS评定.以PSQI的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 右佐匹克隆组和佐匹克隆组治疗后PSQI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因子分比较,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右佐匹克隆组显著低于佐匹克隆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对日间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佐匹克隆,安全性好,耐受性高.
作者:徐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钾和QT间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抗精神病药提供帮助.方法 从以下4个方面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性进行探讨:①血钾异常和QT间期延长之间存在的关联性;②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血钾异常和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及各种药物在使用何等剂量、何等时间后易发生异常;③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间是否存在相关性;④对干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评价使用何种方式更为有效.结果 血钾异常患者极易伴发QT间期延长(76.74%);齐拉西酮、氯氮平、奥氮平比利培酮、阿立哌唑更易引起血钾异常,而齐拉西酮明显较其他4种抗精神病药更易引起QT间期延长;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男性,中年患者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壮年患者.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钾和QT间期有一定影响,临床应用中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予以有效处理.
作者:何君萍;何斌;胡武昌;廖浔彦;李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不同浓度的水合氯醛对C57BL/6小鼠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A(2.5%、0.06mL/10g)、B(2.5%、0.1mL/10g)、C(5%、0.06mL/10g)、D(5%、0.1mL/10g)、E(10%、0.06mL/10g)、F(10%、0.1mL/10g),分别进行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实验,观察临床表现、诱导时间及维持时间.结果 B、C、D和E组取得不同的麻醉效果,分别在3.34±0.48min、14.93±3.59min、4.72±3.02min、9.20±1.51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分别为45.74±1.94min、44.18±8.64min、179.25±23.99min、100.05±22.33min.结论 根据不同实验需要,选择水合氯醛恰当的浓度与剂量行腹腔注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伟芳;林剑鸣;张南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吗啡、舒芬太尼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胃肠功能影响.方法 60例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30例.A组镇痛药配方为吗啡5mg+氟哌利多2.5mg+1%罗哌卡因15mL+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B组舒芬太尼50μg代替A组配方中的吗啡.设置负荷剂量为5mL,背景剂量为1h 3mL,自控药量1次2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病人术后24h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肠鸣音、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 吗啡组在术后24h的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组(P<0.05).吗啡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高(P<0.05).舒芬太尼组肠鸣音、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吗啡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部手术PCEA,镇痛效果弱于吗啡,但不良反应少,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赵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机抽取2012年儿科门诊处方,对有关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儿科门诊处方存在着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处方不合理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池慧琼;黄金沐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