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祖师麻总香豆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杨鸽华;王丽丽;石森林

关键词:祖师麻总香豆素, 理化性质, 稳定性
摘要:目的 考察祖师麻总香豆素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及其吸湿性和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祖师麻总香豆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不同pH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Papp)、不同湿度条件下平衡吸湿量;以祖师麻总香豆素含量变化率为指标,考察光照、高温和高湿条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祖师麻总香豆素在水、0.1mol· L-1 HCL、pH 6.86磷酸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48h)分别为1.83mg·mL-1、2.07mg·mL-1、1.17mg·mL-1;祖师麻总香豆素在pH 1.2,2.1,3.5,4.7,5.8,7.4,8.9下的PapP值分别为12.14,11.67,10.98,10.11,9.86,9.12,8.63;祖师麻总香豆素在相对湿度为23%、43%、56%、59%、69%、75%、85%、95%条件下的含水量分别为10.10%、12.57%、15.37%、23.74%、32.98%、45.54%、56.90%、68.14%;祖师麻总香豆素在光照度为4500lx条件下5d和10d的含量变化率分别为99.6%和99.2%;在60℃条件下5d和10d的含量变化率为100.2%和98.5%,在相对湿度为95%的室温条件下5d和10d的含量变化率分别为90.6%和87.9%.结论 祖师麻总香豆素的PapP值随着pH增大而减小,具有pH依赖性,表明其亲脂性较强;温度和光照对祖师麻总香豆素的含量和重量影响较小;祖师麻总香豆素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9%,在高湿度条件下吸湿明显,因此应在干燥条件下保存.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分子机制之联系

    氧化应激是体内活性氧化物产生多于清除的氧化还原反应失衡的病理状态.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致胰岛素抵抗的信号传导途径,旨在为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抗氧化药物治疗及信号途径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或靶点.

    作者:张冬燕;刘保林;刘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胞磷胆碱钠片溶出度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胞磷胆碱钠片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XB-C18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钠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 min-1,检测波长为271nm,进样量20μL.结果 胞磷胆碱钠在4.204μg·mL-1~37.84μg·mL-1的范围内其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1.1%,n=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胞磷胆碱钠片溶出度的方法既简便又准确,专属性强,改进了胞磷胆碱钠片原标准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作者:黄榕珍;林思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56例药事咨询统计分析

    目的 为药学科普宣传和药学培训等提高针对性,促进区域内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通过按咨询人身份、咨询内容分类汇总分析2011年1月至6月门诊药房药事咨询窗口登记资料,找出同类咨询人关注的类似问题.结果与结论 排在前两位的咨询人是医生(占总咨询人的50%)和患者中的年轻女性(占总咨询人的18%),咨询的药品类别主要集中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抗菌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上,大关注点是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作者:胡庆平;金玲萍;熊学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川芎嗪对缺氧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缺氧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川芎嗪(10、30、50μM)与肝星状细胞孵育,同时建立肝星状细胞的缺氧模型正常组除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的改变;ELISA法检测川芎嗪对细胞培养液中VEGF含量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观察川芎嗪对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VEGF受体1(flt-1)和VEGF受体2(KDR/flk-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肝星状细胞呈现出星状及多种不规则形态;模型组VEGF含量较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川芎嗪30、50μM可以显著降低VEGF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缺氧可以促进HIF-lα、flt-1和KDR/flk-1蛋白的表达,且川芎嗪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这些蛋白的表达.结论 川芎嗪可以有效抑制肝脏血管生成,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HIF-lα的蛋白表达,降低VEGF的转录活性,从而减少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的.

    作者:庄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2009~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采用统计方法,对2009~2011年收集的531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ADR无明显性别差异,以老年人居多;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抗菌药物为主要的不良反应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

    作者:黄芳;陈登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层药品监督抽样工作常见问题与对策

    分析基层药品抽样常见问题,从知识技能培训和专项考核、建设抽样信息数据平台、探索退样制度、推进合格药房创建等方面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提高药品监督抽样工作的有效性和命中率,更好地服务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作者:郑佛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水提物中多糖的含量

    目的 建立灵芝水提物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灵芝水提物中粗多糖,加入铜试剂沉淀其中具有葡聚糖结构的多糖,以葡聚糖为对照品,使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不同来源的同一品种灵芝水提物中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别,赤芝水提物多糖的含量与紫芝水提物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灵芝水提物的质量控制l.

    作者:王勇;陈硕;卢端萍;蒋婷婷;范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种市售大青叶的鉴别比较

    目的 考察目前市场上大青叶类药材的来源品种,了解质量优劣,为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笔者收集了3种购自不同省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青叶,对其进行生药、显微鉴别.结果 3种大青叶分别为十字花科菘蓝Isatis indigotica,爵床科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蓼科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的干燥叶.三者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以将三者区分开,菘蓝叶中靛蓝[1]、靛玉红[1]、色安酮[2]均高,故笔者认为应该以菘蓝作为临床首选用药.

    作者:刘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对患者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1426例高血压患者中,出现低钾血症31例,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10例,低血压15例,支气管痉挛12例,头晕、头痛、恶心19例,水肿18例,咳嗽28例.

    作者:陈昌福;张秀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氟哌啶醇致肝损害1例报告

    患者,男,55岁,诊断为“药物中毒、重症肺炎(吸人性)、Ⅰ型呼吸衰竭、抑郁症”入住ICU.1时25分入科起一直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4min后肝功能检测提示ALT为352U· L-1,AST为187U· L-1.1min后因患者躁狂加用氟哌啶醇针剂5mg,肌注,每8h 1次,1min后ALT立刻升至10时29分,AST上升至552U· L-1,期间患者的其他治疗药物未更改,因此高度怀疑肝酶的突然升高与氟哌啶醇相关,停用氟哌啶醇针剂后第二天ALT迅速降为547U· L-1,AST迅速降为140U·L-1.之后肝酶呈持续下降趋势,至2时50分ALT为213U· L-1,AST为56U· L-1.因此,考虑患者此次肝损害由氟哌啶醇所致.

    作者:杨巧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山茱萸总黄酮的提取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研究

    目的 优选山茱萸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方法 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以山茱萸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优选提取工艺;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经优化后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优选工艺得到的山茱萸总黄酮含量高,且其具较强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

    作者:陈志春;王英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菝葜抗小鼠移植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内抗移植性肿瘤的作用及其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菝葜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灌饲接种过H22的荷瘤小鼠,并通过测定其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及碳廓清指数(K值)和吞噬指数(a值)来进一步探讨其抗瘤活性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菝葜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移植性肿瘤H22的作用,抑瘤率达43.3%;同时对机体也有明显的提高免疫力作用.结论 菝葜具有抗移植肿瘤的作用,并可提高荷瘤小鼠的机体免疫力.

    作者:王红英;黄燕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黄素季铵盐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癌活性评价

    通过大黄素的3位烷基化,1位保护及与叔胺反应实现了对大黄素的化学修饰.目标产物是一个季铵盐.测试了目标产物对白血病细胞Molt-4和人淋巴瘤细胞CA46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抗癌活性比大黄素约高10倍.

    作者:洪芳;胡建达;王文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六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症状学评价

    目的 建立一系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大鼠模型并作出症状学评价,选出优化模型.方法 应用7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母分组、束缚组、醋酸组、母分+束缚组、母分+醋酸组、母分+束缚+醋酸组(简称三因素组),空白组不予干预,其余各模型组大鼠在出生后的第2天到21天,每天接受不同影响因素的刺激;通过计算粪便点数的变化、测量大鼠模型腹部回缩反射(AWR)情况来测评各组间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设情况.结果 在不同模型组别的比较中,双因素组与三因素的腹泻症状、肠敏感性增高等改变比单因素组较明显,多因素组模型优于单因素组.结论 运用多种因素建立的大鼠动物模型能够全面地模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多因素大鼠模型总体模拟效果优于单因素大鼠模型.

    作者:张庆业;范丽霞;闫雪;何嘉仑;廖小红;唐洪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DNA 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是一种DNA旋转酶抑制剂,干扰DNA超螺旋结构的解旋,从而阻碍DNA的复制,而呈现杀菌作用,故在分类上属慢效杀菌剂.笔者通过检索、查阅相应文献,综合归纳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林惊世;顾晟琰;蒋震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苯巴比妥降低肝移植患者CsA全血谷浓度的个案报道

    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是器官移植患者临床常用的强效免疫抑制剂之一,由于其治疗窗狭窄,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容易产生肝肾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并且CsA血药浓度与其不良反应密切相关,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我院自开展CsA血药浓度监测项目以来,坚持对器官移植患者进行药学随访,笔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现CsA血药浓度受药物苯巴比妥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艳;邹素兰;陈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品种荷叶提取物对1,1-二苯基-2-苦肼基的清除作用

    目的 比较不同品种荷叶提取物对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方法 采用NaNO2-Al( NO3) 3-NaOH比色法测不同品种荷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选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法研究上述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结果 不同品种荷叶总黄酮的含量有所区别,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福建产的建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结论 荷叶可作为抗氧化物质资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冯峰;念其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厂家氯化钾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 考察4个不同生产厂家的氯化钾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版《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装置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采用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累计释放百分度.结果 A、D两个生产厂家的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结论 各生产厂家氯化钾缓释片体外释放度,存在差异,临床用药不宜随意更换生产厂家,以保持疗效稳定性.

    作者:陈立;陈宇星;朱兆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苯氧羧酸类药物的开管电色谱分析研究

    目的 建立微量苯氧羧酸类药物的毛细管开管柱电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基于三胺键合开管柱,研究毛细管电泳、离子交换以及在线场放大作用,应用于苯氧羧酸类药物的毛细管电色谱分离.结果 在优条件下,实现了2-苯氧基丙酸(2-PPA)、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2-(2-氯苯氧基)丙酸(2,2-CPPA)、2-(3-氧苯氧基)丙酸(2,3-CPPA)的分离检测,检测限为8.0×10-8~~5.0×10-8mol· L-1,应用于实际水样加标检测,回收率为84.0% ~92.3%,RSD< 12%.结论 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对苯氧羧酸类药物分离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作者:齐国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75例药物致呃逆的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致呃逆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8年~2008年国内公开报道的75例药物致呃逆文献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物致呃逆发生较快,持续时间较长.给药途径主要以静滴给药途径为主(49例,65.3%),涉及药品15类共35种,以抗微生物药多,有29例,占38.7%,无引起死亡的药物.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药物致呃逆,以大限度地防止药物致呃逆的发生.

    作者:柯燕平;金双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