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裴丽娟;杨树民;宋凤兰
研究安乃近片崩解时限的近红外快速分析方法.以崩解时限测定仪法分析值为参照,采用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技术采集光谱,对光谱进行波长选择和预处理,采用偏小二乘回归建立校正模型,并使用建立好的PLSR定性模型对药物崩解进行快速检测.模型性能良好,安乃近的相关系数为0.9901,RMSECV值为0.0227.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技术可有效采集安乃近的NIR光谱.该方法具有可靠、方便、快速的优点,能有效的测定固体药物安乃近的体外崩解时限.
作者:王昀;孟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的商品,我国药品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是影响到关乎人身安全的大事.本文分析我国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作者:毛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复方降压胶囊中利血平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mm× 4.6mm,5μm),以乙腈-1%乙酸铵溶液(46:54)为流动相,流速1.0mL·mL-1.检测波长为268nm.结果 利血平在0.3008~ 15.04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82732x+ 559.43,R=1.0000.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 0.26%(n=9).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降压胶囊中利血平的质量控制.
作者:修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尼古丁浓度.方法 采用反向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缓冲液(30mmol·L-1磷酸二氢钠,30mmol·L-1柠檬酸三钠,4mmol·L-1辛烷磺酸钠,pH4.5)-乙腈(85:15),流速1.0mL·min -1,紫外检测波长260nm,柱温35℃,以2-苯基咪唑为内标.结果 尼古丁在0.04~ 2.56mg·L-1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标准曲线为Y=0.0009X -0.007,r=0.99995,相对回收率95.2~106.36%,提取回收率67.5~77.3%,日内RSD≤3.1%,日间RSD≤6.8%.血样在- 20℃下保存30d后尼古丁含量无明显降低.结论 本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色谱峰分离良好等特点,适用于人血浆样本中尼古丁浓度的测定.
作者:朱建国;谢诚;缪丽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我院2010年收集到的22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29例ADR中,女性ADR发生率略高于男性(58.52%);静脉络药易引发ADR(86.46%);抗感染药的ADR发生率居首(63.7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49.78%).
作者:应斌松;王晓君;丁洁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用药参考,降低用药风险.方法 对临床配伍用药中出现而说明书未提及的与维生素K1注射液有关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维生素K1注射液与谷氨酸钠、门冬氨酸鸟氨酸、止血敏、庆大霉素、维生素B1、雷尼替丁、硫酸镁、肌苷、氯化钾、磷霉素钠、复合磷酸氢钾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 维生素K1注射液化学性质不稳定,与多数药物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黄德福;刘志芳;魏文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无花果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 以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与提取、药理作用等方面对无花果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无花果叶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奕筠;张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植物形态、生药学形态、显微特征研究山豆根的真品和伪品,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云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右旋糖苷铁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 2.0) 2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 -1,溶出时间为30min.采用比色法测定溶出量,检测波长为476nm.结果 本方法在0.5~5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为0.9999;右旋糖酐铁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7%.结论 本方法符合溶出度方法的建立原则,操作简单、准确,可控制右旋糖酐铁片的内在质量.
作者:杨胜;缪宁梅;纪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药理实验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闽产钩吻根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减压下回收乙醇,加2%盐酸溶解后用氯仿萃取,浓氨水碱化水层,再用氯仿萃取,得到钩吻根总生物碱.根据预试验结果将40只小鼠分成4组,每组10只,按照5.5mg·kg-1、4.4mg·kg-1、3.52mg· kg-1、2.82mg·kg-1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小鼠后观察24h内的情况.通过记录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并用孙氏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闽产钩吻根总碱经口服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4.12mg·kg-1,其95%的可信区间为3.76~4.52mg· kg-1.结论 闽产钩吻根有剧毒,其半数致死量为4.12mg· kg-1.
作者:杨樱;邱丽莉;许文;李小艳;吴水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酸枣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并对酸枣仁中的黄酮及多糖成分的研究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分别用溶剂提取法和水提醇沉法从酸枣仁中提取出总黄酮和多糖成分,并用分光光度计制作标准曲线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酸枣仁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A1B2C2时,即以相当于药材8倍80%乙醇回流4h时提取的黄酮的含量高,为9.2700mg·g-1;酸枣仁中多糖类成分佳提取工艺为A1B2C2,即当用15倍蒸馏水浸提1.5h,用75%乙醇醇沉时,含量高,为1.2745mg·g-1.并将提取出的总黄酮和多糖类成分通过对小鼠的翻正反射实验,验证其是否具有镇静催眠活性.结论 酸枣仁总黄酮对小鼠有镇静催眠的功效;而酸枣仁多糖相对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即酸枣仁多糖不具有或只具有很微弱的镇静催眠效果.
作者:任燕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筛选健脾治鼾颗粒乙醇提取部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因素是乙醇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 利用佳工艺可尽可能多地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马殷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36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ADR性质、药物种类、抗菌药类别、涉及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8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37例,占10%;抗菌药和中药制剂ADR报告占前2位;静脉给药引发的ADR 300例占81.5%;ADR表现中以皮肤系统损害多.
作者:王长江;涂厉标;王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上报的可疑的中药注射液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ADR报告涉及13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以变态反应为主,发生不良反应多的是痰热清注射液.
作者:郑芳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利福霉素钠中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微波消解处理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钠的含量.结果 钠在0.1~0.5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0;回收率在101.23%~104.27%,RSD为1.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能很好地用于利福霉素钠中钠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勇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温度敏感型缓释凝胶制剂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方法 以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rh-endostatin温敏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rh-endostatin温敏凝胶体外释药量.结果 rh-endostatin温敏凝胶在释放介质PBS(含0.02% NaN3)中,开始2h内释放了17.34%,第一天释放了26.44%,之后药物释放逐渐平稳,七天共释放了65.66%.持续至第十八天累积释放了87.05%.结论 PLGA-PEG-PLGA温敏型凝胶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局部注射给药较理想的缓释载体.
作者:郑佳冰;杨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三叶青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氨唑盐(MTT)比色法.结果 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和其4个提取部位对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三氯甲烷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在一定浓度下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均较弱.结论 三叶青中抗肿瘤的活性部位是三氯甲烷部位和石油醚部位,而且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作用.
作者:丁丽;纪其雄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很多新活性药物在生物体内溶解度很小,如何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制剂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基本概述,并对其在难溶性西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丽雄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建立雷尼酸锶中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RP-HPLC法,以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0.2%冰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5)-甲醇(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4nm.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雷尼酸锶与有关物质及中间体分离完全,雷尼酸锶在0.005~0.250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1),检测限为15ng,定量限为50ng.
作者:谢银彩;朱雄;沈卫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以臭氧灭菌工艺处理丁桂活血散,考察灭菌效果及对制剂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丁桂活血散以臭氧浓度54g·m-3、灭菌时间40min处理后,检查微生物限度与其他质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臭氧灭菌处理后,丁桂活血散微生物限度已符合规定,制剂质量稳定.结论 丁桂活血散经臭氧灭菌处理,可避免有效成分的破坏,达到灭菌效果,制剂质量稳定,有应用价值.
作者:舒祝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