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娜;杨荣平;张小梅;龚桥;王宾豪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57例ADR进行回顾性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ADR例数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尤以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多见.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多见,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结论 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和履行报告职责的积极性,防止ADR少报、漏报现象.临床药师要及时主动收集整理和反馈ADR,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任国娟;朱炳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瘦身轻逸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KromasilC18(5μm,4.6×150mm,大连依利特);流动相:甲醇-0.2%磷酸(83:17);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1.结果 大黄素浓度在3.84μg·mL-1-26.88μg·mL-1.大黄酚浓度在6.56μg·mL-1-45.92μg·mL-1之间,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为1.30%;大黄酚的平均含量为98.96%,RSD为2.4%.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硬胶囊生产过程中影响装量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方法 通过大量生产实践,查找出硬胶囊大生产过程中导致装量不稳定的一系列原因,总结出影响硬胶囊装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结果 影响硬胶囊装量因素为工艺,环境和设备.结论 经过大量生产实践,通过控制工艺、环境、设备3个主要影响硬胶囊装量因素,从而稳定硬胶囊的装量差异.
作者:胡水保;杜月红;吴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黄白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乙腈-0.033mol·L-1磷酸二氢钾(28:7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45nm,柱温为35℃.结果 实验表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在1.8112~9.056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78%,RSD=1.1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黄白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丽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制订再障康复丸质量标准.方法 用TLC法对川芎、补骨脂、女贞子、黄芪、枸杞子进行了鉴别试验,用HPLC法测定药品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用TLC法检出了川芎、补骨脂、女贞子、黄芪、枸杞子.芍药苷在0.04~0.60 μg~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98.7%,RSD为1.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玉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骨松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续断、赤芍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 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含量测定在0.1162~1.162 μg范围内具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03%.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晓艺;陈志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金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 5μm(4.6×250mm)色谱柱,乙腈-水(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 芍药苷在0.15~0.78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0.9995),平均回收率98.41%,RSD=0.82%(n=5).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姑美;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麻仁丸(水丸)中的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XTerra(R)RP185μm色谱柱,流动相:A: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 本法可同时测定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其分别在0.001596~0.03192mg·mL-1(r=0.9999)和0.01224~0.2448 mg·mL-1(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4%和99.5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麻仁丸(水丸)质控方法之一.
作者:林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解决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脆碎度问题.方法 以脆碎度、崩解度、溶出度为指标,通过处方筛选确定优化的生产工艺.结果 预胶化淀粉对对乙酰氨基酚片脆碎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结论 优化处方的预胶化淀粉能保证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脆碎度等相关质量要求.
作者:郑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临床上在采用单一药物难以奏效时,医生就会选择其他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多是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但是,如果两种或多种药物配伍不当,不但不能增强疗效,而且还会出现小于原来单用一种药物的效果,有些配伍甚至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列举临床上常见的配伍禁忌,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作者:石夏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儿科住院病历350份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病历占总病历数的4.6%,主要在药物选用、用药时间、用法用量、药物联用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药师与医生应互相配合,共同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而努力.
作者:周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干扰试验原则[1],分别用两个厂家鲎试剂对3批供试品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当供试品稀释28.4倍时可排除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作用.结论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
作者:陈友爱;李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药历的概念、内容、模式、临床意义及建立规范化药历面临的问题.方法 综合近年来国内文献有关药历方面的资料,归纳分析整理.结果 依照本文可初步建立比较完整、规范的药历.结论 药历作为临床药师必备资料,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推动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为病人建立规范化药历势在必行.
作者:许佼;尹文光;张浩;牛绍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该技术在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定性鉴别,定量分析,在线检测及质量控制方面的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蒋正立;朱萍;秦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男宝胶囊中人参、白术、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定,对处方中鹿茸、人参、杜仲、白术、黄芪、熟地黄、肉桂、山茱萸进行显微鉴别.
作者:杨敏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混合配制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PIVA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是传统模式还是PIVA模式,各具优点与不足.笔者就有关问题做一探讨,与同行商榷,目的是更好地做好静脉输液混合配制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补钙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及意义.目前,我国人体普遍缺钙,特别是妇女、儿童及老年人较为突出,合理科学的补钙对人体健康和防治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元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3%醋酸(20:80),检测波长:250nm.结果 葛根素在0.360~1.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0.76%(n=6).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消渴丸质量方法.
作者:陈幼华;黄训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利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按设计好的内容,对2006年11-12月份住院病历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登记.结果 :抗生素使用率61.9%,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者占10.2%.抗生素使用的频率头孢菌素类多为34.9%,氟喹诺酮类23.8%,其次为硝基咪唑类17.5%,青霉素类11.1%.单用抗菌药物占35.4%,2联占56,7%,3联占7.9%.给药途径以静脉为主,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为:给药方式、联合应用和预防性用药不当及频繁更换用药等.结论 加强抗生素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滥用及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陈丽红;蔡美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对我院近3年来的药学咨询服务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利用咨询工作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一般性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医院药学咨询服务的内容涉及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所有问题,可以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为重要起点逐步开展医院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朱世权;陈琴;陈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