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滴双黄连粉针致过敏反应1例

姚艳冰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 静滴, 过敏反应
摘要:1 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2005年6月13日下午因咽痛、流涕、头痛1天来我院诊治.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8℃,R18次/min,P82次/min;BP 120/75mmHg,神志清楚,咽部充血,扁桃腺I°肿大,两侧呼吸音稍粗,心(一),肝脾未触及.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毒性作用的主要因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毒性作用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主要因素与药物和病人有关.药物有关的因素包括氨基糖苷的治疗剂量、浓度、疗程、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老年人、患过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者对氨基糖苷类肾毒作用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益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法检测中药制剂中的镇静催眠药品

    目的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DAD)技术分析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镇静催眠药品.方法 采用RP-HPLC-DAD,用临床常用镇静催眠化学药品进行筛选,对中药催眠制剂进行分析.色谱柱:Symmetry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0nm,卡马西平为内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所测定的艾司唑仑、硝西泮、三唑仑、地西泮等4种化学药品,能在该色谱条件下与制剂中的中药成分完全分离,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图谱,能快速定性,其浓度也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所测中药制刑中四种镇静催眠药品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张学斌;曾茂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罗红霉素注射液的热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经羟丙基-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包合罗红霉素制备出的注射液Ⅰ和Ⅱ的热稳定性,初步筛选出适合临床应用的罗红霉素注射液.方法 研磨法制备包合物,HPLC测定罗红霉素注射液Ⅰ和Ⅱ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含量,以初均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罗红霉素注射液Ⅰt0.925℃=1.8a;罗红霉素注射液Ⅱt0.925℃=0.87a.结论 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罗红霉素所制备的注射液,有效期可达1.8年,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唐燕;罗永煌;程千川;李竞;周廷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千里光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对千里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临床研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状况.

    作者:陈录新;李宁;张勉;张朝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钴胺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甲钴胺(Mecobalamin)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并根据同类药物的注射剂处方设计和药物本身性质,通过试验,对甲钴胺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筛选出了符合注射剂质量要求的甲钴铵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结论 经过实验筛选确定了甲钴胺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

    作者:林冠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民族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民族药是祖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瑰宝,但是随着加入WTO,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民族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作者:李旭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形势下的药师职能和职业素质

    目的 剖析当前医院药师职能和职业素质现状,以引起各方面重视,改进工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其历程,对其现状进行剖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医院药师目前的工作模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 我国医院药师的工作模式和职业素质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急需改进和提高.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的配置和应用

    本文根据文献和实践,叙述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类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并将它们的配置和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加以概括,为使中草药这种新剂型、新给药途径在临床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林琪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钠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初探

    本研究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头孢曲松钠为模型药物,以乳液复凝聚法制备头孢曲松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研究成球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显现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与海藻酸钠比例为1∶1,pH值为4.0,反应温度为25℃,搅拌速度为200r·min-1,交联剂戊二醛用量为基质材料2%,体外实验表明结构圆整的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作者:李柱来;王津;陈莉敏;张婉春;赵传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波姆凝胶流变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卡波姆凝胶的流变学性质,并考察浓度、型号、温度、电解质、非电解质对卡波姆凝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不同浓度、不同型号的卡波姆在25℃不同pH条件下的粘度来考察其流变学性质,并测定在两种温度(25℃和35℃)和加入多种电解质,非电解质条件下卡波姆的粘度,研究浓度、型号、温度、电解质、非电解质对卡波姆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卡波姆凝胶属塑性流体,浓度、型号、温度、电解质对卡波姆的流变学性质均有影响,其中离子的影响特别大.结论 以卡波姆作为辅料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要考虑离子的影响.

    作者:熊佳佳;王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牛蒡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牛蒡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对4种澄清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种方法均可以使提取液澄清.结论 壳聚糖澄清法和ZTC澄清法具备可行性.

    作者:高妮;龚又明;刘利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舒筋片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制剂舒筋片中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酸溶碱沉法分离纯化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并用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检测.结果 本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922~1.753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8%(n=12),RSD为1.16%.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舒筋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柯鹏颉;李湘力;黄鸣清;张怡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相结合,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

    目的 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通过分析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将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 全面分析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药学服务在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结论 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在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佩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齐多夫定(Zidovudine)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齐多夫定本身理化性质和同类药物的口服溶液剂处方设计要求,通过试验,对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筛远.结果 筛选出了符合口服溶液剂质量要求的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处方及工艺.结论 经过实验筛选确定了齐多夫定口服溶液制剂处方及工艺.

    作者:肖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金银花含片毒性试验研究

    本文观察金银花含片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含片无明显毒性,为产品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代平;杨义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药品的营销方式谈流通领域的政府规划

    为探讨解决药品虚高定价和购销中的高额折扣问题.对药品的营销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药品挂金销售,建议利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库,建立全国性的药品数据中心;建立全国性的药品交易电子网络平台;建立第三方物流系统,改变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主体,限定药品投标主体;区域性医药公司承担第三方物流代理,不参与经营;医院应加强药品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

    作者:郭丽珍;苏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巴唑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地巴唑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7nm.,进样量10μL.结果 地巴唑在0.198~1.98m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2%(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巴唑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于曼娜;周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服洗肠液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口服洗肠液质量.方法 建立口服洗肠液性状、pH值、鉴别,并用离子电位法测定电解质含量的方法.结果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氯化钾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1.01%;碳酸氢钠平均回收率98.71%,RSD为1.89%;氯化钠平均回收率98.81%,RSD为1.41%.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快速、准确.

    作者:王友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软膏中呋喃西林的含量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软膏中呋喃西林的含量.方法 呋喃西林在以N,N-二甲酰胺为溶剂的条件下,在波长为368nm±2nm处有大吸收.可在此波长下测定软膏中呋喃西林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在0.48544μg·mL-1~19.418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0.0921C+0.0021(r=0.9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迅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快速测量呋喃西林的含量.

    作者:林泉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我院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使用的特点,了解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趋势.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12000张,选取含非甾类抗炎药处方,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对其分析.结果 使用的非甾类抗炎药品种13种,绝大多数DUI<1.结论 我院门诊非甾类抗炎药使用基本合理,且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作者:戚双双;吴瀛达;蒋剑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